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478900.htm
《人間思想》簡介
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專號──2014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Ashis Nandy】編按
2013年白樂晴先生受邀為亞際書院推動的亞洲現代思想計劃年度講座,在沖繩舉辦的東亞批判刊物會議中發表演講(參見《人間思想》第7/8期),2014年7月我們請來印度的重要思想者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1937-)擔任年度講座,藉著與亞際文化研究學會、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交大社文所共同合作的暑期班開設的「亞洲現代思想導論」課程,在新竹交通大學發表了題為「記憶之工」的專題演講,之後由Hilmar Farid(印尼)、魏月萍(馬來西亞),以及選修課程的同學陳瑩恩(台灣),進行回應。
阿席斯.南地,1937年生,是印度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後/殖民心理、政治理論大家,退休後仍然在他長期任職於德里的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CSDS)工作。南地教授曾接受嚴格的本土心理分析訓練,早年以社會學家與臨床心理學家為職,之後投身於不被社會科學與學術研究所正式關注的領域。他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暴力的政治心理學研究、知識、烏托邦、想像的文化、人類的潛力以及未來學。他的作品試圖為南亞文化經驗及普通人民日常生活準則中的概念與範疇開創更大的對話空間。超過半世紀以來,他以著述、演講及實際行動介入公共事務,為人類尋求另一出路而戮力不斷。多年來,他積極介入包括新德里的文化空間、人民日常生活的形態、食品安全中心、公民自由人民聯盟、德里文化選擇與全球未來委員會、大英國協人權組織、和平與未來跨國基金會、盧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各種組織。很高興能邀請他再次來台進行三場講座活動。
為了準備南地的來訪,我們在交大社文所亞際文化研究學程開設了一個學期「亞洲現代思想資源:Ashis Nandy」的課程,研讀他一生的重要著作,同時翻譯出版了他1994年的著作《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泰戈爾與自我的政治》(戰艷譯,行人,2014)。南地訪台期間,除了7月14日在交大的年度講座外,7月16日也參加了在輔大舉辦的工作坊,與台灣三代的社運工作者討論「統獨對立下的政治運動者」,7月18日在世新大學與他的讀者對話,討論《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與他的另一本經典作《貼身的損友》(丘延亮譯,台社/唐山,2012)。
本專號除收錄南地的年度講座〈記憶之工〉一文與魏月萍〈有關記憶的建構與虛構〉和陳瑩恩〈尋索存於「異議之聲」的記憶〉兩篇現場對南地的回應外,並策劃翻譯他幾篇早期與最近的重要論文〈印度文化政治的「立」與「破」〉(1980)、〈旨向一個心理學的政治出路〉(1983)、〈再建/見童年〉(1987)、〈鄉望一隅第三世界的烏托邦〉(1987)、〈野性的異見語言〉(2012)(〈印度文化政治的「立」與「破」〉和〈野性的異見語言〉兩篇譯文因為本期稿擠將於下期刊登),希望能夠透過南地的著作讓中文讀者進一步對於印度、南亞社會與思想狀況進行理解。藉此機會也感謝幾位投入翻譯工作的朋友們:丘延亮(校訂者)、李威(譯者)、黃詠光(譯者)、張忞煜(譯者)、張婧(翻譯聯繫)、張馨文(譯者)、賴立里(校訂者)。
【趙延年│視覺筆記──編按:放刀直幹】
趙延年(1924-2014),著名版畫家,早年參與中國新興木刻運動,其後為魯迅多部文學作品刻作版畫配圖,被評論家李允經譽為「鑽研魯迅作品最為深刻、實踐魯迅木刻教言最為勤奮、獲得藝術成就也最為突出的一家」。本期視覺筆記特選刊趙延年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並輯收其創作生涯自述〈畫家〉與尚輝先生的評論〈憂患與博大〉。感謝劉穎女士過程中的全力協助和提供作品圖檔,並感謝中國美術學院高士明教授的居間聯繫。
選刊作品目前均館藏於浙江美術館,包括:四十年代刻劃礦工艱苦勞動身影的〈負木者〉(1944)與記錄國統區動盪民生的〈搶米〉(1947);六十年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像〉(1961),「亞非拉(民族解放)」系列的〈為了解放〉(1963)和〈勝利萬歲〉(1964)。七十年代初起趙延年潛心將魯迅重要文學作品逐一圖像化,用力最深者應屬1978 年正式起作、1994 年終稿,前後反覆刻作了兩百餘幅次的〈阿Q正傳六十圖〉,以及八十年代的〈狂人日記卅八圖〉(1985),另亦選收〈藥〉(1977)與〈傷逝〉(1978)。肖像畫部分則擇選了「歷史人物」系列中的〈白求恩〉(1978),印記著多年憂患與共伴侶情的〈華苓像〉(1980),速寫漁民刀鐫歲月斑駁刻痕的〈海〉(1982);新時期趙延年主張以刀代筆,強調即興寫意功力的「木刻寫生」,〈暮年(滄桑)〉(1981)便為其在課堂上的示範力作。八十年代末的「噩夢」系列是對文革十年的痛苦感悟,末篇〈忠〉(1989)寓有不堪與不忍的複雜省思,九十年代的〈逐日〉(1992)更彷彿喻示著數十載「刀木人生」的執志追求。
魯迅嘗謂:「木刻是一種做某用的工具,是不錯的,但萬不要忘記它是藝術。它之所以是工具,就因為它是藝術的原故。」(〈致李樺〉,1933),而趙延年的木刻正體現了魯迅筆下版畫作為工具的藝術品格。
【當代史──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編按
本組稿件來自2013年12月8日「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系列座談七「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論壇特意於昔日《文學》季刊同人會聚、討論、創作的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3樓舉辦,希冀透過重返以「台灣現實主義文學先驅」之姿現身的《文學》季刊工作現場,再次啟動對於左翼文藝史的思考。
此場論壇由對左翼文學有深入研究的施淑教授主講,專研韓國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的崔末順教授回應,主持人徐秀慧教授亦就熟稔的戰後初期台灣左翼思想狀況加以補充。之後由論壇發言鋪衍成文:〈從前夜到長征: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一文,先行梳理台灣左翼文學的發展,繼之轉入正題,敘談座落於台灣左翼文學發展線索中的陳映真文學活動,進而梳理「文藝先鋒運動和頹廢思想的關係」此一左翼文學難以正視的重要課題,最後回探魯迅當年的「翻譯力場」,指出陳映真對於「第三世界文學」的思考,或即是對未來仍持想望的兩岸創作者下一輪文學長征的起點。〈韓國文學與左翼傾向〉評述日據時代韓國的普羅文學運動,比較台韓兩地左翼文學運動在日據時期的同與異,並介紹了光復初期韓國的左翼文壇與陳映真文學在韓國的傳播概況, 為不熟悉韓國左翼文學脈絡的台灣讀者補了一課,也讓左翼文學的視角跨出台灣,邁入了東亞視野的討論架構;〈光復初期台灣的特殊性與一般性〉扼要論講了戰後初期傾向左翼思潮的台灣文化人,如何透過報刊在國共兩黨體制之外構築出自主性的文化場域。感謝三位講者惠賜文稿,讓我們得以重啟對於左翼文藝的歷史認識。
【當代史──《左工二流誌》】編按
《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吳永毅,台社/唐山)一書於2014年5 月出版後,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連辦三場座談,一來希望通過座談形式擴大討論該書所提的幾項議題:勞工運動、組織關係、自傳書寫、世代改革運動、跨界改革運動等等;再者也希望能藉此機會,讓書中關係人現身與作者有對話的可能。茲將三場座談的規劃構想及文稿生產過程說明如後: 座談第一場「工運組織者失語年代的告白」的定位,是請台灣學界對工運有長期研究與關切的同仁,對該書進行討論,所以我們請來了謝國雄、夏林清、鄭鴻生、馮建三、陳信行、丘延亮等人引言,而後開放討論,最後再請作者吳永毅進行回應。由於篇幅限制,會後依據發言整理,請謝國雄從工運研究的角度寫下〈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左工二流誌》的衝擊〉,以及夏林清從與作者共同工作經歷的視角,修訂擴充為評論文章〈左翼浮沉歷史與運動組織的始與終〉。
座談第二場「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多重角度看《左工二流誌》」的定位,是希望邀請曾經參與或是仍在參與社會改革運動的朋友,針對該書所述的工運部分提出看法和意見,進而與作者進行對話。該場座談委由曾是勞工陣線重要成員、並持續參與各項社會運動的邱毓斌組織與會人選,在此一併致謝,該場與會者除了邱毓斌外,另一位為現任高教工會理事的蔡志杰。上述兩位先針對該書提出評論後,續由作者吳永毅進行回應。會後蔡志杰將發言稿修訂成文—〈孤獨的人是可恥〉發表於苦勞網。邱毓斌的發言稿則因故不及修潤而放棄。
座談第三場「黨外.野百合.樂生.新農運—社運工作者的世代對話」的定位,是請不同世代的運動參與者與會,希望通過不同世代的運動異同, 爬梳台灣戰後社會運動的軌跡,並與該書中的工運組織、行動進行參照。受邀與會者包括:黨外運動的張富忠、野百合學生運動的何東洪、樂生院保留運動的王顥中,以及農民運動的蔡培慧。會後王顥中將發言稿整理成文—〈「左工」與「世代」時間觀的商榷〉並發表於苦勞網,而何東洪的發言稿則因故不及修潤而放棄,本刊特別收錄張富忠的〈我的黨外運動時代〉和蔡培慧的〈持續行動開展變革的田野之路〉。特此說明。
目次
【現場】
虱目魚與太陽花:為何、以及如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李娜
【討論】如何「深耕基層」?能打破「年輕世代的天然認同」嗎?
薩支山、羅崗、姜亞築、張立本、李娜
超越美國標準的契機:〈虱目魚與太陽花〉一文讀後
彭明偉
中國為何失去召喚解放理想的能力?
黃琪椿
【專號──2014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Ashis Nandy】
編案
編輯部
記憶之工
阿席斯‧南地/黃詠光、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有關記憶的建構和虛構
魏月萍
尋索存於「異議之聲」的記憶
陳瑩恩
旨向一個心理學的政治出路
阿席斯‧南地/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再建/見童年:成年意識形態的批判
阿席斯‧南地/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鄉望一隅第三世界的烏托邦
阿席斯‧南地/黃詠光 譯/丘延亮 校訂
【視覺筆記│趙延年木刻】
編案:放刀直幹
編輯部
視覺筆記:趙延年木刻作品選
畫家
趙延年 口述/肖堯 整理
憂患與博大:趙延年對於黑白木刻的寫意探索
尚輝
【當代史──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編案
編輯部
從前夜到長征: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施淑
韓國文學與左翼傾向
崔末順
光復初期台灣的特殊性與一般性
徐秀慧
【讀書】
毒蘋果的滋味:關於《毒蘋果札記》的六條札記
趙剛
【當代史──《左工二流誌》】
編案
編輯部
左翼浮沉歷史與運動組織的始與終
夏林清
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左工二流誌》的衝擊
謝國雄
我的黨外運動時代
張富忠
持續行動開展變革的田野之路
蔡培慧
【家庭作業】
尋路,「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方向」
陳瑩恩
【回應與討論】
與誰共「贏」?──讀賀照田〈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有感
孫軍悅
作者/譯者/校訂者簡介
更正啟事
《人間思想》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