書名:闡釋臺灣的焦慮──臺灣新文學史論叢刊13  
作者:劉小新
ISBN:978-986-6777-49-3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售價:33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975468.htm


書籍簡介

本書指出,「解嚴」之後臺灣理論界的種種分歧隱含著一種「闡釋臺灣」的緊張與焦慮,臺灣知識界如果不能回返到歷史、文化和政治以及人文價值的基本面,如果不能真正重構出一種有關秩序和正義的思想,這種理論的緊張和焦慮還將持續存在。

這本《闡釋臺灣的焦慮》是對這二十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剖析。主要採取橫剖面的分析方式,按照作者的思考邏輯,從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討論到新左翼和寬容論述。他把解嚴前就已出現的左翼鄉土文學和本土化思潮也放在這二十年的語境中加以剖析,因此並沒有著重追溯這兩種思潮產生的歷史與時代背景。

本書討論的對象是「解嚴」(1987 年)前後至今臺灣地區的理論思潮。90 年代以後,大批人文知識份子捲入各種政治意識形態話語的生產、傳播與論爭之中,理論思潮構成了一個重要的文化場域。如何認識臺灣闡釋臺灣已經成為台島知識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作者簡介

劉小新,福建政和澄源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文藝學和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著有《華文文學與文化政治》、《闡釋的焦慮》、《文學理論》等,發表論文百餘篇。


《闡釋臺灣的焦慮》代序──黯然回首,但要勇敢的面對新形勢◎呂正惠

  1976年下半年我服完兩年兵役,從軍中回到台北,愕然發現臺灣社會變得快不認識了。左翼鄉土文學潮流盛極一時,黨外運動的聲勢一天勝似一天,長期專制的國民黨應付維艱。第二年,國民黨對鄉土文學發起總攻擊,余光中發表聳人聽聞的〈狼來了!〉,一時風聲鶴唳,到了1978年,卻平安無事的落幕。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幾乎所有黨外政治運動的領導人都被逮捕。但下一次選舉,所有被捕領導人的家屬,凡參選的全部高票當選。這兩件事證明,國民黨已經喪失了掌控全局的能力。

  正是在這個充滿期待的時候,我逐漸感受到兩種令人隱憂的思潮正在逐步茁壯。首先是後現代,它先以後設小說及後結構之名出現,提倡文學的後設性及愉樂性,用以解構鄉土文學的使命感。其後,後現代之名堂堂出現,大言不慚的聲稱,臺灣社會已超越現代而進入後現代,除了歌頌臺灣的進步,還推出多元的價值觀,用以分散鄉土文學的聲音。另一項更令人不安的因素是,具有台獨傾向的本土化思潮日漸崛起,並以抨擊陳映真的大中國主義情結來壯大自己。到了1980年代末,左翼鄉土文學的勢力已極度萎縮,後現代與本土化思潮各據半邊天下。

  多年後我慢慢了解,這兩思潮都有人在背後指導,實際上是更大的政治勢力運作的成果(詳情不必細說了)。再經過一段時間,我又體會到,臺灣1970年代左翼勢力的沒落主要還不取決於臺灣的政治勢力,而是國際局勢演變的結果。1989年至91年蘇聯及東歐集團的崩解、1989年大陸政治局勢的詭譎多變,導至了世界左翼力量的大消解,注定了1990年代是資本主義大復辟的時代。說實在的,當時臺灣的左翼表現得也不好,但即使再好,也不能阻擋這種世界的大潮流。

  整個1990年代,臺灣的政局全由李登輝主導,應該說,本土化的思潮是在他主政下壯大,然後才可能產生2000年陳水扁的當選臺灣總統。如果要回顧1990年代的文學思潮,那就是臺灣文學本土論籠罩一切,而後現代思潮及其各種變體努力尋求對抗之道,至於統左派的聲音幾乎無人理會,這種情形到了陳水扁第二任的後半期,即2006-7年左右,才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

  這也就是說,從1987年解嚴到2007年的20年間,本土化思潮及台獨的聲浪由日漸成長而如日中天,最後開始出現頹勢。現代化思潮,以及相關的對抗本土化思潮的各種探索可謂五花八門,力求在台獨勢力之外另尋出路,而統左派的聲音始終不絕如縷。這大概就是這20 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大勢。

  劉小新這本《闡釋臺灣的焦慮》就是對這二十年間臺灣文學思潮的剖析。他主要採取橫剖面的分析方式,按照他的思考邏輯,從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討論到新左翼和寬容論述。他把解嚴前就已出現的左翼鄉土文學和本土化思潮也放在這二十年的語境中加以剖析,因此並沒有著重追溯這兩種思潮產生的歷史與時代背景。這一點請讀者務必記得。

  除了第七章所論的「寬容論述」我當時並沒有注意到,其他關於後現代、後殖民、殖民現代性,以及脫胎於後現代的新左翼,當時確實是極為流行的思潮,並為一般知識份子所熟知。但我還是想說,我讀完了相關的各章,還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劉小新把每一種思潮的來龍去脈都梳理得非常清楚,許多我原來不夠注意的地方,現在才有了進一步認知的機會。應該說,劉小新對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都是將來研究這些思潮的人一定要參考的。

  但是,我所以要為這本書寫一篇序,並不是要推介這本書,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任何人只要讀完了本書的第一章,自然就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這篇序的主要目的,是要表達我對這二十年臺灣文學思潮的看法,並從現在的時間點進一步說明其問題性。

  劉小新在本書的〈結語〉中說:

   當代臺灣知識界引入(當代西方)各種理論資源對「何謂臺灣」和「如何闡釋臺灣」這兩個重要問題提出了充滿歧義的觀點和看法,這形成了一種極其複雜的理論格局,也帶來了理論的緊張和焦慮。(335頁)

  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些所謂的思潮,不過是藉著臺灣問題在就他們所接納的當代西方思潮作一種理論上的「演練」,雖然他們自己認為與臺灣大有關係,我卻覺得根本就是摸不著臺灣的邊的無的放矢。我前面說,看了劉小新的書,我對當時的現象才有更多的認知,這是我要坦白承認的事實,因為很多文章當時就懶得看,覺得它們一點用處也沒有。1988年5月我曾在復刊的《文星》雜誌上發表一篇長文,題目是〈「現代」啟示錄—現代性的一則故事〉,內容是對於1980年代以後流行於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和後現代思潮表示懷疑,認為這代表了西方思想的危機。而當時的臺灣知識份子卻大量使用這些值得懷疑的西方思想,企圖解決臺灣的定位問題,這不是癡人說夢嗎?應該說,那時候我確實是「閉關自守」,把充斥於刊物上的一切新理論排拒在外(當然,這並不是說,我一點也不讀西方著作。)

  但我對西方後現代思潮的懷疑,也並非一時心血來潮的胡思亂想。當時我先看了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書,發現他們都認為西方工人階級已經不革命了,因此,他們主張社會「異類份子」的反叛,主要是學生的反叛。這個反叛失敗了,然後開始流行後現代思潮。我的直接感想是這樣:西方社會已經非常發達,連工人生活都不錯(甚至好過落後國家的知識份子),而西方的思想家卻連這一點都沒想過,他們一點也沒考慮到除了歐美社會之外的廣大落後國家的貧困狀態。這不免讓我覺得,西方思想家怎麼一點都沒有從全球的立場考慮整體人類的前途,怎麼一點「民胞物與」的精神也沒有?這不證明,他們的思想已經不具有前瞻性,而陷入「富極而無聊」的思想泥淖中了嗎?因此,我就大膽判斷,西方思想界已經進入了一個整體性的、無能思考的危機時代。

  我當時的想法當然沒有人會相信,我的那一篇文章沒有任何回應,但我一直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此後,我一直透過大陸的翻譯,注意西方學者的思想動態。我主要的注意對象不是思想著作,而是歷史著作,因為歷史學者比思想人物對時代的變化更具敏感度。在歷史著作中,談到西方未來發展困難的並不少見。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2010年我買到一本厚達650頁的大書,里亞.格林菲爾德的《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上海三聯書店,2010),書開頭她為本書中譯本所寫的前言就讓我欣喜莫名,她說:

   我們正面臨著一場歷史巨變。我們敢於如此斷言,因為促成這一巨變的各種因素已經齊備,我們只須等待它們的意義充分顯露出來。除非那個至少能夠消滅人類三分之一的前所未有的浩劫(按,指核子戰爭)降臨人間,否則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這一巨變的發生。這一巨變就是偉大的亞洲文明崛起,成為世界的主導,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華文明崛起,從而結束了歷史上的「歐洲時代」以及「西方」的政治經濟霸權。   這一變化只是在新千年到來後的最近幾年才開始變得明顯……

  這也就是說,世界史上的「歐洲時代」(從十六世紀開始)即將結束,「亞洲時代」、坦白說即是「中國時代」即將來臨。格林菲爾德是一個專業的社會學家和社會人類學家,但同時具有深厚的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學的素養。從1987年到2001年,十四年間寫了兩本大書,在前面提到的那本書之後,還出版了另一本《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中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她是一個具有歷史眼光的社會、經濟學家,不像我只是一個愛讀書的外行人,這證明我在二十多年前年的靈感,並不純是愛國心的表現。

  我猜測,里亞.格林菲爾德一定也像我一樣,被2008年美國的金融大海嘯所震憾。任何人都不可能猜想得到,就在蘇聯崩潰、美國獨霸全世界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會隱藏著這麼重大的危機。這個危機接著引爆了歐洲的經濟危機,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經濟學家敢於斷言,西方經濟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回顧起來,我們難道不是可以說,西方的後現代思潮正是對於這一危機的非常敏銳的、先機性的思想上的回應嗎?

  再說到臺灣。1980年代的臺灣,經濟上似乎生氣勃勃,「臺灣錢淹腳目」,大家得意洋洋,所以認為自己已經從現代進入後現代了。相比之下,大陸還非常落後,幾乎還停留在前現代,因此也無怪乎新潮思想滿天飛。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臺灣經濟是標準的依附型經濟,沒有美、日就沒有臺灣,誰能保證後臺老闆永遠發達呢?當然臺灣的知識份子當時都相信,世界永遠是美國的世界。

  如果我們稍微敏感一點,就能體會到,臺灣經濟在李登輝的最後一任(1996-2000年)已經出現了頹勢。陳水扁的第一任(2000-2004 年)大家並不滿意,要不是兩顆子彈事件,他不可能連任。關鍵就在經濟,因為陳水扁在任四年,只有一次幅度極小的加薪,加上李登輝的最後幾年也沒加薪,大家都感到收入在減少。現在則非常明顯,失業率一直在提升,收入一直在減少,臺灣的中產階級很少人敢再作夢,臺灣的年輕人前途茫茫,這是大家普遍感受到的,根本不需要論證。如果把現在的心情,對比二十年前後現代思潮流行時的歡騰氣氛,能不令人黯然?因此我相信劉小新這本書,我們現在讀起來,一定很不是滋味。這就彷彿我們已經破落了,卻在反顧我們的輝煌時代。不過這種反顧還是必要的,這能夠讓我們體會到,在歷史的長流中不可以太短視,不然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這是我讀劉小新的書所想到的第一點。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本書中第六章關於後現代與新左翼思潮的討論。劉小新對於從後現代產生的新左翼思潮特別有興趣,這一章長達122頁,是全書中最長的一章。其中涉及南方朔、杭之和《南方》雜誌的「民間社會論」、《島嶼邊緣》的「人民民主論」,以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的「民主左翼論」。「民間社會論」的一些主要參與者,大都有本土論傾向,恐怕跟後現代思潮無關。《島嶼邊緣》和《臺社》具有後現代傾向的人我大都認識,我要談的主要是後面這一群人,尤其是跟我有深交的陳光興和趙剛。

  不管是人民民主論,還是民主左翼論,都被迫面對一個無法克服的現實問題:臺灣最大多數的人口是閩南族群,占臺灣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可以說是「人民」中的絕大多數。然而這些「人民」卻被本土論及民進黨所裹脅,成為「民粹威權主義」下的群眾,成為1990年代臺灣新霸權論述的基礎。我自己身為南部閩南族群的一份子,深切了解這本來是南北差距和城鄉差距的結合體,本質上是區域差距和階級問題,但由於國民黨長期的不良統治,卻形成省籍問題,最後上升為統獨問題。但我對此無能為力。也因此,我一方面希望讓人民民主論的人了解,如果不能理解臺灣南部的民眾,他們的人民民主也就落空了;但同時,我也非常同情人民民主論者,因為他們也是「人民」,然而卻在佔據四分之三人口的主要人民的無形壓迫之下,艱難的尋找生存空間。從這方面講,雖然我不贊成《島嶼邊緣》和《臺社》主要的思想傾向,但卻不得不佩服他們探索的勇氣。在臺獨派的「民粹威權主義」和右翼的後現代思潮(一味的頌揚臺灣的經濟和政治成就)之間,實際上只剩下極狹窄的空間,然而,他們堅持不懈的想要殺開一條血路。

  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這裡面最勇敢的兩個人,陳光興和趙剛,竟然逐漸接近陳映真了,而且終於把陳映真的第三世界論作為他們重新出發的起點,這真是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說明,具有左翼精神的、想要探求真正的多元價值觀(相對於和稀泥的多元觀)的人,只要真心實意,確實可以走出一條獨立思考的道路。

  陳光興、趙剛,還有鄭鴻生(他跟我一樣,也是出身南部的閩南人),為了表達他們對陳映真的敬意,決定接受人間出版社的邀請,共同合作出版《人間.思想》雜誌,作為他們長期探索的另一個階段的出發點。這對臺灣思想界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他們在〈發刊辭〉中說:

   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臺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真是慨乎言之。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劉小新這本書所討論的許許多多的所謂新思潮,差不多就是在印證這段話。

  正如我在前文已經提到的,里亞.格林菲爾德所說的,新千年可能預示了西方統治世界五百年霸權(如果從十九世紀中葉西方真正征服全世界算起,其實不足兩百年)的終結,那麼,新千年也是舊的知識結構開始失去功能、新的知識結構開始形成的時期。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起點來讀劉小新這本書,來認識到我們不久前還在套用西方沒落時期的理論來為臺灣的未來尋找答案,而且說得煞有介事;以此來對比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現在的徬徨,這樣,我們就更應該提起勇氣,重新出發去探索新的認知方式,以及新的未來。

2012/9/4


目錄 
黯然回首,但要勇敢的面對新形勢(代序)/呂正惠iii 導論/1
第一章 後現代與後殖民話語轉向/15 
 第一節 「翻譯的思潮」?:後現代主義的興起/16
 第二節 「後現代」論爭/22 
 第三節 從「後現代」到「後殖民」的話語轉換/30 
第二章 臺灣後殖民理論思潮/41 
 第一節 從「依附理論」到「後殖民論述」/43 
 第二節 後殖民理論在臺灣的興起/56 
 第三節 後殖民論述在臺灣的諸種分歧/71 
第三章 「殖民現代性」的幽靈/99 
 第一節 「殖民現代性」概念的緣起/100 
 第二節 從「近代化論爭」到「殖民現代性」分析/104 
 第三節 「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文學研究/113 
 第四節 「殖民現代性」的幽靈/124 
第四章 本土論思潮的形成與演變/133 
 第一節 「本土」的歧義/134 
 第二節 當代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137 
 第三節 「本土論」的意識形態化/143 
 第四節 「本土論」的反思與批判/148 
第五章 傳統左翼的聲音/155 
 第一節 傳統左翼的困境與復蘇/156 
 第二節 「內戰‧冷戰意識形態」與「臺灣社會性質論」/167
 第三節 「第三世界文學」論的提出與重構/ 174 
 第四節 「楊逵精神」:現代臺灣左翼傳統的重認與鍛接/180 
第六章 後現代與新左翼思潮/185 
 第一節 從馬克思主義到新馬克思主義/185 
 第二節 《南方》的「民間社會理論」/189 
 第三節 《島嶼邊緣》:後現代與左翼的結合/211 
 第四節 《台社》與民主左翼思潮的形成/269 
第七章 寬容論述如何可能?/307 
 第一節 「悅納異己」概念的「冒現」/307 
 第二節 「悲情意識」與怨恨政治學/311 
 第三節 容忍、理解與「大和解」/316 
 第四節 從「寬容」到「悅納異己」/318 
 第五節 「身份無解」與「世界一家」/322 
 第六節 「對他者的歡迎」/326 
 第七節 邁向「友愛的政治學」如何可能?/329 
結語/335 
參考文獻/341 
後記/351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歷史與現實──兩岸文學論集(一) 
作者:施淑
ISBN:978-986-6777-51-6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
售價:28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865771.htm


書籍簡介:

本書橫跨二十、二十一兩個世紀的大陸文學研究,有中國社會主義文義理論的發展,端木蕻良、路翎的文學意涵,以及大東亞文學與日本統治之下的文學比較。撰著的方式,不僅蘊含厚實的學養背景,也帶有作者對於文學關懷最為深層的感受。


作者簡介:

施淑,出生於彰化縣鹿港鎮,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曾任教於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著有《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兩岸文學論集》、《中國古典詩學論稿》等。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後記

  自從走進文學天地,我就遭遇到一個分裂的世界。開始的時候,似懂非懂地讀著的詩詞小說,是一個遠離光復後臺灣慘淡匱乏的小鎮生活的奇妙所在。一九六年代到台北念大學,現代主義文藝的熱潮首先使我沒頭沒腦地沉浸在艱澀的理論和翻譯作品間,覺得那就是生命的真象,人類命運的終極思考。它拒斥並獨立於黨國教育的愚眛黑暗,煩囂的、精神貧困的小市民社會,以及這之上的白色恐怖。

  就在同一個時候,我發現了隱沒在白色恐怖裡的戰後臺灣思想的後街—台北牯嶺街舊書攤。從舊書攤倖存的、零星的五四以後,特別是三、四十年代的大陸作品,我戰悸地看到了文學史的禁區,一個左翼作家群活動著的藝術和思想的彼岸。在那裡,有我未曾想像到的人間的苦難,呼吸灼人的生命氣息,以及理想主義的召喚。

  這禁忌的召喚,連同現代主義宣示的荒謬虛無、「沒有理由的反叛」等等信條,於是在那政治肅殺的時日裡,在我不知道國共內戰的歷史意義,更不知有世界性的冷戰思維結構的情況下,在我的理解中,文學於是除了是藝術形式的創新實驗,還成了從權威、從社會現狀裂解出去的異議的、前衛的、甚至是危險的存在,一個穿越生活的此岸和彼岸,滿佈著新生和毀滅的場域。這信念支持我朝向時代的異端,朝向彼岸思想的深處走去。

  離開臺灣,到加拿大念書,終於可以在北美的東亞圖書館裡看到臺灣的禁書,走進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斷層。在急切的搜尋和閱讀中,最先打動我的是東北作家群。除了因為同屬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的緣故,還因為童年時從家中長輩遊歷「滿洲國」的照片,看到山海關、殘破的古蹟,聽過康德、新京、奉天之類感覺上不像中國歷史地理的年號和都市,使我對那傳說中的冰雪大地充滿好奇。一九七二年我於是無師自通地寫下了平生第一篇現代文學評論,寫下我對端木蕻良及其小說中的土地、人民和歷史血淚的禮敬和感動。接下來在眾多的作家作品中,胡風、路翎這兩個文學巨靈,激起我對久懸心中的理想主義者精神現象以及相關的左翼文學思潮的追考掘。就是在胡風的著作裡,我找到他翻譯的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他的翻譯和簡短的引言,讓我第一次讀到日據時代臺灣左翼作家和作品,深刻驚喜地認識和感受到社會主義文藝運動的寬巨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當文革神話急遽消散,顛倒的歷史不知又將顛躓到何方,七十年代末,帶著困頓的心情我回到政治高壓依舊的臺灣。天翻地覆之後,再度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自知因為資料的限制,已不可能繼續才剛起步的大陸現代文學研究。面對當時熾烈展開的鄉土文學論戰和黨外反對運動,我不禁茫然地思索著長久以來在新、老帝國主義的宰制播弄下,現實上已然分斷的兩岸的過去與未來,思索著經由胡風翻譯,藝術上、思想上曾深深震憾我的楊逵、呂赫若的兩篇小說可能蘊含的臺灣文學史的又一斷層。於是在教學之餘,我試著從歷史的荒煙蔓草找尋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跡,找尋殖民統治掩埋不了的社會主義的、因而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學的聲音。但因為懶散荒廢,因為能力的限制,至今只能交出貧乏單薄的成績。

  應陳映真先生之邀,我答應給人間出版社出個集子,他一去大陸數年,我也就把出書的事拖延下來。如今重編這兩個集子才發現裡頭的文章竟已跨越兩個世紀。若不是老友呂正惠教授一再催促,還有人間出版社編輯李志仁先生、淡江大學博士班林淑瑩同學費心校對,這兩個集子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面世。在此謹致感激和謝意。

施淑
2012 年8 月9 日


目錄


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一九二三~一九三二)/1 
理想主義者的剪影—青年胡風/65 
論端木蕻良的小說/113 
歷史與現實—論路翎及其小說/157 
大東亞文學共榮圈 
《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佔領區的文學統制(上)/199 
文藝復興與文學進路 
《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佔領區的文學統制(下)/233 
「大東亞文學」在「滿洲國」/259 
後記/303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文學星圖──兩岸文學論集(一) 
作者:施淑
ISBN:978-986-6777-51-6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
售價:32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865660.htm


書籍簡介:

本書橫跨二十、二十一兩個世紀的台灣文學研究,有各個時代的文學現象,呂赫若、楊守愚、陳映真等人的文學意涵,以及作者個人深刻的讀後感。撰著的方式,不僅蘊含厚實的學養背景,也帶有作者對於文學關懷最為深層的感受。


作者簡介:

施淑,出生於彰化縣鹿港鎮,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曾任教於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著有《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兩岸文學論集》、《中國古典詩學論稿》等。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後記

  自從走進文學天地,我就遭遇到一個分裂的世界。開始的時候,似懂非懂地讀著的詩詞小說,是一個遠離光復後臺灣慘淡匱乏的小鎮生活的奇妙所在。一九六年代到台北念大學,現代主義文藝的熱潮首先使我沒頭沒腦地沉浸在艱澀的理論和翻譯作品間,覺得那就是生命的真象,人類命運的終極思考。它拒斥並獨立於黨國教育的愚眛黑暗,煩囂的、精神貧困的小市民社會,以及這之上的白色恐怖。

  就在同一個時候,我發現了隱沒在白色恐怖裡的戰後臺灣思想的後街—台北牯嶺街舊書攤。從舊書攤倖存的、零星的五四以後,特別是三、四十年代的大陸作品,我戰悸地看到了文學史的禁區,一個左翼作家群活動著的藝術和思想的彼岸。在那裡,有我未曾想像到的人間的苦難,呼吸灼人的生命氣息,以及理想主義的召喚。

  這禁忌的召喚,連同現代主義宣示的荒謬虛無、「沒有理由的反叛」等等信條,於是在那政治肅殺的時日裡,在我不知道國共內戰的歷史意義,更不知有世界性的冷戰思維結構的情況下,在我的理解中,文學於是除了是藝術形式的創新實驗,還成了從權威、從社會現狀裂解出去的異議的、前衛的、甚至是危險的存在,一個穿越生活的此岸和彼岸,滿佈著新生和毀滅的場域。這信念支持我朝向時代的異端,朝向彼岸思想的深處走去。

  離開臺灣,到加拿大念書,終於可以在北美的東亞圖書館裡看到臺灣的禁書,走進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斷層。在急切的搜尋和閱讀中,最先打動我的是東北作家群。除了因為同屬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的緣故,還因為童年時從家中長輩遊歷「滿洲國」的照片,看到山海關、殘破的古蹟,聽過康德、新京、奉天之類感覺上不像中國歷史地理的年號和都市,使我對那傳說中的冰雪大地充滿好奇。一九七二年我於是無師自通地寫下了平生第一篇現代文學評論,寫下我對端木蕻良及其小說中的土地、人民和歷史血淚的禮敬和感動。接下來在眾多的作家作品中,胡風、路翎這兩個文學巨靈,激起我對久懸心中的理想主義者精神現象以及相關的左翼文學思潮的追考掘。就是在胡風的著作裡,我找到他翻譯的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他的翻譯和簡短的引言,讓我第一次讀到日據時代臺灣左翼作家和作品,深刻驚喜地認識和感受到社會主義文藝運動的寬巨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當文革神話急遽消散,顛倒的歷史不知又將顛躓到何方,七十年代末,帶著困頓的心情我回到政治高壓依舊的臺灣。天翻地覆之後,再度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自知因為資料的限制,已不可能繼續才剛起步的大陸現代文學研究。面對當時熾烈展開的鄉土文學論戰和黨外反對運動,我不禁茫然地思索著長久以來在新、老帝國主義的宰制播弄下,現實上已然分斷的兩岸的過去與未來,思索著經由胡風翻譯,藝術上、思想上曾深深震憾我的楊逵、呂赫若的兩篇小說可能蘊含的臺灣文學史的又一斷層。於是在教學之餘,我試著從歷史的荒煙蔓草找尋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跡,找尋殖民統治掩埋不了的社會主義的、因而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學的聲音。但因為懶散荒廢,因為能力的限制,至今只能交出貧乏單薄的成績。

  應陳映真先生之邀,我答應給人間出版社出個集子,他一去大陸數年,我也就把出書的事拖延下來。如今重編這兩個集子才發現裡頭的文章竟已跨越兩個世紀。若不是老友呂正惠教授一再催促,還有人間出版社編輯李志仁先生、淡江大學博士班林淑瑩同學費心校對,這兩個集子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面世。在此謹致感激和謝意。

施淑
2012 年8 月9 日


目錄 
文協分裂與一九三○年代初臺灣文藝思想的分化/1 
日據時代小說中的知識份子/25 
書齋、城市與鄉村—日據時代的左翼文學運動及小說中的左翼知識份子/43 
感覺世界—一九三○年代臺灣另類小說/73 
首與體—日據時代臺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89 
想像鄉土.想像族群—日據時代臺灣鄉土觀念問題/107 
臺灣話文論戰與中華文化意識—郭秋生、黃石輝論述/119 
現代的鄉土—六、七○年代臺灣文學/139 
第三世界與島嶼臺灣—《聯合報》小說徵文獎述評/145 
賴和小說的思想性質/155 
最後的牛車—論呂赫若的小說/165
在前哨—讀楊守愚的小說/173 
臺灣的憂鬱—論陳映真早期小說及其藝術/181 
論施叔青早期小說的禁錮與顛覆意識/197 
嘆世界—施叔青《愫細怨》序211 
鹽屋—李昂《混聲合唱》序/219 
蘇偉貞《魔術時刻》的認知測繪/231 
文字城市—閱讀西西/243 
憂鬱的寓言者—論知青小說《沉雪》的政治倒錯/249 
為了明天的歌唱—讀林華洲詩集《澳南悲歌》/263 
土匪和馬賊的背後—楊逵.一九三七/271 
復現的文學星圖—讀歐坦生新出土的小說/279 
後記/289 
【附錄】 
卡夫卡的再審判/293 
形象塑造的知性風貌/319 
創傷的病歷—鄉土與德國左派/329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人間思想》第1期: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專號
主編:陳光興、趙剛、鄭鴻生
作者:王智明、王曉明、卡維波、白元淡、白永瑞、仲里効、池上善彥、宋玉雯、李晨、岩崎稔、林周熙、林麗雲、姜亞築、柯思仁、胡清雅、孫歌、馬在淵、張立本、陳瑞樺、新崎盛暉、賈雪梅、趙剛、劉大任、劉雅芳、蔡翔、潘婉明、鄭鴻生、魏月萍、羅永生、蘇淑芬
ISSN:2304-3504
出版:人間出版社
策畫: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出版日期:2012.08
刊別:半年刊,每年1月、7月出刊
售價:30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02-23370566
傳真:02-2337-0867、02-2337744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劃撥單通信欄請務必填寫期數及支付款項)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710969.htm


《人間思想》發刊辭

  在這個代工之島上,難道連知識生產也非得只是代工不可嗎?

  長期以來,我們的人文社會知識是在一種前提自明、太自明的狀況下量產。我們無意識地關閉了對知識生產所需的前提的反思,從而無意識地按照一種「普世的」規範與方法生產知識。於是,那需要經常被提上檯面進行反思辯難的「前提」,就變成了「常規」。在「常規」之下,知識生產者的自我確鑿、目的明確、方法因襲、語言熟爛;一切皆在一種慣常中順流而下。但是,這個所謂的「常」,恰恰是一赤裸裸的不正常──天下皆曰常之為常,斯不常矣!它遠遠不是什麼世間常道,而是在一特定時空下,對我們的意識進行銘刻,對我們的精神進行殖民的全球知識霸權。於是,我們的知識生產竟而取得了一種與我們知識分子菁英意識與自由習氣理應水火不容的機械生產時代流水線特質。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台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樣的一種常態知識活動,雖然貌似「安身立命」,但其實可能只是機械性地對勞動與生命的占有;雖然貌似「自由」,但畢竟是一個諷刺的自由──條條大路只能通羅馬。於是,知識人雖然決眥攘臂,奮聲「批判」,但所謂批判似乎也只能是現代性價值共識之下的茶杯風波。於是,知識人雖然不敢或忘「現實介入」,但「現實」早已被他們的知識之「常」劃地為牢了。「現實」,於是只是目的地(即,作為歷史終點站的「現代性」),以及朝向目的地前進的朝貢千帆(所謂「發展中」),之外,則是猿猴、熊羆、洪荒、古蹟、傳說、落後、伊斯蘭、亞細亞──那一片現代性北斗光暈之外猶待啟蒙的黑暗之心。

  該是對這樣的「學習」,停、看、聽、思的時候了。只思想不學習,固然也將會有危險,但一頭栽進一種學習而不思想,那將注定無謂,而將只是知識分子圈的知識遊戲而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千年後,其響若鐘。

  「思想」應先於「學術」。這是因為我們在學習或研究之前,應該先思索的是:「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知識的「目標」是什麼?前一個問題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或「認同的」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從而也是「客觀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深入理解形成我們今日主體狀態的各種歷史經緯線索?唯有盡力內在於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的歷史性肌理,我們或許才可能有較穩固的立場與較審慎的態度,去立論並爭論我們所追求的人倫關係、經濟生養、政治安排,乃至文化審美是什麼,以及應該是什麼。我們有我們要走的路;它絕不是來自於一個「成為他者」的童騃許願,而是來自於對形成自身的各種歷史線索與條件──無論是正面的與負面的,加以掌握與提煉。世上的每個民族、每個文明,能認識它自身的潛力與條件,能走上它自己的路,而每一條路又無礙於和其他條路之間,有學習、有參照、有對話,這才是真正全球範圍的「文化多元主義」。這才是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觀的最激進的可能。這才是第三世界的國際主義。

  然而,這樣一種態度,有時也可能稍嫌謙遜罷。在今天,對人類乃至其他物種在這個星球上的未來,我們難道不應該更敢於承當、更願意負責嗎?這是因為,在一片「永續」聲中,霸權現代性無疑已展現出多重嚴酷危機。別的且不說,按照目前的欲望溫度與發展速度,這個地球還能禁受多久?而這樣的一種非到「燒掉它的最後一噸煤」(韋伯語)那一刻,才能停下它的狂奔的「發展主義」,難道不又是根據西方宗教改革(如非更早)以來的價值與制度綜合體,而弔詭地被「神聖化」與「普世化」的嗎?這些價值與制度至少包括「競爭」、「進步」、「創新」、「個體性」、「自由」、「平等」、與「民主」(即「多數決」)⋯⋯。早在一百多年前,魯迅即一方面在反抗民族自身的愚蠻麻木的同時,警惕人們也不可無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偏至」。路還是必須要自己走出來的。今天,這樣的一種真正意義的獨立思考,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西方,因為後者也是它自己「偏至」的犧牲。

  上世紀八O年代末,那當初從西方內部發展出來的反西方話語──社會主義話語與體制,遭到了幾乎是瞬間解體的命運,從而「(新)自由主義」頹波再激,馴至於形成了今日單一普世霸權。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對這個霸權的性質與效用,並非沒有質疑與反抗,但似乎,好比在台灣,人們對霸權的「批判」立場,基本上還是「內在性」的,也就是在承認了這個體制所宣稱的價值的前提下,對體制的現實進行拆謊。可以說,這是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批判知識分子」或「社運人士」的一般姿態。

  在承認「公共知識分子」等身分的友好立場上,我們不得不指出這種內在批判的缺乏思想含量。這個缺乏的後果很可能是:它在姿勢上反抗並實踐,但在知識上忠誠且怠惰。我們不能永遠地把自身當作一張歷史白紙了,僅在上面轉貼幾個進步大名(公共、正義、平等、自由、參與、多元、批判⋯⋯),讓它在街上、在人前,迎風獵獵,自以為義。而世界的不改乃至於向下,又恰恰好讓我們繼續為我們的憤怒、傲慢、「批判」與「實踐」添柴積薪。該是反省我們的知識與政治的無效,乃竟至於「自利」的時候了。時代早已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我們總是充耳不聞的要求:對我們所存在的鄉土、民眾與區域,我們當以更內在於自身歷史的方式,提出創新性的視野與開拓性的解釋。

  而這樣一個新的思想與知識事業,必然同時也是人間的。這是因為,當知識界開始質疑長期以來作為它北辰的「西方」、「現代」、「公民」、「資本主義」、「全球」、「歐美中心」與「都會」時,它必須要以全新的勇氣和智慧面對它向來所無視或輕視的「鄉土」、「傳統」、「民眾」、「社會主義」、「區域」、「第三世界」與「後街」──而這恰恰是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中的「人間」,也恰恰是他在八O年代下半所創辦的《人間雜誌》,以及後來的《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落腳與用心之所在。

  此刻,我們懷著戒慎警懼的心情,企圖承繼這一個從魯迅到陳映真以來的極重要但卻又被高度壓抑的在地左翼傳統。《人間思想》的自我期許是一個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連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人間思想》呼籲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東亞區域知識分子,共同為一個歷史的、現實的、人間的思想事業共同努力。


《人間思想》稿約

一、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二、本刊歡迎符合上述主旨的文字來稿。

三、來稿請橫式書寫,並附上作者中英文姓名。賜稿請不要寄紙本,請將電子檔逕寄《人間思想》信箱(renjianpublic@yahoo.com.tw)。本刊於收到稿件的一週內,會以電子郵件方式回覆作者以表示收到投稿,若投稿者超過一週仍未接到回覆,敬請再次來信確認。所有稿件,將於收稿後三個月內奉覆採用與否。

四、來稿請勿抄襲、改作或侵犯他人著作權;其言論內容均係作者一己之見解,文責自負。

五、本刊所採用稿件一概不付稿酬,於出版後酌贈本刊當期2本及電子檔案(PDF 格式)。

六、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經本刊登後,其著作財產權及讓與給《人間思想》,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格權,並保有本著作未來自行集結出版、教學等個人使用之權利。


目錄
《人間思想》發刊辭
當代史
      解嚴之前的海外台灣左派初探◎鄭鴻生
      反芻民族主義◎劉大任
      一九九O年代後的釣運:兩岸保釣的交流與合流◎王智明
      半世紀以來沖繩思想史問題意識的轉折:與新崎盛暉對話◎孫歌、新崎盛暉 對談/
      阮欣婷 翻譯整理/孫歌 校訂
      被期許的話語權:從中國西北伊斯蘭文化內部看張承志◎李晨、馬在淵 對談
專號──亞洲現代思想專題
      編案:亞洲現代思想計畫
      中國對我們而言為何:探索東亞現代思想資源的事例檢討◎白永瑞
      我們買食鹽◎池上善彥/山城智史 翻譯
      沖繩,邊緣生活的思想◎仲里効/孫歌 翻譯整理
      馬來馬共的歷史論述與制約◎魏月萍
      馬來亞共產黨史的生產與問題◎潘婉明
      想像馬來亞,操演多元文化:五O年代新加坡華文知識界的馬來亞意識◎柯思仁
      六、七O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羅永生
      兩岸與第三世界:陳映真的歷史視野◎趙剛
      從「浦東」到「重慶」:新路何在?◎王曉明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綜合討論◎孫歌、白元淡、岩崎稔、蔡翔
家庭作業
      老家◎姜亞築
      一個打盹兒的時代◎賈雪梅
逆流
      動物保護的家庭政治:從道德進步主義到競逐現代性◎卡維波
畫展
      《艷驚四方:當代台灣異鄉人創作展》:彩墨傾訴異鄉情◎林周熙
讀書
      以文藝作為運動的方法:閱讀《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宋玉雯
      彼岸來臨前:讀《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張立本
      讀《毛澤東與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胡清雅
      探尋常民生活的心靈史:讀《尋找大範男孩》◎劉雅芳
尋畫啟事
      未完成的尋畫◎林麗雲、陳瑞樺、蘇淑芬
作者簡介
《人間思想》稿約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中國共產黨與資本主義─從否定到肯定的兩次循環 
作者:祁建民
ISBN:978-986-6777-28-8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
售價:40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647994.htm


書籍簡介:

本書不採取用當代中國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這兩種社會制度分析對比的方法,來認識和定性當代中國社會的性質,而是從中國共產黨對於資本主義認識及其政策演變的角度分析中共與資本主義的關係,通過分析其對資本主義政策和由此而形成的當代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來解答這個問題。也就是從特定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歷史的分析,較為全面地概括中共對資本主義政策的演變過程。


作者簡介:

祁建民,1960年山西省大同市出生。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東京大學哲學博士。歷任南開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日本長崎縣立希博爾德大學副教授,現任日本長崎縣立大學國際資訊學院教授。著有《中國における社會結合と國家権力―近現代華北農村の政治社會構造》(御茶の水書房、2006年),《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晉察綏地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


本書的結構與內容

  本書由緒論、結論和本體8 章構成。在緒論中說明了本書的研究視角,提出中共對於資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式的理念與中國實際狀況之間的根本矛盾問題,認為這是中共對於資本主義政策變化的主要原因。主體的8 章大概按照時間順序展開,以便對於中共關於資本主義的認識和政策變化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全面的歷史認識。

  第一章論述從1921年中共建立到1949年中共取得全國政權期間,中共對於資本主義從消滅到鼓勵發展的政策變化過程,這是中共對於資本主義認識的第一個從否定到肯定的週期。其後第二到第八章是中共對於資本主義認識和施策的第二個從否定到肯定的週期。

  第二章是中共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中共按照馬克思主義消滅資本主義的原理和建國初期對於資本主義已經沒有前途的膚淺認識,匆忙實行社會改造。在中國徹底消滅了資本主義。但是,其問題不久就顯現出來。

  第三章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到「文革」爆發之前。中共從階級鬥爭角度出發,按照政治上和思想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虛構出一個資本主義復辟的觀點。同時實行「一大二公」、「取消商品」和「破壞資產階級法權」等帶有空想社會主義觀念的做法,而人民公社化運動則是這種空想主義的一次社會大試驗。

  第四章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把階級鬥爭與空想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對所謂的資產階級「舊風俗」宣戰,要取消社會主義社會中的所謂「資本主義因素」,商品、貨幣、工資、獎金、利潤以及按勞分配和三大差別都成為「滋生資本主義的土壤,」認為開展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都有利於國際資本主義剝削。這時達到了對於資本主義問題過激認識和推行極「左」政策的峰巔。

  第五章是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上開始引進資本主義方法。「文革」之後,物極必反,中共反思在資本主義問題上的失誤,否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設立特區,實行包產到戶,發展多種經濟成份,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立法保護私有財產。

  第六章是中共對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區別的最核心的問題,即關於「公有制」和「私有制」問題的爭論與政策。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前後,中共內部出現了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但是由於鄧小平的強力推行,以是否發展生產力為唯一標準,不問姓「資」姓「社」,完全推翻了傳統的關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一些界限,形成了一種難於判斷姓「社」還是姓「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

  第七章是對經過30年改革開放之後現代中國社會實際狀況的分析,這期間雖然經濟高速發展,但是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貧富差距急劇擴大,社會矛盾突出,仇富心理、勞資對立和罷工現象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中共及其政權包括工會的性質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中國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已經成為疑問。

  第八章是對30年來中共領導人、一些激進的中共老幹部或傳統派以及理論家們對於資本主義的新認識加以概括和介紹。中共內部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認識上出現主流和叛逆兩種觀點。而2008年開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又使得一些人在對資認識上出現反覆。最後是結論,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因及其前途。


後記◎祁建民

  本書從第一稿寫成到最後定稿經歷了長達10餘年的歷程。1993年,筆者在中國國內工作時所申報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建國以來關於資本主義認識和政策的演變》獲得批准立項後便立即著手收集資料並開始寫作,但是書稿完成之後要公開出版時,一家出版社雖然同意出版,不知什麼原因,卻遲遲未能付印。此後由於筆者赴日本長期學習、研究,在研究方向上轉入華北農村社會史的研究,加上在日工作後比較繁忙,這個課題便完全陷於停滯。2009年筆者獲得現在所工作的單位長崎縣立大學提供的學術假機會,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從事半年的研究活動,於是將手稿帶到美國,利用哥大豐富的資料,在對原稿進行大幅修改補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990年代後期到現在的中共在資本主義問題上新的變化部分,篇幅擴充了三分之一以上。2011年3月,筆者得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資助,到該校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訪學一個月,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以及同香港學者的交流,又進行了補充修改,最後形成了現在本書的樣子。

  在哥大訪問期間,除了閱讀到大量的資料之外,通過對美國社會的觀察,也進一步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了深入思考。筆者在紐約生活期間既看到了曼哈頓叢林般的高樓、華爾街密集的國際級金融公司和繁華的時代廣場,以及莊嚴神聖的自由女神像;同時也看到紐約地鐵車廂中乞討的老年黑人、在路邊艱苦施工的南美裔工人和布魯克林八大道上為在美生活而艱辛奔忙的中國新移民。在資本主義最為發達的美國的這些生活經歷對於筆者思考資本主義時更有了切身的感受。還有在筆者長期生活的日本,雖然這裡社會經濟已經十分發達,但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許多企業大量解雇契約制工人,他們本來就工資很低,現在解雇後還要被趕出職工宿舍,生活極為艱難,這也使筆者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更加深刻。在日本工作後筆者每年都要回中國,主要在農村進行訪問和考察。近十幾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巨大、物質文化生活水準大幅提高,但是把北京的繁華、奢侈與內地農村的貧瘠、髒亂相對比,也感受到了改革的成功與代價。所有這些都促使筆者在不停地思考這一問題。所以,這本書並不僅僅是一項學理研究,而是反映了作者生活經驗和思考的軌跡。對於我們這些1960年代在中國出生的人,青少年時代深受社會主義政治教育,改革開放以後再加上到國外的經歷,親身體驗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巨大反差,經常在頭腦對於這兩種社會進行對比,這恐怕這是我們這代人的一種普遍的思想經歷。社會主義的理念和那時貧乏的生活與資本主義的富裕和貧富不公之間的對比交織在一起,時常感到茫然。

  現在世界上的社會制度最主要的大概可以分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類。究竟那種制度優越,其實,不但是筆者,有很多的人也在思考。其實這也不是從現在開始,可以說早在400多年前當資本主義處在原始積累時期就已經有了社會主義思想,資本主義的現實制度與社會主義的美好理想是同時誕生的。筆者在美期間正趕上世界金融危機,現代美國人對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態度就又出現很大變化。2009年4月9日,美國拉斯穆森報導(Rasmussen Reports)公布了一項民意調查表明,現在美國只有53%的人認為資本主義優於社會主義,20%的人表示更喜歡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由於這次民調的提問,並未對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下定義,有27%的人表示不知道何者更好。調查也顯示,在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中喜歡社會主義的比重更高。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37%更喜歡資本主義,33%喜歡社會主義,30%立場未定。在30-40歲的人中,49%支持資本主義,26%支持社會主義。40歲以上的大多數支持資本主義,喜歡社會主義的只占13%。筆者以為,社會主義作為人類追求平等和共同富裕的理想,只要資本主義還存在,這種嚮往就不會消失,特別是在經濟危機,凸顯出資本主義制度的一些弊端集中爆發的時候。當然這種對於理想社會制度的追求,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上,並不僅僅是學理上的探討和不同意見的爭論,而是常常伴隨著暴力、革命和社會運動。

  同樣,民主制度究竟好不好?其實,在美國人之間也並不是完全肯定。筆者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期間,一位退休教授曾告訴筆者,中國總有人希望實行美國式的民主,其實美國的民主有很大的問題。加利福尼亞州的財政要破產了,就是因為政治家們為了討好選民,大量增加社會福利和公共開支,所以,民主並不一定都好。而另一位教授則馬上批評這位退休教授說,他是反對民主的,為人又專又橫。顯然另一位教授認為民主還是一種好制度。

  究竟什麼樣的社會最好,這是人類長期探索的課題,這不但是處於社會改革十字路上的當代中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整個人類都面臨的問題。或許人們對自身理想社會制度選擇的探索永遠不會停步。但是,只要人們有嚮往,社會就會一點一點地進步,平等、文明、相互友愛與物質生活的改善永遠是人們的共同追求,儘管中間會出現曲折。本書通過對中共和近代中國人在選擇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過程中的種種思考、試驗和艱難歷程甚至包括那些付出了流血與生命的歷史所進行的總結,也就同時揭示了整個人類這種探索的一個側面。

  在哥大研究期間得到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教授和呂曉波教授的幫助和指導,深表感謝。另外,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訪問受到王紹光教授、蕭今教授和高琦博士的邀請與幫助,十分感謝。在本書長期寫作過程中得到南開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資料室的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本書能夠出版得到了長崎大學連清吉教授、台灣淡江大學呂正惠教授、政治大學曾守正教授的幫助與指導、深表感謝。最後還要感謝在我訪美和在香港訪學期間代替我分擔大量教學和事務性工作的長崎縣立大學的各位同事們。

2011年7月寫於長崎


目錄
緒論 中國共產黨的理念與政策/1
 一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中共建黨理念……3
 二中共資本主義觀的演變……12
 三本書的結構與內容……18
第一章 團結民族資產階級和利用資本主義/21
 一 「帶兩重性的階級」……22
 二 「廣泛發展資本主義」……27
 三 「今天資本主義剝削是合法的」……39
第二章 消滅資本主義實行社會主義改造/55
 一 「把他們挾到社會主義」……56
 二 「對於不法商人要鬥爭」……60
 三 「要使資本主義絕種」……71
 四 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90
第三章 繼續與資本主義鬥爭/95
 一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主要矛盾……96
 二 「看來還得生產商品」……112
 三 破壞「資產階級法權」……122
 四 反修與防止資本主義復辟……133
第四章 根除產生資本主義的土壤/147
 一 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睡在身旁」……148
 二 打破資產階級「舊風俗」……153
 三 毛澤東要建「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158
 四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有「資本主義因素」……177
 五 商品和貨幣是「滋生資本主義的土壤」……187
 六 「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強的資本主義」……194
 七 利用外資是「引狼入室」……199
 八 「不研究資本主義,我們就要吃虧」……202
第五章 姓「社」還是姓「資」:關於改革的爭論(上)/215
 一 終結「繼續革命」……216
 二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222
 三 「特區姓『社』不姓『資』」……238
 四 實行包產到戶「沒有什麼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252
第六章 姓「社」還是姓「資」:關於改革的爭論(下)/267
 一 南巡講話與萬言書……268
 二 所有制的「公」「私」之爭……280
第七章 是「社」還是「資」:中國社會的現實/303
 一 資本家入黨和仇富心理……304
 二 勞動報酬分配比重下降與罷工潮……329
 三 中共政府和工會的尷尬……341
 四 公平分配與公有制……347
第八章 改革開放以來對資本主義再認識/357
 一 利用資本主義……358
 二 各種各樣的資本主義觀……363
 三 金融危機與對資本主義認識的反覆……376
結論 中國式社會主義及其前途/387
 一 中共資本主義觀形成的理論原因……391
 二 中共資本主義觀形成的社會歷史原因……394
 三 中國式社會主義的前途……397
後記409
主要參考文獻/413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
作者:小森陽一 著/秦剛 譯
ISBN:978-986-6777-46-2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
售價:20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198312.htm


書籍簡介:

《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前後歷時兩年寫作而成,集約了近一段時期作者主要的問題意識和理論方法。他的批判對象由近代日語的歷史形成、戰後近代天皇制的免責式倖存,直至當代日本文學界最具國際品牌號召力的村上春樹,從這一條清晰的軌跡可以看出,他所選擇的無一不是意識形態領域內具有本質意義的關鍵性課題。

《海邊的卡夫卡》所體現的歷史否認以及歷史抹殺的慾望,在小說的深層結構中,是和女性憎惡密切關聯、互為表裡的。女性因為對自己戀愛對象的男性抱有了強烈的性慾,而被迫充當了「損毀」世界本來面目的角色。女性的性慾,在小說中被作為暴力的引發裝置加以定位。


作者簡介:

小森陽一,1953年生於東京。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畢業,獲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學位。 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日本及亞洲(或東亞) 知識界廣受關注的學者和新生代左翼批判知識份子。 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著有《重讀夏目漱石》 《「搖擺」的日本文學》 《小森陽一-與日語的遭遇》 《日本近代國語批判》 《歷史認識與小說-大江健三郎論》 《天皇的玉音放送》 《後殖民》 《種族歧視》 《心腦控制社會》等。

秦剛,1968年生於長春。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碩士課程畢業。 1999年獲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日本語言文學博士學位。 現為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編著《感受宮崎駿》,譯著芥川龍之介《中國遊記》等。 曾獲「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勵基金」日本研究論文獎。


《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推薦序──簡短的推薦◎呂正惠

  有一陣子常常聽到村上春樹這個名字,我這個從來不看暢銷書的人竟然也問我兒子,「村上春樹哪一本書最有名?」我兒子說,「好像是《海邊的卡夫卡》」,於是我就買了大陸林少華的譯本,但一直擺在書架上,從來沒有翻過。

  去年北京清華大學的王中忱教授來臺灣客座,在隨便亂聊中,他提到了日本的左翼評論家小森陽一教授,說他寫過一本《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我有一點意外,沒想到這本書會引起這麼著名的評論家的注意。不久我到北京,王教授介紹我認識本書的中譯者秦剛先生,承他送我一本。我抽出時間來看,原本想大致翻一下,沒想到欲罷不能,竟然一口氣讀完,一本文學評論的書籍具有這麼大的吸引力,真是太神奇了。

  小森陽一教授告訴我們,日本右派的政治宣傳技術如何與商業媒體結合,運作出驚人的暢銷紀錄,並以此麻痺社會人心,讓他們在充滿問題與焦慮的情境下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這種作法,我以前在臺灣也不是沒有感覺到,但看到小森教授的精細分析,我才恍然了解,現在的政治操作原來可以如此的精密,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對於這樣嚴密設計的作品,要把它的每一點佈置一一拆解,讓它大白於天下,並讓許多人看得懂,這實在是非同小可的工作。這需要極大的耐性、豐厚的學識,還有極清晰的文筆。要是我,我才不願意浪費我的時間,去仔細梳理這樣一本沒有什麼價值的書。然而,小森陽一卻為它花了兩年的工夫。他在中文版的序裡說:

   然而,精神創傷決不能用消除記憶的方式去療治,而是必須對過去的事實與歷史全貎進行充分的語言化,並對這種語言化的記憶展開深入反思,明確其原因所在。只有在查明責任所在,並且令責任者承擔了責任之後,才能得到不會令同樣事態再次發生的確信。小說這一文藝形式在人類近代社會中,難道不正擔當了如此的職責麼?因此,我要對《海邊的卡夫卡》進行批判。

  這一段話讓我深為感動。一個關懷人類前途的評論家,不只要推薦好書,還要指出蓄意欺騙的作者如何罔顧人類正義而玩弄讀者。小森陽一這麼義正詞嚴的強調小說的道德性,真如空谷足音,讓我低迴不已。在文學已經成為某一形式的遊戲與玩樂的時代,連我都不再敢於嚴肅的宣告文學的正面價值了。他的道德的誠摰性始終貫注在我的閱讀過程中,讓我不敢掉以輕心。

  除了這種道德性之外,作為一個左翼評論家,小森陽一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任何艱澀的知識和複雜的小說,在他筆下都可以成為井然有序、易於閱讀的文字,讓我們好像在享受獲得知識的欣喜。譬如在第一章裡他對佛洛伊德理論的分析,第二章裡他對伯頓譯本《一千零一夜》裡所蘊含的強烈東方主義色彩的揭露,第三章裡對夏目漱石小說《礦工》與《虞美人草》的解說,都非常吸引人。在第五章裡,他把《海邊的卡夫卡》和戰後日本社會聯繫起來,對一直企圖逃避戰爭責任的右派進行了強烈的抨擊,讓我這個對歷史不是毫無所知的人,都有突然憬悟之感。我第一次感覺到,小說評論是可以和知識傳達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

  關於《海邊的卡夫卡》的意識形態傾向,秦剛的譯者序和小森陽一的兩篇序都作了簡要的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我想以小說中的一、兩個情節為例,以最簡明的方式呈現小說想要把讀者引導到哪個方向和哪些心態上。

  小說的主角田村卡夫卡,四歲時母親帶著姐姐(養女)離家出走,父親不理他,像個孤兒似的成長到十五歲,這時候他決定離家出走,獨立生活。他從小被父親詛咒,說他會「殺死父親,同母親和姐姐交合」,他一直身懷恐懼,但深心中卻又受到誘惑。離家後他到了高松市,找到了甲村圖書館,每天在那裡看書。圖書館的負責人佐伯雖然已年過五十,但仍然容美麗,身材苗條,身上還可以覓出十五歲少女的姿影。田村少年既把佐伯看成他的母親,又每天迷戀她的身影。終於有一天晚上,佐伯以沈睡狀態來到田村的房間(也是以前佐伯和她的情人幽會的地方)和他發生了關係。後來,在田村的懇求下,佐伯以清醒的意識又和他同床兩次。這樣,田村就擬似「同母親交合」了。

  這件事發生後,佐伯就不再有生命意志,她在死前跟別人懺悔說:

   不,坦率地說,我甚至認為自己所做的幾乎都是錯事。也曾和不少男人睡過,有時甚至結了婚。可是,一切都毫無意義,一切都稍縱即逝,什麼也沒留下,留下的唯有我所貶損的事物的幾處傷痕。

  這樣,這一樁擬似「母子交合」的責任就由佐伯承擔下來(因為她貶損了事物,敗壞了世界),她必須死,她也就死了。而那個從頭到尾對佐伯充滿性幻想的、又一直把她假設是母親的田村少年卻一點責任也沒有。

  另一個例子是田村少年和櫻花的關係。櫻花是田村在到達高松的旅途中認識的、比他年長的女孩子,像姐姐一樣的照顧他。田村也一直對她充滿了幻想,有一天在夢中強姦了櫻花。在小說結尾時,田村打電話跟櫻花告別,這個情景以這一句話結束:

   「再見,」我說。「姐姐!」我加上一句。

  最後加上去的「姐姐」這個稱呼就是有意要做實他「姦污」了姐姐。所以田村根本不只被詛咒要「同母親和姐姐交合」,他根本就是有意要犯這個錯。他認為,只有踐行這個詛咒,他才能從命定的重擔下解脫出來,獲得自我與自由。很難形容這是怎樣的邏輯。

  這樣的田村卻被稱為是「現實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並被勸告要「看畫」、「聽風的聲音」,就是順著感覺走。這樣就是活著的意義,不然,你會被「有比重的時間如多義的古夢壓在你身上」,怎麼逃也逃不掉。這是勸告人要這樣的成長:既然有歷史和現實的種種重擔壓在你身上,你就只能左閃右躲,就只能聽著、看著、幻想著(特別是性),可以這樣悠遊自在,而你沒有任何責任,因為這些都是別人「詛咒」到你身上的。這樣的人生觀,只能令人浩嘆,怪不得小森陽一教授決定加以批判。

  最後,感謝王中忱教授讓我接觸這本書,感謝本書的譯者秦剛先生,他為了臺灣的繁體字版又把譯文修訂了一次,同時他的譯文還修正了林少華的誤譯,漏譯之處。當然要感謝小森陽一教授,不論對大陸的簡體版,還是對臺灣的繁體版,他都無償的提供出版權。

2012/5/23


目錄
簡短的推薦/呂正惠/1
譯者序—《海邊的卡夫卡》現象及其背後/7
中文版序言/17
序言/29
第一章《海邊的卡夫卡》與俄狄浦斯神話/37
 俄狄浦斯神話之主題/37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38
 《海邊的卡夫卡》與《俄狄浦斯王》的相似性/41
 俄狄浦斯情結的三角形/44
 四歲時被母親拋棄意味著什麼?/46
 語言的掌握與「自我」的誕生/49
 肛門期與「為什麼?」的疑問/53
 卡夫卡少年「為什麼?」的質疑/56
 卡夫卡少年的暴力衝動/58
 母親難道不愛自己嗎?/61
 排便教育與愛情的悖論/64
 卡夫卡少年的禁忌觸犯應該得到寬恕嗎?/65
第二章甲村圖書館與書籍的迷宮/69
 圖書館的母性空間/69
 為何首先閱讀《一千零一夜》?/71
 山魯佐德故事的內涵/76
 卡夫卡少年論述卡夫卡《在流放地》/79
 《一千零一夜》與《在流放地》的接合/83
 「行刑機器」的構造/85
 《在流放地》的權力問題/88
 《海邊的卡夫卡》是一部處刑小說?!/90
 對佐伯和三本文稿的「處刑」/92
 法與暴力/95
 瓊尼.沃克的真面目/98
 殺貓與殺人—二者擇一的偽命題/102
 對於艾希曼的「想像力」意味著什麼?/105
第三章卡夫卡少年為何閱讀夏目漱石—甲村圖書館與書籍的迷宮Ⅱ/111
 卡夫卡少年閱讀《礦工》與《虞美人草》/111
 「近代教養小說」的視角/114
 《礦工》與《海邊的卡夫卡》的關係/116
 《礦工》的人性觀/119
 追溯記憶的小說與消解記憶的小說/121
 作為處刑小說的《虞美人草》/123
 《海邊的卡夫卡》中的女性憎惡/127
 與「生魂」的戀愛/128
 一語不發的佐伯「生魂」/131
 擬似俄狄浦斯神話的完結/134
 卡夫卡少年強姦「姐姐」/135
 拿破崙戰爭、前日軍士兵與「強姦」的鄰接/137
 「戰爭」是「無奈之舉」嗎?/141
 《礦工》對思維停滯是怎樣表述的/143
 《礦工》與《海邊的卡夫卡》的差異/148
 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152
第四章中田與戰爭的記憶/157
 中田的身世/157
 記憶缺失與識字能力的喪失/160
 導致中田記憶喪失的岡持老師的暴力/162
 創傷與解離/166
 「日本正在打一場大戰爭時候」時的記憶/169
 丈夫的陣亡是否是岡持老師的「罪過」?/172
 「打了中田君的那天」在《萊特戰記》是怎樣記述的?/174
 中田的行刑和佐伯之「罪」/177
 女性之「罪」的框架/180
 「入口的石頭」和「三本文稿」/184
 歷史否認與女性憎惡的結合/186
第五章《海邊的卡夫卡》與戰後日本社會/189
 卡內爾.山德士講述的「天皇《人間宣言》」的真偽/189
 「生魂」與《菊花之約》的蘊涵/194
 天皇的戰爭責任與父/197
 田村浩一象徵了「團塊世代」/199
 《海邊的卡夫卡》的逆向俄狄浦斯構造/203
 「兩個士兵」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06
 軍事演習與解離/208
 「戰爭」「強姦」隨軍慰安婦/211
 「作為擁有精神世界的人而呼吸的女性」的記憶/214
 《地下鐵事件》與《海邊的卡夫卡》/220
 卡夫卡少年十五歲的含義/222
 「9.11」之後的文學想像力/226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神聖回憶─蔡翔選集
作者:蔡翔
ISBN:978-986-6777-47-9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
售價:380元(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0928454.htm


書籍簡介:

對作者而言,近十年來的經歷,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旅程,不僅僅是一種知識轉型的痛苦,內心更充滿了困惑、焦慮甚至分裂,許多的想法沉入心底,成為隱密,難以言說。正是在內心的隱密深處,一些確立已久的信念開始動搖,而另一些曾被壓抑許久的記憶卻又漸漸復活。

蔡翔和那些套用西方現代性美學的人不同。他既了解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又深刻意識到這種理論移用到中國來所產生的變形作用,並且也充分意識到這種理論所遮蔽的一些更嚴重的社會現實問題。也許有人會說,蔡翔不算是一個文學評論家,只能算是一個社會評論家。讀了這兩篇文章,就可以了解,一個關懷現實、密切注意現實變化的人可以成為多麼深刻的文學評論者 。這一種特點,特別值得台灣的研究者學習學習。

蔡翔的書,在現在台灣的許多讀者看來,也許是相當「異質」的。但是,這是對台灣的文化氣候非常有針對性的異質,可以救治我們一向的思想偏枯。在台灣社會走到最低潮的現在,他的文章尤其值得思考台灣前途的人參考。希望這本書能夠在台灣找到一些知音。


作者簡介:

蔡翔,1953年12月生於上海,1970年下鄉插隊,1974年回城做工,1978年考入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上海文學》雜誌社執行副主編,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領域為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漫遊》、《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神聖回憶》、《回答今天》、《何謂文學本身》、《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等數十餘種。


《神聖回憶─蔡翔選集》序──我們需要這樣的異質思考◎呂正惠

  我所交往的大陸朋友,年紀與我相近的,大都小我兩、三歲,少數比我大一點,他們可以說都是跟著新中國一起長大的。他們都有完整的文革經歷,也就是說,他們都下鄉種過田,其中有的離開農村後,還當過工人。非常奇怪的是,除了一位之外,他們很少全面批判文革。後來我曾加以歸納,發現他們都不是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而例外的一位恰好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他父親不但被打成右派,而且還在文革初期自殺,因此,他不可能對文革有好評,就是對共產黨體制也沒什麼好感。

  文革結束前後,他們先後進入大學,讀了研究所,有的還讀了博士班,現在全部都是教授兼博士導師了,在社會上有穩固的地位。一般來說,他們很少談政治,但並不表示他們對政治沒興趣,如果你跟他們談,他們也樂於跟你談,而且很坦白,不會有任何保留。

  我發現,他們對當前大陸政治、社會的看法並非一成不變。畢竟最近三十多年大陸的變化實在太大了,真是令人目不睱給,思想沒有任何改變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在其中選擇一位,從他過去的文章中追尋他思想變化的痕跡,並且尋找他所以變化的原因,我以為蔡翔是可以考慮的。我們所以選擇出蔡翔的選集,正是想讓台灣讀者透過這本書,大致窺探一下思想變化之後所隱藏的社會變化,並從而對當代大陸社會有比較具體而深入的理解。

  蔡翔出身於上海工人家庭,也就是他所說的中國「底層」社會。蔡翔自己說:

   對我這一代人來說,本沒有什麼「兩個三十年」,有的只是「六十年」,共和國六十年。後來發生的一切,可能都已隱藏在一種共和國的記憶之中。而這一記憶,被反覆喚醒,並被形式化。(代序:流水三十年)

對於一個工人子弟來說,這是很自然的,畢竟共和國是誕生在對社會主義理想的追求上,而這種理想正是底層社會的人所共同嚮往的。但是,社會主義理想的追求最後卻導至十年文革的專制。蔡翔又說:

   對十年「文革」的專制主義的記憶,這種記憶推動我們投入到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一種個人的權利,直到今天,我還覺得這種記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底層問題與知識分子的使命)

但是,這一次的思想解放運動卻又造成了另一個想像不到的後果,就是:

   我們把現代化,包括把市場經濟理解為一種解放的力量,理解為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實現保證。但到了90年代之後,我們才突然發覺,這樣一種社會的發展模式,實際使我們的理想和追求化為夢想。(同上)

這樣,蔡翔又重新想到社會主義理想:

   「階級」這個概念,在80年代一度少有人提及,我們當時很天真,以為階級是可以被現代化,甚至被市場經濟消滅的。但是,在90年代,我們重新看到了階級。階級這個概念的復活,實際上也使我們許多的記憶,包括某些理論,也復活了。比如馬克思主義,直到今天,它也仍然是值得敬仰、值得重視、值得研究、值得繼承的思想遺產。(同上)

但這並不表示,蔡翔想走過去革命的老路,他很清醒的意識到:

   對於底層問題,我們既要考慮底層的生存現狀,又不能走極端。因為這是有教訓的。(同上)

所謂「有教訓的」就是指十年文革,革命的純潔性異化成蔑視個人尊嚴的專制主義,這種錯誤是絕對不可以再犯的。

  以上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很粗略的勾勒了蔡翔思想的軌跡,循著這樣的軌跡,就可掌握蔡翔大部份文章的思路。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我們需要讀這樣的文章嗎?大陸的經驗跟我們如此不同,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們這三十年的社會是怎麼變化、人們的思想是怎麼改變的嗎?其實,人類的整體反省,不只包括不同時間的歷史,還包括不同空間的社會,如果沒有對人類整體行為的好奇心,實際上也就說不上關心人類社會了。

  退一步說,即使從最功利的立場看,蔡翔的書也是值得我們閱讀的。現在台灣社會日漸貧困化,很多人的中產階級夢想已經破滅,正是在這樣的時期,蔡翔的思考歷程,以及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尤其值得我們深思與反省。

  蔡翔有一段話,讓我特別感慨,引述如下:

   整個的底層都進入了一個夢想。他們認為通過佔有文化資源,也就是讀書,就能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這種夢想同時意味著,底層已經接受了來自統治階級所給予的全部的意識形態和道德形態。就是說,他們不僅要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還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地位。他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進入上流社會,起碼是中產階級。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它意識形態化,就會造成這一個後果:底層永遠不會再擁有自己的代言人。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個隱患。一旦知識分子進入這樣一個利益集團之後,一切就都與底層劃清了界限。(同上)

  這一段話讓我想起台灣的教改。台灣的教改就是讓每一位想讀大學的人都有大學可以讀,而底層的老百姓也認為,只要他的兒女讀了大學,就可以改變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至少使自己的子女進入中產階級。事實是,從底層能夠進入中產階級的,到底是少數。因此,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失業了,教育投資的浪費姑且不說,社會還累積了一大堆無事可做、遊手好閒的人。所謂的教改,實際上是台灣的統治階層對底層所進行的大規模的欺騙行為,而底層對此渾然不覺。

  更糟糕的是,台灣的知識階層完全呼應統治階層的作法,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看不出真相。他們的利益其實是和統治階層暗中相連的,而他們連這一點自覺都沒有。台灣的底層老百姓早就沒有自己的代言人了,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的利益如何受到忽視。即使台灣經濟已經萎縮到目前的狀態,近40%的家庭月收入達不到三萬五千元,而中間的公務員薪水階層背了沈重的稅負,還是很少人從整體上批評台灣社會的不公正。台灣的媒體常常喜歡談論大陸嚴重的貧富不均,好像台灣就不是這樣。其實就台灣社會來說,其貧富懸殊的嚴重程度也已經夠令人驚心的,而卻很少有知識分子意識到這個問題。這與其說台灣社會比大陸公正得多,倒不如說,台灣的知識分子嚴重的缺乏底層思考。

  蔡翔出身於底層,從來沒有忘記底層人民的生活,同時也時刻提醒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定要防止自己成為和政治權力、經濟權力三位一體的利益共同者。這是他的文章特別動人之處。因此我建議,對本有興趣的讀者,一定要先讀收在書中的前四篇文章,即〈底層〉、〈神聖回憶〉、〈1970:末代回憶〉和〈底層問題與知識分子的使命〉。我想從中舉一段例子讓大家看一看。

  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正在工廠當工人的蔡翔毫不知情,是他的工人朋友告訴他的。他不太想考,不少工人朋友催促他去考,他終於「吊車尾」考上了,成為知識分子。後來,他那個廠倒閉了,工人失業了,還住在陳舊的工人住宅區。他這樣描述工人的生活狀況:

   工友們都失業了,拿著低保,曾經都出去找過工作,但又都回來了。有的,就在家裡的水錶、電錶和煤氣表上動了點手腳,錶走得很慢,錢省了不少。他們說,交不起啊,物價漲得太快,這點錢不夠用。又說,我們這些人現在是真正不要臉了。說他們生活得很淒慘,也不盡然,看怎麼過,女工都是很會過日子的,一口家常飯總還是有的吃。都早早地盼著快老,可以拿國家的退休工資。現在,許多人到了年齡,拿到退休工資了,日子也比以前好過一點,他們說,這是毛主席給的。(1970:末代回憶)

  這就引發蔡翔的思考,難道社會的發展需要以一個階級的尊嚴作代價嗎?難道,這就是改革的宿命嗎?他說,「想到我那些工友,總還是心有不甘」。如果一個社會的發展,雖然生活普遍好轉,但是,還有78%的產業工人、農業勞動者、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以及商業服務業員工都屬於這種沒有尊嚴、沒有社會地位的「底層」,難道這樣的發展不需要反省嗎?這樣,蔡翔就從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跳脫出來,重新思考「社會主義社會」到底應該如何完成的問題。

  以我個人的接觸,目前像蔡翔這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在大陸佔有相當的比例。他們並不認為,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錯了,他們只是覺得,走到目前這種狀態,思想必需調整,不然,整個社會的發展結果必然和他們當初的理想背道而馳。1990年代中期的時候,我還對大陸知識分子過份迷信現代化和自由化不以為然,我沒想到他們調整得這麼快。許多大陸知識分子畢竟是看到「現實」的,在冷酷的現實之前,他們不得不調整自己。說坦白話,我覺得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要比台灣知識分子強多了。

  即使就這一方面而言,蔡翔的思考也比別人更具「辨証性」。現在還有一些大陸知識分子將共和國的六十年,分為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其中的自由派說,前三十年是不好的,後三十年是好的,而極左派則反過來說,前三十年是好的,後三十年是不好的。正如本文在前頭所引述的蔡翔的話,他認為,共和國的六十年是個整體。他一直從這個整體感出發,從革命後的「社會主義社會」在面對現實問題時,不斷產生危機,又不斷克服危機這一「動態過程」來加以觀察和反省。這樣的反省方式,是實事求是和面對現實的,而不是一廂情願的想像「假如沒有五四運動、沒有共產黨革命」,中國會比現在還好。或者換一個角度,如某些左派所堅持的,「假如改革開放不是那麼往右復辟,中國不至於像現在這麼糟」。歷史是一個複雜的辨証過程,我們必需力求清醒的認識這個過程,並且吸取以前的教訓,以便以後更少犯錯誤。蔡翔的這種歷史認識論很精彩的表現在〈社會主義的危機以及克服危機的努力〉這一篇長文上。如果對大陸近六十年的歷史和文學有比較多的知識,就可以體會到這一篇文章有多深刻。如果還比較缺乏這種背景,我建議放在比較後面閱讀。

  跟這篇文章思想方法想類似,但涉及的論題比較小,因此也就比較好閱讀的,是〈何謂文學本身〉。這篇文章分析了“純文學”的概念如何在80年代建立起來,如可在當時對現有體制產生強大的顛覆作用,又如何逐漸狹窄化,成為逃避現實的借口,並為現有體制所接受。這一篇文章很清晰的論証了,一個概念,包括這個概念所包含的意識形態,都是具有歷史性的,必需把它放在一個歷史過程中加以觀察,它可以是最具革命性的,但也不過20年,它又成為最具保守性的。這篇文章充分顯現,蔡翔的現實關懷讓他能夠很敏銳的看到文學的政治性。所以,他不只一次的說,「在文學性的背後,總是隱藏著政治性,或者說政治性本身就構成了文學性。」

  蔡翔就是從這樣的敏銳認識來評論文學,因此他的分析常常既出人意表,但又非常深刻,這一點尤其值得台灣的文學研究者仔細體會。在這方面,我建議優先閱讀兩篇文章,〈酒店、高度美學或者現代性〉和〈舊時王謝堂前燕──關於王朔及王朔現象〉。後一篇文章把王朔的「痞子文學」和改革開放後失勢的幹部子弟連繫起來,然後再說明這種現象如何被商品化大潮後的大眾所接受,分析得極其精彩。前一篇涉及到台灣研究者非常有興趣的「城市空間美學」,只要稍一閱讀,就可以發現,蔡翔和那些套用西方現代性美學的人是多麼的不同。他既了解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又深刻意識到這種理論移用到中國來所產生的變形作用,並且也充分意識到這種理論所遮蔽的一些更嚴重的社會現實問題。也許有人會說,蔡翔不算是一個文學評論家,只能算是一個社會評論家。讀了這兩篇文章,就可以了解,一個關懷現實、密切注意現實變化的人可以成為多麼深刻的文學評論者 。這一種特點,特別值得台灣的研究者學習學習。

  蔡翔的書,在現在台灣的許多讀者看來,也許是相當「異質」的。但是,這是對台灣的文化氣候非常有針對性的異質,可以救治我們一向的思想偏枯。在台灣社會走到最低潮的現在,他的文章尤其值得思考台灣前途的人參考。所以我不嫌辭費,寫了這麼多。我最終還是希望,這本書能夠在台灣找到一些知音。

2012/4/4

  補記:蔡翔的文章在大陸語境下容易理解,反過來說,在台灣語境下就比較不容易理解。以上的序文主要是為台灣讀者而寫,希望為台灣讀者找到一條接近蔡翔的道路,因此有些意思並沒有完全發揮,希望在這裡補充一下。

  新中國的前三十年,是為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而進行實驗,其結果導致文化大革命,讓很多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理想完全失望,因此有了8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他們反過來崇拜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市場經濟,認為這樣才能實現自由、平等和公正的社會理想。經過後三十年的另一種實踐,他們又發現,整個經濟雖然發展得很快,但距離他們心目中的社會理想好像越來越遠。這樣,就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第一種認為,中國所以還存在那麼多問題,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傳統包袱太重,現代化還不夠徹底,也就是還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市場化和民主化,這也是很多西方人,還有很多台灣人對大陸的批評方式。第二種卻完全不一樣。基於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理想,他們發現,像後三十年這樣的走資本主義路線是有問題的,最終他們質疑的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模式,他們認為這種模式必需重新反省。當然他們並沒有想要回到前三十年的作法,但他們也不認為後三十年的實踐應該照樣繼續走下去。第二種想法的人現在在大陸越來越多,一般籠統的把他們命名為「新左派」。其實他內部思想的差異很大,不過可以說,他們都在進行現實與思想的探索,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新路,蔡翔就屬於這種人。

  如果我們重視法蘭克福學派以降西方各種「反現代性」的理論,如果從十九世紀末以來西方就不斷有人質疑啟蒙思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重視大陸方興未艾的各種新左派思想。基於新中國六十年來的歷史經驗,他們也許可以提出另一種「反現代性」的思考。如果我們這樣看問題,我們就不能漠視大陸現在已經具有強大力量、而在台灣還很少人注意的這一股所謂的新左派潮流。因為他們反省的絕對不只是中國經驗,而是整個資本主義的文明模式。說不定他們的想法將來可能超越西方現存的許多「反現代性」思潮,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想法。

4月5日


目錄: 
我們需要這樣的異質思考/呂正惠...3 
代序:流水三十年/蔡翔...15 
底層...1 
神聖回憶...15 
1970:末代回憶...29 
底層問題與知識份子的使命...53 
當代小說中的「邊緣人」形象...77 
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87 
「示者」與「看者」...107 
舊時王謝堂前燕—關於王朔及王朔現象...129 
我們走向哪裡...157 
理想主義者成為批判知識份子的可能...169 
私人性及其相關的社會想像—一種歷史沿革的關係描述...183 
奇遇與突圍:九十年代小說和它的想像方式...217 
何謂文學本身...243 
專業主義和新意識形態—對當代文學史的另一種思考角度...273 
社會主義的危機以及克服危機的努力—兩個「三十年」與「革命之後」時代的文學...313 
城市書寫以及書寫的「禁言之物」 —關於《城市地圖》的文本分析和社會批評...351 
酒店、高度美學或者現代性...381 
後記...409 
蔡翔著作目錄...413 
本書篇目原始出處...415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寧作我
作者:唐翼明
ISBN:978-986-6777-43-1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
售價:260元(含運費)
地址: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0611930.htm


書籍簡介:

本書作者唐翼明教授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和政治大學中文系前後任教十八年,之前十年在美國讀書,到美國前的四十年生活在大陸,小時候在湖南鄉下長大,進高中以後一直生活在武漢。二OO八年他決定從政治大學退休,回到武漢定居。這簡短的履歷,足以透露他的一生的不平凡或者坎坷或者充滿了戲劇性。但看了這本書以後,你會覺得所有的形容詞都難以描述他的一生。


作者簡介:

唐翼明,湖南省衡陽縣人。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1981年3月獲古典文學專業碩士學位。同年赴美,次年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學文化系,1985年獲碩士學位(M‧A‧),1991年獲博士學位(Ph‧D‧)。

1990年赴臺灣侍親,先後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90-1994)、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94-1995)、教授(1995-2008)。

現任武漢大學講座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兼書法研究所所長。著友《The Voices of Wei-Jin Scholars: A Study of Qingtan》(英文)、《古典今論》、《魏晉清談》、《大陸新時期文學:理論與批評》、《大陸「新寫實小說」》、《魏晉文學與玄學》、《大陸當代小說散論》、《大陸現代小說小史》、散文集《寧作我》。

又喜書法,擅行草,曾在紐約、東京、臺北、武漢多次舉辦書法個展,出版書法作品有《湖湘四典》(與沈鵬、理鐸、盧中南合作,唐書〈陶淵明桃花源記〉,行書)、《故宮百聯》(與盧中南、穀有荃、劉文華合作,唐書其中25聯,行書)、《曾國藩嘉聯鈔》(與饒宗頤、周治華、何家壬、盧中南、謝和平、王魯湘、鄢福初、蘇美華、龍開勝合作,唐書十五聯,行書)。


《寧作我》序──醉裡風情敵少年◎呂正惠

  本書作者唐翼明教授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和政治大學中文系前後任教十八年,之前十年在美國讀書,到美國前的四十年生活在大陸,小時候在湖南鄉下長大,進高中以後一直生活在武漢。二OO八年他決定從政治大學退休,回到武漢定居。這簡短的履歷,足以透露他的一生的不平凡或者坎坷或者充滿了戲劇性。但看了這本書以後,你會覺得所有的形容詞都難以描述他的一生。

  唐教授一九九O年來到台灣,任教於文化大學。根據當時台灣不久前訂立的法令,大陸人要來台灣居住,最少要長居美國十年,並取得美國綠卡,而且有親人在台灣,唐教授大概是按照這個法令最早來到台灣定居並任職的人之一。來台不久,我們可能就在學術會議上見過面,而且我已聽聞他來台的背景。說實在話,有這種背景的人,以我主觀的判斷,他的親人應該有不錯的黨政關係,而對這種人我是會保持距離的。但唐教授為人直爽,講話不拐彎抹角,很合我的個性。更重要的是,雖然可以想像唐教授因為他的家庭關係在大陸吃了不少苦,而他雖然也會批評毛澤東和共產黨,但從不講大陸一般人的壞話,也不像一般留美學人,隨意的鄙薄中國文化,這讓我很敬重。他也知道我是個統派,不排斥大陸人,願意跟我交往,所以談得還蠻愉快的。

  唐教授轉到政大任教,不久升了教授,指導的研究生日漸增多。承蒙他不棄,常常向系裡推薦我擔任口試委員,見面次數增加。可能在二OO七年的某次口試中,我又見到他,距離上次見面至少一年多,我突然發現他的表情跟往日不一樣,就脫口說:「唐老師,你是不是很想家(指大陸)?」他非常驚訝的說,「你怎麼知道?我明年就要退休,回武漢長住了,有空來找我。」第二年暑假我又去考他一個學生,他說,他馬上要回大陸了,不久,我去參加他的退休歡送會。我從旁人口中知道,如果晚一年退休,唐教授可以領一筆錢,但他顯然急著要走,連錢都不要了。

  兩年後,他從大陸寄了兩本書給一些台灣朋友,一本是他的書法集,另一本就是《寧作我》,這是以六十篇散文的方式構成的回憶錄。我收到書後,當天晚上讀了大半本,一直到深夜。原來唐教授有這樣的過去,真是一言難盡啊!我記得畢業四十年後的一次大學同學聚會裡,其中年紀較大的一位同學,他的朋友也在場,朋友提起我的同學幾十年前在大火中冒險救人,全身皮膚燒壞大半,又因為身子在地上滾動,全身肌肉黏滿了大小石塊,他的朋友詳細描述他的手術過程。這些事我們以前都不知道,大家聽了又感動、又難過。這時我的同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當晚我看唐教授的書,心中一直在想,「每個人有多麼不同的過去啊!」平常跟唐教授相處,只看他意氣風發,談笑自信,那裡想得到他的過去是這個樣子。

  這本書的魅力很難形容,最好能夠讀幾段書中的文字。國民黨從大陸敗退的時候,唐教授父母跟著國民黨走,把三個子女留給唐教授大伯看顧,他們再按月寄錢回去。大伯主要是貪這筆錢,對三個侄子根本不關心,也不照顧。土改時,農民想分大伯的土地,就把三個小孩獨立成一戶,劃為貧農,這樣大伯一家四口佔有八十多畝地,就可以構成地主的條件,農民可以分他們的土地。三個小孩無法獨立生活,最小的弟弟由人領養,妹妹在一次痢疾中因為沒有受到適當的照顧,竟然拉肚子拉到死。大伯對唐教授冷酷無情,從初中起唐教授就脫離大伯獨自生活。為了考初中,唐教授清晨五點半從鄉下出發,走三十里路,中午考完,再走三十里路回家,四點半到家,中間「沒有吃過一口飯,喝過一滴水」,最後全村只有他一個人考上。要上初中時,他不知道如何走到城裡的學校,只好跟在一個挑擔子入城的人的屁股後面走。請看下面這一段文字:

   你很快就發現,走還不行,得跑,因為挑擔子的人邁的步子比走路的人大,他又是大人,他就是不挑擔子,你也很難跟得上他。現在他被擔子壓得不能不邁大步,你為了不被丟下就只好小跑了。你知道萬萬不能被丟下,因為不跟著他你就走不到學校。八月的太陽像火一樣,你汗流浹背。這還不打緊,麻煩的是,你很快就流起鼻血來了。你小時候火氣大,鼻子經常流血,所以你倒也並不害怕。先是一邊流血,後來兩個鼻孔都流血,連呼吸也困難起來,那挑擔子的人也發現了,他可憐你,把擔子放下來,帶你到一口井邊,用井水澆你的後頸脖,血才慢慢停下來。他問你為什麼要跟著他跑,你這個時候才有機會把原委講給他聽。那漢子竟然露出一臉佩服的樣子,說你將來要中狀元。他請你吃了一頓中飯。吃飯後休息了一會兒又跟著他跑,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來到一個岔路口,他把擔子放下來,指著那條岔路對你說,奶仔(讀奶吉,你們鄉下的土話,指男孩),你從這條路往前走十多里,就到了呆鷹嶺了,我還要繼續走那條路到城裡。分別的時候他好像有些依依不捨,說,不要怕,你這個奶仔有出息,將來中了狀元不要忘了我啊。

  唐教授自小聰明、活潑而有獨立性,讀書一直很順利,高中考上武漢實驗中學,這是湖北省最好的高中。高中也一直名列前茅,做過得諾貝爾獎的夢,看似前程似錦。此後,「外逃反革命份子」的家庭背景開始發生作用,高考(約略等於台灣的大學聯考)全湖北省第二名,但卻落榜了,因為沒有一個學校願意收他。請看唐教授這一段經歷的回顧:

   但是那一年你竟然名落孫山,不僅科技大沒有取,北大、清華也沒有取,連武大都沒有取,全國重點大學沒有一個要你,地區性的大學,如華師、武師也沒有你的份,最後,連專科學校也沒有你的份。你這樣說,不是為了營造文章「層層遞進」的語氣,而是照實描述,因為錄取的名單當時就是這樣一批一批先後公布的。總而言之,幾乎你所有的同學都榜上有名,連經你輔導的最差的一個印尼僑生(你是班上的課代表,有責任輔導成績差的同學),數學期末考只考了九分的李XX,都被錄取了。但你終於沒有聽到宣讀自己的名字。那個時候,省實驗中學的高考升學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考不上任何大學(包括專科)的簡直就是異數中的異數,而偏偏就被你碰上了。
   你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不吃不睡,總算沒有發瘋。上大學的夢破滅了,諾貝爾獎的夢自然也跟著醒了。你從來不服輸,這一次服輸了。
   你這一輩子注定跟諾貝爾獎無緣,去他媽的!

  還好,武昌實驗中學的何校長非常愛才,留他在學校當老師,這樣,一個高中畢業生,居然成了初中教師,只有十八歲,而學生們十三、四歲,兩個僑生二十歲,他還是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老師,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這個時候,他被打進牛鬼蛇神之列,領頭鬥他的就是他最喜歡的學生。他「兩進牛棚,被囚三載」,這一段經歷唐教授寫得虎虎有神,異常精采,很多段落都想引給大家看。但想引述的段落又都很長,建議大家自己看,從〈一夕成名〉直到〈烏龜孫〉,共六篇,特別是前三篇。

  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唐教授理所當然考上了武漢大學中文系研究所,而且是第一名。不久,在台的父母終於找上他,想把他弄到美國讀書,所以他以最快速度畢業,成為大陸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獲得碩士學位的人。

  我本以為,唐教授在美國一定過得幸福又快樂,哪裡想得到,在美國是他一輩子所遇到的最大難關。他雖然進了哥倫比亞大學,但必須重新從碩士讀起,而且必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通過本校美語進修班的第十級,才能進研究所就讀,而他當時的能力只在第四級。他父母顯然都是清官,在經濟上不能給他多大的助力,他只能住骯髒破爛的貧民窟。「一棵四十歲的大樹連根拔起,栽進一片陌生的異鄉土地,一切都不一樣,一切都重新開始,舉目皆是異類,開口幾同白痴」,「頓頓三明治,天天ABC,也讓我精疲力竭,胃口倒盡」,在重重的壓力下,他得了憂鬱症。下面要引的這段文字很長,但我認為這是表現唐教授的個性與毅力的最重要的一段,是絕對需要的:

   那天正深秋,下了地鐵,在哈德遜河邊蕭瑟的秋風和枯黃的落葉中走回寓所,滿身是疲憊,滿心是淒涼。上得四樓,發現靜悄悄的,原來我是第一個回來的租客。從過道裡走向我自己的房間,好像穿過一間空蕩蕩的鬼屋,只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在背後踏踏地響,心裡湧出一股莫名的恐懼與悲涼。推開門,把書包放下,脫掉外衣,抽出一層五屜櫃,準備換一件衣服。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動彈,我取出了衣服,卻沒辦法把抽屜再關上,甚至連把衣服套在身上的力氣都沒有了。我並沒有感冒,沒有發燒,頭也不痛,四肢都健全,但就是不能動,身體彷彿只剩下了一個軀殼,所有的肌肉、血液和精氣神,都從這個軀殼抽乾了。這個軀殼現在彷彿是一個蠶蛻,意識倒還在,但這意識無法指揮自己的手腳。我沒法判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滴眼淚從眼睛裡流了下來,然後是第二滴,第三滴,然後就不停地流,流得滿臉都是淚。一個空殼子就這樣留在了地板上,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窗外暗下來了,夜色落了下來,這個殼子還在地板上。我想,我大概永遠起不來了,我大概會這樣死去。

  這樣的唐翼明竟然能活了過來,並且在四十九歲(一九九一)時拿到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我比他小六歲,得到博士──一九八三──比他還早八年),真是令人驚異。在我身旁,我曾看到一些朋友、親人、學生得憂鬱症,有一段時間我的一些同事也懷疑我得了憂鬱症。一個人在情緒最低潮的時候,不靠堅強的意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很難重新活過來的。許多憂鬱症患者以自殺了結一生,就是因為不能克服內心的軟弱。唐教授寫憂鬱症的那三篇,值得一讀再讀。

  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唐教授終於頓悟,並且在六十多歲時終於看開一切,毅然退休,回到自己念茲在茲的武漢,過起自己喜歡的生活。他退休後寫過一首詩:

   退休歲月自悠長,日上三竿懶起床。
   最是平生愜心處,讀書不再為人忙。
   看得真是令人羨慕。本書自序的最後一段話我也很喜歡,抄錄如下:
   我愛武漢,我愛長江。長江曾經激起我青春時代對美好未來的展望,磨礪我中年時節百折不回的鬥志。現在到了晚年,我居然擁有一段長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她時時警醒我加倍珍惜不多的餘年,鼓勇前行,繼續趕我的路。是的,我知道,遠方還有更神奇更壯闊的大海。

  說到底,我最佩服唐教授的還是他決定選擇自己的喜好,走自己的路,迎接人生最後的一段輝煌。這正是我目前的理想,我已決定在不久之後也跟著他的路子走。

  在我看來,這本書有兩種讀法。一種是,把它當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O年的大陸社會史來讀,因為它雖然以唐教授自己為中心,卻也寫了不少當時湖南鄉下及武漢的生活狀況。唐教授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他要寫的是過程,而不是像傷痕文學那樣的只是揭露。譬如寫文革那一段,就好像是寫一個客觀的社會現象,只不過被鬥的主角剛好是他。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他沒有把自己經歷的痛苦,當作多大的冤屈來控訴。

  這得歸之於唐教授獨特的人生觀。他說,把筍子切成兩半,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筍節,這些筍節長成竹子以後,就決定了竹子會長成多少節,這是竹子天生的本質。但筍長在哪一種地面,是好的還是壞的,就會決定竹子長得高大還是矮小。每個人的一生就像這樣,長在哪一種地面自己是不能選擇的,這是客觀環境,你只能認了。我覺得唐教授還有言外之意,人跟竹子到底不一樣,竹子長的地面決定了它的高大或矮小,但人卻可以憑自己後天的意志和努力從不良的環境中把自我發展得更充實,更全面,要不然,貧窮之家怎麼能夠出現這麼多傑出的人才。但人也不要太自負,畢竟人還是受了環境的限制,努力是要努力,但同時也要「知其不可奈何之處」,承認自己不是無所不能,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命」。我覺得這是這本書另一項價值所在,唐教授以自己具體的一生,表現了中國傳統儒家最健康的人生觀。這樣的人生觀既有其能動的積極性,又有其收放自如的彈性,最後接受了「天命」,安心的選擇了「自己」,不隨大流,不準備隨時修改自己,以便向「成功者」靠攏。這樣的人生觀我完全認同,所以讀起這本書來,好像拿自己的經歷在作檢證,並因為唐教授常常說出我心裡的話而倍感親切與感慨。

  我五十五歲退休的時候,喜歡讀劉禹錫的詩。劉禹錫是個大才子,二十二歲(虛歲)就考上進士,三十四歲就當上屯田員外郎,標準的少年得志。但須臾之間從天上掉落,從此在巴山楚水的西南偏僻地區過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讓他的好朋友白居易為他感到不平,說他「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但劉禹錫以五十三歲的高齡離開謫居地,卻說,「滄洲有奇趣,浩蕩吾將行」,好像少年人初次遊歷天下。他還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比只活了四十幾歲的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盡黃昏」的衰颯,更讓人感到鼓舞。我最喜歡的是這兩句,「眼前名利同春夢,醉裡風情敵少年」,一切都已經看開了,但豪氣仍在,不輸少年人,就像唐教授所說的,「遠方還有更神奇更壯闊的大海」等待我們去欣賞。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有意思了。

2012/3/6


目次
序/呂正惠/I
上輯
我擁有一段長江/3
筍、竹、人/7
算命/10
上學的路/15
在老家的最後一個除夕/19
抓魚摸蝦的樂趣/22
鄉下孩子的點心/27
鞋子與潛意識/32
妹妹的死/37
伯父/42
蝨子/56
谷滿爹/60
皇帝夢/64
呆鷹嶺/69
抓麻雀/73
班主任/77
老校醫/80
諾貝爾夢/83
何校長/88
收潑油的老婦人/93
一夕成名/96
荒謬的刹那/103
當學生的腳踏在老師背上的時刻/107
一個耳光/112
黨司令/116
烏龜孫/121
人生的灘頭/125
茶壺是方的還是圓的/128
全力以赴過灘頭/132
走進武大/137
關於外語/140
買衣啟示錄/145
到美國去/149
空前絕後的碩論答辯/155
走進哥大/159
關於憂鬱症/164
再談憂鬱症/168
三談憂鬱症/174
美的記憶/180
水餃生涯/184
一個進不了天國的基督徒/187
沒有我不肯乘的飛機/191
下輯
人生的馬車有兩根韁繩/197
人是一隻蜘蛛/200
生命的品質比生命的長度重要/203
人生不可規劃/206
人生不可不立志/209
論朋友/212
好德與好色/216
談送禮/219
論「淡泊名利」/222
論人之相處是處意見不是處身體/225
如何維持激情過後的婚姻/229
出名未必要趁早/233
如何賣自己/236
借不望還,施不望報/239
人不可自滿,但可以驕傲/242
我的人生八字經/245
寧作我/247
卸下面具作自己/250
豈為小傷沮豪興—說病/253
博與專/260
在日本洗澡/264
每天都可能是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269
學書片想/272
贈字與賣字/277
用點狀結構代替線性結構—關於《閱江樓清談》答玉立(代跋)/ 281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
作者:陳建華
ISBN:978-986-6777-44-8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
售價:420(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0364190.htm


書籍簡介:

至今研究茅盾的中國學者,似乎都未能充分地掌握到小說形式的重要性,然而,西方學者卻又太重形式問題,把小說研究僅作為形式上的「敘事學」,未免也有偏差,因為大多外國學者對於史料和歷史背景資料掌握不足。作者的茅盾研究在這一方面的成就,值得欣賞。

書中所深刻闡明的體現在茅盾這一時期作品裡的「長篇小說」的現代性展開與中國特有的、植基於其對「格性」的理解上的「革命性」要求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既具體、豐滿地展示了茅盾小說的文學上的成就及其獨特的形態,也同樣具體、豐滿地揭示了它們的失誤及其必然性。

此書就「革命」(作為文學上的trope)和「形式」之間的各種矛盾,作了抽絲剝繭式的辯證分析。作者所秉承的依然是中國學者對於史料的尊重,但他運用史料的方法─作為對照、脈絡或背景─卻靈活而深入。


作者簡介:

陳建華, 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國歐柏林學院,今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任訪問學者。著作有《十四至十七世紀中國江浙地區社會意識與文學》(1992)、《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1995)、《「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 (2000)、《帝制末與世紀末──中國文學文化考論》(2006)、《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2009)、《雕籠與火鳥(三十年集)》(2011),另有詩文創作《去年夏天在紐約》(2001)、《陳建華詩選》(2006)、《亂世薩克斯風》(2009)等。


序◎呂正惠

  我和陳建華兄獨特的交往經歷,建華在台灣版後記略有敘述,這裡就不再重複。我們失聯的那幾年,我一直注意他的著作的出版,先後買到《革命的現代性》、《帝制末與世紀末》、《從革命到共和》,對他的多產與多才備感驚訝與欽佩。今年四月終於在香港重逢,又承他贈送《革命與形式》,更為驚喜。首次見面時,我所以對建華感到親近,是因為他個性直爽、經歷坎坷,也因為他做學問的喜好與我有些相近,《革命與形式》這個書名就完全表現了我們共同的興趣。

  上世紀八、九年代以後,由於時代的重大改變,現代文學研究的趨勢也大為改觀。有人高喊「告別革命」,有人不屑於研究與革命有關的一切現代文學。「告別革命」,我並不反對,如果從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算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國已經過百年以上的騷動,應該從此進入和平發展的時期,誰也不想再搞革命。但要說以前的一切革命都不對,一遇到革命作家或讚成革命的作家就加以譏諷,而凡是對革命冷淡的作家就大力讚揚,也實在令人起反感。這就好像,以前紅的都是好的,現在白的都是好的,我很難接受這樣的「研究」。建華就不是這樣。他對革命和不革命的文學都很熟悉,談起來頭頭是道,他的立場和我並不完全一樣,但他談的話題我總是有興趣,我不太常碰到,對中國現代文學這麼兼容並包的人。

  在我成長的階段,台灣還處在戒嚴時期,絕大部分的現代文學作品都屬於禁書。能自由地購買和閱讀這些作品時,我已經過了四十歲,所以不敢再跨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不過,在將近三十歲時,我對盧卡奇的小說理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買了所有盧卡奇著作的英譯本,以我勉強足以閱讀的英文能力,花了許多功夫讀了其中一些。當我開始評論台灣小說時,我暗中使用了盧卡奇理論。後來開始指導研究生寫論文,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以便為台灣培養幾個人才。很幸運的,我碰到非常用功、又肯聽話的蘇敏逸。她的碩士論文寫老舍,到博士階段,我就希望她能夠應用盧卡奇的理論研究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形成的過程。她用了極大的力氣,完成了這篇博士論文。以她當時的程度,我對這個成果是相當滿意的。但由於當時台灣的學風極為排斥這種做法,敏逸的論文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為此我頗感不平。

  最近幾年,我常有機會想起盧卡奇的理論和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關係,慢慢意識到,不能把盧卡奇的理論套用到中國小說上。兩年前我把一些零碎的想法,寫成一篇隨感式的文章。這篇文章,有幾個朋友表示讚許,這就對我起了鼓舞作用。我很想累積更多的閱讀,以便將來寫出一篇更正式的論文。就在這個時候,我驚喜的拿到了建華的《革命與形式》。他的思考方向,正是我要摸索的。我們共同問題是,中國獨特的現代經驗,如何在長篇小說中找到適當的表達形式。建華以茅盾為例,論證茅盾從《蝕》到《子夜》長期的摸索過程。建華的論述對我啟發很大,我不由得將《蝕》從頭到尾再仔細閱讀一遍,希望能對我正在形成的論述產生更大的促進作用。

  盧卡奇討論長篇小說最重「整體性」,他認為,小說家對他所描寫的社會「整體性」的掌握與描繪的能力,是小說成敗的關鍵;而「整體性」的核心則是「階級矛盾」,越是能夠呈現社會的「階級矛盾」也就越偉大。在這個基準下,他特別推崇巴爾扎克與托爾斯泰。蘇敏逸在寫博士論文時,我們曾討論過「整體性」這個觀念如何應用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上。我們都認為,「階級矛盾」這個觀念不能看得太死,因為像老舍、茅盾、巴金的作品,就不可能全用這個觀念加以分析。所以,當時就我們把「整體性」加以軟化、擴大化,用以指作家對當時社會的「整體性」看法。譬如,老舍是從市民階層的弱點來看中國問題,而巴金則把大家庭制度所反映的「封建禮教」視為中國的大病,他們的視點不同,由此而形成的小說寫作形式也就截然有別。

  但是,這樣還是把問題看得太淺了。譬如,蘇敏逸這幾年研究丁玲,她最感興趣的是,丁玲怎麼會從《莎菲女士日記》這麼重視年輕女性個人情緒,最後轉而寫出《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這種集體性的土改小說。擴大來講,五四時期比較重個人的傾向,越到後來越被民族、社會的問題淹沒了。這個大問題,看來才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真正的「整體性」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現代長篇小說關心的,最主要的還是國家、民族的大問題,以及在這個大問題下的個人處境問題,而不只是個人在社會的階級矛盾中所面對的問題。譬如老舍的《駱駝祥子》,寫一個出身下層的青年奮力要往上爬升。從西方小說的傳統來看,這是階級小說,是中產階級興起的產物。但老舍卻不這樣寫。老舍最後讓這個好強的、體力好、私德好的祥子徹底墮落,因為他要以祥子的墮落為例,說明任何一種主張個人好、國家就好的看法完全不適於現代中國。小說隱含的主題是很明顯的:中國必須徹底改造。這樣,《駱駝祥子》成了一本寄寓國家前途的寓言式小說,完全不同於西方的階級小說。他對祥子的心理描述,和巴爾扎克對拉斯蒂和司湯達對于連的描寫截然異趣。

  現在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現代小說這種發展是不自然、不正常的,這種看法並不公平。中國新文學從一開始,就和中國人對現代中國的夢想和期望密不可分的結合在一起。當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家面對亡國的危機,很少有新文學家只想描寫個人的希望和挫折、夢想和情緒。每一個重要的小說家,都想藉著小說這一更寬泛、更自由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於中國現狀的種種批評。相反的,西方近代小說興起時,國家已經成為向外擴展的動力,而個人則在國家與社會中力求發展,個人的慾望也就成為小說描述的重點。而且,根據薩伊德的看法,這種慾望還跟西方近代向海外殖民拓展大有關係(很多西方近代小說都有其例證,我在兩年前的隨筆文中曾舉巴爾扎克為例。)西方小說對個人慾望的重視,最後發展成極複雜的個人心理分析(意識流是其極致)。相反的,在現代中國,這種狀況根本不可能出現,連國家都可能會不存在了,個人的焦慮就逐漸隨著亡國危機的擴大而被吸納進去了。中國現代小說中的個人,往往在民族的危亡與個人的前途之中糾纏不清,小說家不可能把焦點全部集中在個人身上。這是中國的歷史現實的自然表現,不是幾個「革命派」作家蓄意扭曲而形成的,也不是政治指令下的產物(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精神,可以視為抗戰歷史現實的產物,所以其影響力也會隨歷史的發展而改變或減弱)。因此可以說,中、西近代小說的發展走著完全不同的道路。

  從這個觀點來看,茅盾的小說就非常值得探究。跟後來的革命社會小說來比較,《蝕》顯得非常異類,因為它對年輕女性的描述顯然充滿了慾望。你可以說,茅盾從男性的角度「窺視」著女性,但也可以說,女性在解放後完全發散著以往被束縛的生命力。五四運動所釋放出來的個人力量,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但這樣的女性,卻被大革命的時代潮流所捲襲,不由自主的投身其中。像孫舞陽、章秋柳這樣的女性,他們身體的解放和社會革命緊密相連,就完全不同於《娜娜》和《嘉麗妹妹》那樣憑女性身體而追求個人享受或個人前途。現在一般的批評意見可能會認為,如果從個別的女性角度來看,每一個女性都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如果從社會小說的角度來看,女性的個人面又寫太多了。這似乎是一種矛盾。建華的《革命與形式》以充分的資料告訴我們,我們正是以不同時代的眼光來看待茅盾,才會得出這樣的批評。如果從當時的社會情境去看,無寧說,茅盾的寫法是極具時代感的。茅盾在大革命後,所以對大革命的失敗感到困惑,正因為他充分感受到,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後釋放出來各種社會力量是很難加以掌控的,這在《動搖》裡表現得尤其明顯。因此可以說,大革命是誰也不了解的一種渾沌狀態。大革命失敗後,由瞿秋白領導的激進路線茅盾是不讚成的,但他也不知道要怎麼辦,這才產生他的「矛盾」和《蝕》。相對於《子夜》明確的社會見解,《蝕》可以說是從五四的個人解放過渡到未來的社會革命小說的中間作品。《子夜》的出現,證明中國的社會情勢在革命派那邊已逐漸得到澄清。據我看來,《子夜》的思想邏輯和毛澤東的《新民族主義論》已經相距不遠了。如果再進一步思考,《子夜》和老舍的《駱駝祥子》在精神上也有其相通之處,它們都強調社會(或者說國內、外的諸種矛盾)大於個人,個人的命運絕對無法擺脫國內的階級矛盾和國外帝國主義的侵略。不久抗戰爆發,這種情勢有增無減。所以,可以說,《蝕》是過渡作品,《子夜》是開展新型社會革命小說的第一部作品。自此以後,中國小說的社會性日漸加強,個人性日漸減弱,直至改革開放,這種情勢才逐漸改觀。建華這本書掌握了這一關鍵,對理解中國現代小說(甚至全部現代文學)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建華的《革命與形式》讓我更清楚的意識到我的思路應如何發展,他也許不同意我對他的論著的詮釋,但這正是我讀完他的書最重要的感想。因為時間比較匆促,我沒有從頭到尾仔細閱讀他的著作,而我個人對中國現代小說的閱讀也還極有限,就只能講這一些,實在很抱歉。

2011/11/8


目錄
序一 章培恆/1
序二 李歐梵/7
序三 呂正惠/11
第一章 小說形式的「現代性」預設/17
 研究現狀/17
 「長篇小說」的「現代性」前設/21
 文學「正典化」與研究範式/26
 「文學現代性」與「文學文化」研究/34
第二章 小說形式與「整體性」/49
 從梁啟超到「五四」/49
 心靈與形式:盧卡契與茅盾/56
 「整體性」語碼/64
 「長篇小說」理論與「進化」意識/73
第三章 「革命加戀愛」與女性的公共空間想像/91
 「新女性」公共空間想像/91
 張聞天《旅途》:「十月革命」與新英雄想像/100
 張資平「戀愛小說」:為何仍屬「新文學」?/118
 張春帆《紫蘭女俠》:「新女性」的公、私空間/132
第四章 《蝕》三部曲:時間鏡框中的女性身體/155
 「我怎樣開始寫小說的?」/155
 「時代女性」與時間意識/168
 靜小姐和方太太:過去時被動語態/173
 慧女士和孫舞陽:革命現在進行時/188
第五章 章秋柳:都市與革命的雙重變奏/211
 為什麼「很愛這一篇」?/211
 「跟著魔鬼跑」與左傾「盲動主義」/213
 拯救史循:「現代性」企劃的破產/223
 卻爾斯頓:「現代主義」迴光返照/233
第六章 〈創造〉:「時代女性」與革命公共空間/249
 戲仿娜拉:從「婦女解放」到「社會解放」/249
 錯置詩學與空間脩辭/254
 重寫「婦女解放」:從改良到革命/260
 喜劇效果:顛覆「私人空間」/266
第七章 《虹》:「青年成長」與現代「詩史」小說/273
 在「意識形態」的「戰野」上/274
 「從左拉到托爾斯泰」/292
 月蝕之後的「幻美」之橋/304
 「北歐女神」的時間寓言/306
 女體與歷史:時間敘述框架的斷裂/313
 主體構築:「東方美人」與「戰士」/321
 「青年成長」與現代「詩史」小說/329
第八章 「乳房」的都市與革命烏托邦狂想/351
 「乳房」:軟性關鍵詞/351
 「乳房」話語現代性/353
 傳統「酥胸」話語的淘汰/358
 茅盾的「乳房」凝視/363
 都市「性話語」/370
 視像萬花筒:模特兒、裸體、曲線美/376
 視覺敘述結構:孫舞陽與《動搖》/387
 「乳房的屍身」吞噬理性/396
第九章 結論/411
參考書目/423
中日文部分/423
西文部分/444
後記一/455
後記二/463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修訂版)
作者:劉進慶 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 譯/林書楊 校訂
ISBN:978-986-6777-45-5
出版: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
售價:380(含運費)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郵撥帳號:11746473‧人間出版社
或上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0313241.htm
 
 
書籍簡介:

本書從「公業」和「私業」雙重構造
官商資本的支配
以及對美日資本的從屬化
把握台灣戰後資本主義(一九四五-六五)
的性質‧構造‧階級分化
是中國第一部以政治經濟為角度
剖析台灣戰後社會構造性格的名作……


序言◎劉進慶

  一九七一年秋,我向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委員會提出學位論文,本書即是修改當年的論文而成的。今日有幸承蒙東京大學出版會學術刊行基金第十五回刊行的贊助,使得本論文有付梓問世的機會。

  關於台灣經濟的研究,對戰前時期的研究已有相當的學術累積,迄今已有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九二九年)及川野重任「台灣米榖經濟論」(一九四一年)這兩本著作,可視為此研究範疇內的代表性著作。但是在這幾本研究著作中,很遺憾地,幾乎看不到出自台灣出身者所做的研究。另一方面,對於戰後時期的研究,第二次大戰結束迄今已三十年了,日本方面當然是不用說了,但是連在台灣本身也都看不到單行的研究著作。這就是我為何要研究台灣經濟,特別是處理戰後時期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論如何,本書是想要填補這段戰後研究的空白。而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由本國人來研究本國的問題,其必要性與重要性是自明的道理。故在此意義下,本書應該對於貧乏的台灣研究之前進有所俾益。

  這裡我再三強調由台灣出身者本身所做的研究十分貧乏,是有理由的。這個問題也與台灣的研究環境長期被扭曲有關。在殖民地時代,台灣人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要研究台灣本身的政治經濟問題,其條件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導致台灣人自身對台灣的研究的荒蕪與貧乏。不用說這是殖民地主義者用來矇蔽民眾眼睛的愚民政策所造成,但另一方面這也是被壓迫而屈服的台灣知識份子本身沒出息所造成的。而雖說在戰後已由殖民地解放出來,但很遺憾的是,由研究台灣的成果依然貧弱的事實可看出,這種情況與殖民地時代幾乎沒兩樣。

  如眾所周知,台灣因為中國內戰而一直處於戰時體制下,由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戒嚴令的存續可以想像,思想、言論的箝制依然嚴厲,學問的研究,特別是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範圍,許許多多的政治「禁忌」擋在研究者的面前。而當局對於有關台灣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研究的監視更加嚴密,假如想積極地研究某些問題,那就必須有相當的覺悟,這已變成大家的一般常識了。於是避免「文字獄」的風氣不知不覺地到處瀰漫,研究活動日漸萎縮,自然不能期盼學問的進步與研究成果的出現。由於問題已相當嚴重,想要改善這種被扭曲的研究環境,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來到較佳的研究環境留學,深深體會到研究台灣經濟的意義,因此積極地致力於此問題的研究,背景之一已如上述。

  不過,說台灣的研究成果相當貧乏,並不是說完全沒有研究,問題在於台灣的這種研究環境的扭曲,自然帶來研究結論的扭曲。看看經濟的研究,例如利用現代化理論來做研究,在台灣也相當興盛。但是另一方面,利用馬克思學派的理論所做的研究全部都是禁忌,在觸犯反共國策上,是斷然不被容許的。

  有此一蒙眼布,在台灣提到經濟學的話,那一般所指的只是現代化理論而已。但是我認為現代化理論並不能真正解明問題之所在。例如僅僅利用以國民所得、投資、成長為基礎概念的現代化理論,未必能正確地把握住低度開發社會所特有的經濟問題。像這種偏執於一方的研究狀況,不僅不能期盼它會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反而更助長了研究的顛倒。而這種情形並不僅僅出現在台灣而已。睽諸今日各低度開發國家,這是一個不能等閑視之的問題。因此今日低度開發國的經濟研究成果十分貧乏,其原因之一實在可說是低度開發國本身研究狀況的貧困,以及喜歡利用由分析先進國家經濟而導出的現代化理論,這樣的研究方法的偏向所造成的。基於這種反省,在研究方法上,本書正是想要克服這些問題點。

  在進行台灣經濟研究時,我一直關心的基本問題意識是在台灣這個歷史上的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處於被掠奪與貧困的問題。簡單地說,擁有勤勉的人民與豐富的農業資源,很早即已開發的台灣,為何任何時代的民眾都相當貧困?這必定是不斷的受到掠奪所造成的。而且,台灣的經濟社會,在戰後是不是仍未脫離歷史殖民地‧半封建特質的框框呢?這個問題意識可能與我個人出生於殖民時代的農村有關。不過低度開發國的經濟問題是所謂的「南北問題」,在今日,基本上被認為是「南方」的依賴及貧困的問題,台灣的問題因而也可說是低度開發國經濟的一般問題。就我而言,研究低度開發國的經濟,假如不徹底解明該國的被掠奪及貧困結構,而只是侈言經濟發展云云,我認為這對於該地區廣大的民眾是沒半點意義的。本書即是基於這樣的問題意識而嘗試著在理論上、結構上解析台灣的經濟。

  不過剛開始研究台灣經濟時,最感到不知所措的是並沒有半點前人的研究累積。因此,我的研究須由一點一滴的理論研究與資料收集的作業著手,利用理論研究所整理出來的分析視角與研究方法為指針,由許多資料中進行抽象的分析,順著科學研究的最基本步驟,一步一步向前開展。在此過程中,於理論研究方面,除了原理論及各論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投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檢討、思考低開發國經濟之研究方法。此外,在資料的收集上,由於在開始著手研究的六○年代中期,日本國內有關戰後台灣的關係資料相當缺乏,僅靠個人的力量,要收集齊全的資料,是非常困難的事。很幸運地,以後承蒙亞細亞經濟研究所大力收集的資料的幫助,雖說不一定能達到充分的地步,不過總算還能勉強克服資料上的問題。只是為了克服貧困的研究累積與不充份的資料,要如何研擬出充份嚴密的研究方法,這才是研究成功或失敗的關鍵。

  至於研究方法,我由三個領域習得它們各自的理論思考方法,仔細消化體會,才得出如下的分析視角,並且構成獨自的分析概念。第一個分析視角,是將戰後台灣的歷史規定性,擺在整個分析觀點的基礎上。就把握戰後台灣歷史過程的位置這項工作而言,本人首先鞏固了對台灣史在中國近代史中的位置以及官僚資本的歷史特質的應有認識。其次,關於現代台灣社會經濟的變遷過程,則將視野上溯至鴉片戰爭時期,考察百年來各階段的社會經濟構造具有的特質,並由此找出歷史規定性的基本架構,特別是儘量利用清末及日據時期的重要文獻。依此研究而得到的重要結論是,現代台灣社會經濟結構的歷史特質具有不折不扣殖民地性格與半封建性格,而且一百年來基本上都沒改變。本書即是以此種歷史的規定性的框架為分析視角的基礎,對戰後經濟發展過程的特質加以定位。

  第二點,是利用經濟學分析的基本方法即「經濟循環論」做為分析視角。此一分析視角,無論經濟發展階段或經濟體制如何,對於任何國民經濟都是普通且妥當的方法。在這一方面,具體地說,乃以研究日本資本主義的再生產構造之分析手法做為範式。關於日本資本主義的研究,已有相當龐大的累積,特別由戰前「日本資本主義分析」及戰後的研究中,學得許多。

  第三個分析視角,是根據低度開發國經濟結構的特殊性所提出的「雙重經濟論」。這是拓展經濟循環論而採取的特殊分析方法。在低度開發地區,社會的各個再生產過程並不必然是同質的,反而是一種異質的雙重構造。所謂的雙重經濟論,即是基於這種認識的理論。大體而言,低開發國的經濟構造由移植而來的資本主義體制以及本地的傳統體制這種雙重經濟所構成,一方面傳統的體制逐漸在解體,但另一方面,資本主義體制並不完全將傳統體制資本主義化,實際上反而是保留、支配著傳統經濟體制,而產生一種掠奪的關係。以上是各個低度開發國的共通視角,在本書中,相應於戰後台灣的特殊性,我採取的分析方法,是把跟西歐社會相異的,且為亞洲社會所特有的公私社會關係=生產關係放進雙重經濟的架構中。換言之,以公家生產關係為基礎的公業支配部門(公營企業、米糖農業、軍事財政)視為傳統的、半封建體制;以私人生產關係為基礎的私業支配部門(民營企業)視為資本主義、殖民地體制。而且認為總括統一公業與私業的對立矛盾的支配性資本為官商資本。提出這種大膽的分析視角與新的分析概念,不可能沒有半點爭議。但實際上,公業、私業以及官商資本這些名詞,都是直接由台灣經濟實體所抽出而構成的概念。由此整合而成的邏輯結構,足以充份有效地解明台灣經濟,已可由本書的分析而具體地看出。在此意義下,本書在分析方法上,對於以前的低開發國經濟研究之方法,可說是提出了一個獨立的見解。

  因此,本書乃基於上述的視角與方法而總合、結構性地分析戰後二十年間的台灣經濟過程。特別是利用公業、私業及官商資本這些新概念,理論性地說明台灣經濟,同時想解明其掠奪及貧困的構造。此外,剛開始編集本書時,最早放進歷史分析部分的清末、日據時代的社會經濟構造,及預定在終章終節研究的官商階級,本來已經成稿,但因篇幅的原因,只好割愛,且待來日有機會再發表。

  從執筆迄今,已經過了七年的歲月,現今回頭看看這本書,依然可以明顯地看到許多不足之處。例如極缺乏對外貿易的觀察;對農業及勞工問題的分析也稍嫌不足,十分遺憾。而就方法論而言,本書的分析觀點能否一般化而應用於現今低度開發國經濟的分析上,仍是未解決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對本書論旨的展開之實證不可或缺的諸部分和諸要點,相信都能把握住了。因此,基本上,我仍不覺得現在有重大修正本書的必要。無論如何,這些欠缺的地方且待今後的研究,就我而言,本書的付梓,希望能打破過去有關台灣經濟問題研究的沈悶局面。

  來到日本已十幾年了。回想起這段研究期間的日子,再想到台灣出身者要做台灣研究迄今仍處於極艱困的環境中,則在本書勉強付印之際,自己就像是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獲得解放那般,感到特別的快樂。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對於戰後台灣的政治經濟構造,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最後,趁著本書發行之際,想利用本書的一角,表達我的感謝之意。首先是對於留日以來,一直承蒙指導,並且在公私各方面照顧過我的恩師隅谷三喜男教授,在此獻上我最衷心的謝意。先生在校園發生糾紛,在極度困難的時期中顧不上自己的工作,離開了學校,調換了工作地點,但仍然沒有中斷對我的研究工作的指導。老師嚴謹的學術態度與高尚的人品,非常值得我學習。今後,恩師的風範也將繼續引領我的人生方向。其次要感謝就學期間,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的諸位老師之教導以及共同學習,親切交談的諸位學長、學弟們,在此無法一一記上大名,只能對於你們的指導、教誨,藉此獻上我最深的謝意。我由諸位老師、學長、學友處學得的東西太多了。而在利用資料方面,感謝亞細亞經濟研究所及有關人員所給予的協助。出版的時候,受到東京大學出版會學術書刊行助成基金的石井和夫理事、及成田良輔先生的大力照顧,在此獻上我衷心的感謝。此外,雖屬私事,對於竭力幫助我進行長期枯燥研究生活的愛妻翠華之辛勞,我同時也要在此表達我的感謝。

  擱筆之際,細細回味此一研究,特別會想起陷於被殖民、支配、壓迫、掠奪苦難中的現代台灣,以及在此不幸政治經濟過程中遭受痛苦的同胞。在此我謹以此書獻給現在仍遭掠奪的台灣同胞。這是我多年來的心願。

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於東京涉谷本町著者


出版贅言……i
序言……1
漢譯版序……7
序章 分析觀點……11
第一章 起點—戰後社會經濟的重組過程……23
 第一節 歷史的前提……23
 第二節 戰後接收與國家資本的形成……34
 第三節 經濟混亂與大陸資本之移入……53
 第四節 農地改革與本地資本之抬頭……81
第二章 公業過程—國家資本及國家財政的收奪過程……101
 第一節 公業的概念……101
 第二節 公賣的經營—公營企業……112
 第三節 地主性的經營—米糖經濟……140
 第四節 軍事性的經營—國家財政……174
第三章 私業過程—民間資本的累積進程……203
 第一節 私業發展的契機……203
 第二節 調整期(一九五○~五三年)—大陸資本之生成……214
 第三節 相對穩定期(一九五四~五九年)—本地資本的投入……234
 第四節 發展期(一九六○~六五年)—外國資本的入侵……260
終章 總過程—官商資本的結構與運動……287
 第一節 官商資本的概念……287
 第二節 主軸—官商金融資本的支配……292
 第三節 底層—零細農戶及低工資勞動者的結構……334
 第四節 依賴—美援及依賴美日之經濟……357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