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9  

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478900.htm

 

《人間思想》簡介

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專號──2014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Ashis Nandy】編按

2013年白樂晴先生受邀為亞際書院推動的亞洲現代思想計劃年度講座,在沖繩舉辦的東亞批判刊物會議中發表演講(參見《人間思想》第7/8期),20147月我們請來印度的重要思想者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1937-)擔任年度講座,藉著與亞際文化研究學會、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交大社文所共同合作的暑期班開設的「亞洲現代思想導論」課程,在新竹交通大學發表了題為「記憶之工」的專題演講,之後由Hilmar Farid(印尼)、魏月萍(馬來西亞),以及選修課程的同學陳瑩恩(台灣),進行回應。

阿席斯.南地,1937年生,是印度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後/殖民心理、政治理論大家,退休後仍然在他長期任職於德里的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CSDS)工作。南地教授曾接受嚴格的本土心理分析訓練,早年以社會學家與臨床心理學家為職,之後投身於不被社會科學與學術研究所正式關注的領域。他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暴力的政治心理學研究、知識、烏托邦、想像的文化、人類的潛力以及未來學。他的作品試圖為南亞文化經驗及普通人民日常生活準則中的概念與範疇開創更大的對話空間。超過半世紀以來,他以著述、演講及實際行動介入公共事務,為人類尋求另一出路而戮力不斷。多年來,他積極介入包括新德里的文化空間、人民日常生活的形態、食品安全中心、公民自由人民聯盟、德里文化選擇與全球未來委員會、大英國協人權組織、和平與未來跨國基金會、盧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各種組織。很高興能邀請他再次來台進行三場講座活動。

為了準備南地的來訪,我們在交大社文所亞際文化研究學程開設了一個學期「亞洲現代思想資源:Ashis Nandy」的課程,研讀他一生的重要著作,同時翻譯出版了他1994年的著作《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泰戈爾與自我的政治》(戰艷譯,行人,2014)。南地訪台期間,除了714日在交大的年度講座外,716日也參加了在輔大舉辦的工作坊,與台灣三代的社運工作者討論「統獨對立下的政治運動者」,718日在世新大學與他的讀者對話,討論《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與他的另一本經典作《貼身的損友》(丘延亮譯,台社/唐山,2012)。

本專號除收錄南地的年度講座〈記憶之工〉一文與魏月萍〈有關記憶的建構與虛構〉和陳瑩恩〈尋索存於「異議之聲」的記憶〉兩篇現場對南地的回應外,並策劃翻譯他幾篇早期與最近的重要論文〈印度文化政治的「立」與「破」〉(1980)、〈旨向一個心理學的政治出路〉(1983)、〈再建/見童年〉(1987)、〈鄉望一隅第三世界的烏托邦〉(1987)、〈野性的異見語言〉(2012)(〈印度文化政治的「立」與「破」〉和〈野性的異見語言〉兩篇譯文因為本期稿擠將於下期刊登),希望能夠透過南地的著作讓中文讀者進一步對於印度、南亞社會與思想狀況進行理解。藉此機會也感謝幾位投入翻譯工作的朋友們:丘延亮(校訂者)、李威(譯者)、黃詠光(譯者)、張忞煜(譯者)、張婧(翻譯聯繫)、張馨文(譯者)、賴立里(校訂者)。

趙延年│視覺筆記──編按:放刀直幹】

趙延年(1924-2014),著名版畫家,早年參與中國新興木刻運動,其後為魯迅多部文學作品刻作版畫配圖,被評論家李允經譽為「鑽研魯迅作品最為深刻、實踐魯迅木刻教言最為勤奮、獲得藝術成就也最為突出的一家」。本期視覺筆記特選刊趙延年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並輯收其創作生涯自述〈畫家〉與尚輝先生的評論〈憂患與博大〉。感謝劉穎女士過程中的全力協助和提供作品圖檔,並感謝中國美術學院高士明教授的居間聯繫。

選刊作品目前均館藏於浙江美術館,包括:四十年代刻劃礦工艱苦勞動身影的〈負木者〉(1944)與記錄國統區動盪民生的〈搶米〉(1947);六十年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像〉(1961),「亞非拉(民族解放)」系列的〈為了解放〉(1963)和〈勝利萬歲〉(1964)。七十年代初起趙延年潛心將魯迅重要文學作品逐一圖像化,用力最深者應屬1978 年正式起作、1994 年終稿,前後反覆刻作了兩百餘幅次的〈阿Q正傳六十圖〉,以及八十年代的〈狂人日記卅八圖〉(1985),另亦選收〈藥〉(1977)與〈傷逝〉(1978)。肖像畫部分則擇選了「歷史人物」系列中的〈白求恩〉(1978),印記著多年憂患與共伴侶情的〈華苓像〉(1980),速寫漁民刀鐫歲月斑駁刻痕的〈海〉(1982);新時期趙延年主張以刀代筆,強調即興寫意功力的「木刻寫生」,〈暮年(滄桑)〉(1981)便為其在課堂上的示範力作。八十年代末的「噩夢」系列是對文革十年的痛苦感悟,末篇〈忠〉(1989)寓有不堪與不忍的複雜省思,九十年代的〈逐日〉(1992)更彷彿喻示著數十載「刀木人生」的執志追求。

魯迅嘗謂:「木刻是一種做某用的工具,是不錯的,但萬不要忘記它是藝術。它之所以是工具,就因為它是藝術的原故。」(〈致李樺〉,1933),而趙延年的木刻正體現了魯迅筆下版畫作為工具的藝術品格。

【當代史──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編按

本組稿件來自2013128日「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系列座談七「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論壇特意於昔日《文學》季刊同人會聚、討論、創作的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3樓舉辦,希冀透過重返以「台灣現實主義文學先驅」之姿現身的《文學》季刊工作現場,再次啟動對於左翼文藝史的思考。

此場論壇由對左翼文學有深入研究的施淑教授主講,專研韓國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的崔末順教授回應,主持人徐秀慧教授亦就熟稔的戰後初期台灣左翼思想狀況加以補充。之後由論壇發言鋪衍成文:〈從前夜到長征: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一文,先行梳理台灣左翼文學的發展,繼之轉入正題,敘談座落於台灣左翼文學發展線索中的陳映真文學活動,進而梳理「文藝先鋒運動和頹廢思想的關係」此一左翼文學難以正視的重要課題,最後回探魯迅當年的「翻譯力場」,指出陳映真對於「第三世界文學」的思考,或即是對未來仍持想望的兩岸創作者下一輪文學長征的起點。〈韓國文學與左翼傾向〉評述日據時代韓國的普羅文學運動,比較台韓兩地左翼文學運動在日據時期的同與異,並介紹了光復初期韓國的左翼文壇與陳映真文學在韓國的傳播概況, 為不熟悉韓國左翼文學脈絡的台灣讀者補了一課,也讓左翼文學的視角跨出台灣,邁入了東亞視野的討論架構;〈光復初期台灣的特殊性與一般性〉扼要論講了戰後初期傾向左翼思潮的台灣文化人,如何透過報刊在國共兩黨體制之外構築出自主性的文化場域。感謝三位講者惠賜文稿,讓我們得以重啟對於左翼文藝的歷史認識。

【當代史──《左工二流誌》】編按

《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吳永毅,台社/唐山)一書於20145 月出版後,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連辦三場座談,一來希望通過座談形式擴大討論該書所提的幾項議題:勞工運動、組織關係、自傳書寫、世代改革運動、跨界改革運動等等;再者也希望能藉此機會,讓書中關係人現身與作者有對話的可能。茲將三場座談的規劃構想及文稿生產過程說明如後: 座談第一場「工運組織者失語年代的告白」的定位,是請台灣學界對工運有長期研究與關切的同仁,對該書進行討論,所以我們請來了謝國雄、夏林清、鄭鴻生、馮建三、陳信行、丘延亮等人引言,而後開放討論,最後再請作者吳永毅進行回應。由於篇幅限制,會後依據發言整理,請謝國雄從工運研究的角度寫下〈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左工二流誌》的衝擊〉,以及夏林清從與作者共同工作經歷的視角,修訂擴充為評論文章〈左翼浮沉歷史與運動組織的始與終〉。

座談第二場「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多重角度看《左工二流誌》」的定位,是希望邀請曾經參與或是仍在參與社會改革運動的朋友,針對該書所述的工運部分提出看法和意見,進而與作者進行對話。該場座談委由曾是勞工陣線重要成員、並持續參與各項社會運動的邱毓斌組織與會人選,在此一併致謝,該場與會者除了邱毓斌外,另一位為現任高教工會理事的蔡志杰。上述兩位先針對該書提出評論後,續由作者吳永毅進行回應。會後蔡志杰將發言稿修訂成文—〈孤獨的人是可恥〉發表於苦勞網。邱毓斌的發言稿則因故不及修潤而放棄。

座談第三場「黨外.野百合.樂生.新農運—社運工作者的世代對話」的定位,是請不同世代的運動參與者與會,希望通過不同世代的運動異同, 爬梳台灣戰後社會運動的軌跡,並與該書中的工運組織、行動進行參照。受邀與會者包括:黨外運動的張富忠、野百合學生運動的何東洪、樂生院保留運動的王顥中,以及農民運動的蔡培慧。會後王顥中將發言稿整理成文—〈「左工」與「世代」時間觀的商榷〉並發表於苦勞網,而何東洪的發言稿則因故不及修潤而放棄,本刊特別收錄張富忠的〈我的黨外運動時代〉和蔡培慧的〈持續行動開展變革的田野之路〉。特此說明。

目次

【現場】

虱目魚與太陽花:為何、以及如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李娜

【討論】如何「深耕基層」?能打破「年輕世代的天然認同」嗎?

 

薩支山、羅崗、姜亞築、張立本、李娜

超越美國標準的契機:〈虱目魚與太陽花〉一文讀後

 

彭明偉

中國為何失去召喚解放理想的能力?

 

黃琪椿

【專號──2014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Ashis Nandy

編案

 

編輯部

記憶之工

 

阿席斯‧南地/黃詠光、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有關記憶的建構和虛構

 

魏月萍

尋索存於「異議之聲」的記憶

 

陳瑩恩

旨向一個心理學的政治出路

 

阿席斯‧南地/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再建/見童年:成年意識形態的批判

 

阿席斯‧南地/張馨文 譯/丘延亮 校訂

鄉望一隅第三世界的烏托邦

 

阿席斯‧南地/黃詠光 譯/丘延亮 校訂

【視覺筆記│趙延年木刻】

編案:放刀直幹

 

編輯部

視覺筆記:趙延年木刻作品選

畫家

 

趙延年 口述/肖堯 整理

憂患與博大:趙延年對於黑白木刻的寫意探索

 

尚輝

【當代史──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編案

 

編輯部

從前夜到長征: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施淑

韓國文學與左翼傾向

 

崔末順

光復初期台灣的特殊性與一般性

 

徐秀慧

【讀書】

毒蘋果的滋味:關於《毒蘋果札記》的六條札記

 

趙剛

【當代史──《左工二流誌》】

編案

 

編輯部

左翼浮沉歷史與運動組織的始與終

 

夏林清

社會運動與學術研究:《左工二流誌》的衝擊

 

謝國雄

我的黨外運動時代

 

張富忠

持續行動開展變革的田野之路

 

蔡培慧

【家庭作業】

尋路,「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方向」

 

陳瑩恩

【回應與討論】

與誰共「贏」?──讀賀照田〈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有感

 

孫軍悅

作者/譯者/校訂者簡介

 

更正啟事

 

人間思想》稿約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78  

《人間思想》簡介

 

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專號──2013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暨東亞批判刊物會議】編按

亞際書院於2012 年成立,在主辦「2012 亞洲思想界上海論壇」後,「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成為亞際書院每年的重點推動工作,由於韓國的白樂晴先生在過去半個世紀的實踐與積累,早已是亞洲思想界的表率,2013 年開始的首次年度思想講座便特別請來白先生發表他對於東亞的最新看法。而《創作與批評》(Changbi)於2006 年開始推動的「東亞批判刊物會議」,過去分別在首爾、台北、金門等地舉行過,沖繩的新崎盛暉先生所參與創辦的《返風》雜誌於2013 年適逢創刊二十周年,則由雜誌的同仁與新崎先生參與創辦的沖繩大學負責主辦第五屆東亞批判刊物會議,沖繩大學的學校雖小但充滿能動性,沖大與《返風》也早已是沖繩社會思想的重要資源。所以我們非常高興能夠促成這一次白樂晴先生到沖繩的訪問,讓在2012 年亞洲思想界上海論壇與之相遇的新崎盛暉先生盡地主之誼,並藉著許多來自東亞各地朋友們共聚一堂的機會,將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暨東亞批判刊物會議的基調演講在2013 6 29 日至30 日於沖繩大學合併舉辦。

東亞批判刊物會議承續以往尋求區域和平的動力,2013 年會議的核心重點為「在東亞的『核心現場』(衝突矛盾的匯聚地)提出『共生』的觀念」,也就是「在追求生存的前提下,承認不同與差異,進一步共同營造生活在同一個生活圈和睦相處的客觀條件」。而此次會議「連動的東亞」的主軸便是奠基於日本三.一一核能外洩的事件,已揭露人們無法迴避在同一個汙染的世界共同生活這樣相互依存的事實,所以要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打破國界思考問題,或是突破既有民族國家所框死的主權、領土觀。在這方面,沖繩的困境反而激發出更為不同的想像,無論川滿信一的「社會憲法」草案,或是釣魚台由生活圈內的漁民所共享,都是在共生的認識下,尋求積極的方案解決衝突矛盾。本刊將這次會議的主要文章與部分回應以專號方式呈現,分享讀者。

而此次講座與會議在沖繩舉辦也不是突如其來的,亞洲各地許多友人陸續從2000年前後開始進出那霸,一開始主要是聚在一起討論美軍基地問題,所造訪的地方也環繞著基地問題展開。而基地問題的繼續存在,似乎使沖繩擺脫不掉人間煉獄的想像,但十多年來感受慢慢一直在翻轉,越是與沖繩的朋友交往,越是走入它的日常生活,越讓你覺得人間煉獄只是一面,沖繩其實也是人間樂土,甚至是人間天堂。也或許是因為這種強烈對比張力的辯證關係,它產生出一種高度的人文厚度。這個厚度不僅展現在思想界,同時也在市民生活裡邊的各個層次表現出來。所以每一次到沖繩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激動、興奮與安定感;而每一次要離開沖繩也總都難以離去或流連忘返。沖繩艱難的歷史造就出它的沃土,它形成的土壤雖然讓我們看到方方面面的衝突矛盾,可是也帶來別的地方無法提供的豐富感受,這些都來自沖繩思想界和運動圈的朋友們長期的奮鬥與掙扎。

【讀書──《無悔:陳明忠回憶錄》】編按

出生於日據時期(1929 年1 月2 日)高雄岡山的陳明忠,一生經歷日本殖民統治、二二八事件、五○年代白色恐怖、黨外時期的民主運動,迄今依然積極投身政治社會運動。陳明忠在戒嚴時期於1950 年和1976 年兩度被捕入獄,是台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經過海外人權組織和美國保釣運動者等各方營救,改判15 年徒刑,於1978 年因病保外就醫出獄,前後坐了21 年的政治黑牢,是台灣著名的社會主義運動者,也是左翼陣營中極少數備受尊敬的長者。

 

陳明忠的完整口述歷史紀錄,始於呂正惠與陳宜中對陳明忠的一篇訪談稿〈一個台灣人的左統之路〉1 ,由此開啟了由李娜訪談錄音整理、呂正惠校訂的陳明忠回憶錄,從2012 年11 月至2014 年4 月陸續在《兩岸犇報》連載, 共計19 篇,經人間出版社於2014 年5 月編輯為《無悔:陳明忠回憶錄》一書出版。作為台灣左翼運動承先啟後的代表性人物,陳明忠一生的實踐與台灣戰前、戰後歷史同步,《無悔》可以說是理解台灣左翼運動史無法跳過的重要文獻。

 

6月29日台北月涵堂的新書發表會以「斷裂與追尋」和「思索與新生」為題舉辦了兩場座談會,本刊特別收錄了第二場「思索與新生」座談會中六位與談人徐秀慧、王智明、李娜、延光錫、胡清雅、張立本的發言稿,藉由新生世代閱讀陳明忠回憶錄的眼,來重新認識、思考這一段台灣歷史和陳明忠一生的實踐。

 

85歲的陳明忠至今仍舊為了自己的信仰在左統的道路上奮鬥,而「回憶,依然是為了現實的鬥爭」(李娜),雖則陳明忠在訪談過程中屢屢自嘲「我的回憶有意義嗎?」事實上,這個舉重若輕的問句也提醒了我們,個人回憶在複雜纏繞的歷史中的限度與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唯有直面陳明忠九死不悔堅持革命的一生,我們方才可能回答這個艱難的提問。

 

《人間思想》第7-8期目次

 

【當代史】

005 重尋東亞共同的新向量:從七十年代台灣的兩個思想變動談起

鄭鴻生

【專號──2013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暨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023 編案

陳光興

025 從「核心現場」轉向對現代亞洲思想的探索:以克服韓半島分斷體制運動為中心

白樂晴/金南希 譯/白池雲 校訂

035思考民眾的連帶:回應白樂晴先生

孫歌/張婧 譯

039日本所面對的雙重問題

岡本厚/張婧 譯

0432013年的朝鮮半島及對市民參加下的統一過程的探索

鄭鉉坤/王艷麗 譯

052回顧軍事暴力的免責與告發來思考沖繩

鳥山淳/阮欣婷 譯

061和平的對反:東亞的美國主義,歷史知識與中國因素

王智明

067亞洲的知識與社會的政治化

郭春林

070回應東亞和平的核心現場

羅永生

073沖繩中的朝鮮人:通過裴奉奇老媽媽來看南北分斷和在日朝鮮人的現代史

金美惠/于婷芳 譯

084走出獨立論,構想共生社會:對川滿信一《琉球共和國社會憲法草案》的考察

新城郁夫/張婧 譯

095特別生活區

吳重慶

098「沖繩問題」的內外:歷史在場與「他者」的連帶

魏月萍

101燃起火焰的人性之力量

池上善彥/張婧 譯

104從「核心現場」探索東亞共生之路

白永瑞/王艷麗譯

115從IUCN會議與Moana Nui 2013看「東亞的和平與連帶的文化創造」的strategy、legitimacy、accountability

吉川秀樹/陳希 譯

124對白永瑞先和吉川秀樹先生的回應

張志強

【視覺筆記──全國關廠工人聯線】

126編案

編輯部

128抗爭這條路

張榮隆 攝

145抗爭是我一生最大的覺醒:訪興利紙業自救會會長林廷泉

林廷泉 口述/陳筱茵 採訪/周聖凱 撰稿

149這次我一定要去抗爭:訪聯福紡織自救會副會長吳惠玲

吳惠玲 口述/陳筱茵 採訪/周聖凱撰稿

153壯志不酬,腳步不停

陳滿屏

156十六年

賴冠昀

160白頭「工男」話當年:訪全關連第一代運動組織者林子文、毛振飛、吳永毅

陳素香 採訪/陳筱茵、洪嘉寧整理

183致我親愛與難纏的肖婆們

陳秀蓮

197穿越十八年的悲、怨、恨、幹!

王浩

197五‧一八宣言:勝利,不是抵達終點,是持續前進!

全關連

【在路上】

199田間地頭:中國大陸鄉建工作的參與觀察紀行

陳瑩恩

21920、30、40、50:我與四個流動的女人

洪琳茹

【現場──服貿爭議】

232代導言:從中國因素談起

王顥中、胡清雅

247為何反服貿?

盧其宏

257台資「登陸」史與中國資本主義化

陳柏謙

268服貿的問題是「自由貿易」嗎?

陳書涵

274從兩岸工人階級視角看「讓利」政策下的服貿協議

林伯儀

【現場】

282不在陽光下盛開的花

許恩恩

286連名字都無法認同:局外人/批判者的觀察與反思

高若想

【異議】

293一個錯覺的未來

于治中

【家庭作業】

304意識邊境(下)

崔綵珊

【讀書──《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328編案

陳光興

330戰後台灣統左派的見證與展望: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徐秀慧

335讀陳明忠《無悔》

胡清雅

342化歷史為力量:閱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延光錫

346捻上台灣左翼的線索:讀《無悔:陳明忠回憶錄》

張立本

351左翼的兩岸之路

李娜

355無悔‧「中國」‧夢

王智明

360作者/譯者/校訂者簡介

365人間稿約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6   

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7168485.htm

 

《人間思想》簡介

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人間思想》發刊辭

在這個代工之島上,難道連知識生產也非得只是代工不可嗎?

長期以來,我們的人文社會知識是在一種前提自明、太自明的狀況下量產。我們無意識地關閉了對知識生產所需的前提的反思,從而無意識地按照一種「普世的」規範與方法生產知識。於是,那需要經常被提上檯面進行反思辯難的「前提」,就變成了「常規」。在「常規」之下,知識生產者的自我確鑿、目的明確、方法因襲、語言熟爛;一切皆在一種慣常中順流而下。但是,這個所謂的「常」,恰恰是一赤裸裸的不正常──天下皆曰常之為常,斯不常矣!它遠遠不是什麼世間常道,而是在一特定時空下,對我們的意識進行銘刻,對我們的精神進行殖民的全球知識霸權。於是,我們的知識生產竟而取得了一種與我們知識分子菁英意識與自由習氣理應水火不容的機械生產時代流水線特質。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台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樣的一種常態知識活動,雖然貌似「安身立命」,但其實可能只是機械性地對勞動與生命的占有;雖然貌似「自由」,但畢竟是一個諷刺的自由──條條大路只能通羅馬。於是,知識人雖然決眥攘臂,奮聲「批判」,但所謂批判似乎也只能是現代性價值共識之下的茶杯風波。於是,知識人雖然不敢或忘「現實介入」,但「現實」早已被他們的知識之「常」劃地為牢了。「現實」,於是只是目的地(即,作為歷史終點站的「現代性」),以及朝向目的地前進的朝貢千帆(所謂「發展中」),之外,則是猿猴、熊羆、洪荒、古蹟、傳說、落後、伊斯蘭、亞細亞──那一片現代性北斗光暈之外猶待啟蒙的黑暗之心。

該是對這樣的「學習」,停、看、聽、思的時候了。只思想不學習,固然也將會有危險,但一頭栽進一種學習而不思想,那將注定無謂,而將只是知識分子圈的知識遊戲而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千年後,其響若鐘。

「思想」應先於「學術」。這是因為我們在學習或研究之前,應該先思索的是:「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知識的「目標」是什麼?前一個問題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或「認同的」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從而也是「客觀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深入理解形成我們今日主體狀態的各種歷史經緯線索?唯有盡力內在於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的歷史性肌理,我們或許才可能有較穩固的立場與較審慎的態度,去立論並爭論我們所追求的人倫關係、經濟生養、政治安排,乃至文化審美是什麼,以及應該是什麼。我們有我們要走的路;它絕不是來自於一個「成為他者」的童騃許願,而是來自於對形成自身的各種歷史線索與條件──無論是正面的與負面的,加以掌握與提煉。世上的每個民族、每個文明,能認識它自身的潛力與條件,能走上它自己的路,而每一條路又無礙於和其他條路之間,有學習、有參照、有對話,這才是真正全球範圍的「文化多元主義」。這才是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觀的最激進的可能。這才是第三世界的國際主義。

然而,這樣一種態度,有時也可能稍嫌謙遜罷。在今天,對人類乃至其他物種在這個星球上的未來,我們難道不應該更敢於承當、更願意負責嗎?這是因為,在一片「永續」聲中,霸權現代性無疑已展現出多重嚴酷危機。別的且不說,按照目前的欲望溫度與發展速度,這個地球還能禁受多久?而這樣的一種非到「燒掉它的最後一噸煤」(韋伯語)那一刻,才能停下它的狂奔的「發展主義」,難道不又是根據西方宗教改革(如非更早)以來的價值與制度綜合體,而弔詭地被「神聖化」與「普世化」的嗎?這些價值與制度至少包括「競爭」、「進步」、「創新」、「個體性」、「自由」、「平等」、與「民主」(即「多數決」)…。早在一百多年前,魯迅即一方面在反抗民族自身的愚蠻麻木的同時,警惕人們也不可無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偏至」。路還是必須要自己走出來的。今天,這樣的一種真正意義的獨立思考,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西方,因為後者也是它自己「偏至」的犧牲。

上世紀八○年代末,那當初從西方內部發展出來的反西方話語──社會主義話語與體制,遭到了幾乎是瞬間解體的命運,從而「(新)自由主義」頹波再激,馴至於形成了今日單一普世霸權。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對這個霸權的性質與效用,並非沒有質疑與反抗,但似乎,好比在台灣,人們對霸權的「批判」立場,基本上還是「內在性」的,也就是在承認了這個體制所宣稱的價值的前提下,對體制的現實進行拆謊。可以說,這是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批判知識分子」或「社運人士」的一般姿態。

在承認「公共知識分子」等身分的友好立場上,我們不得不指出這種內在批判的缺乏思想含量。這個缺乏的後果很可能是:它在姿勢上反抗並實踐,但在知識上忠誠且怠惰。我們不能永遠地把自身當作一張歷史白紙了,僅在上面轉貼幾個進步大名(公共、正義、平等、自由、參與、多元、批判…),讓它在街上、在人前,迎風獵獵,自以為義。而世界的不改乃至於向下,又恰恰好讓我們繼續為我們的憤怒、傲慢、「批判」與「實踐」添柴積薪。該是反省我們的知識與政治的無效,乃竟至於「自利」的時候了。時代早已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我們總是充耳不聞的要求:對我們所存在的鄉土、民眾與區域,我們當以更內在於自身歷史的方式,提出創新性的視野與開拓性的解釋。

而這樣一個新的思想與知識事業,必然同時也是人間的。這是因為,當知識界開始質疑長期以來作為它北辰的「西方」、「現代」、「公民」、「資本主義」、「全球」、「歐美中心」與「都會」時,它必須要以全新的勇氣和智慧面對它向來所無視或輕視的「鄉土」、「傳統」、「民眾」、「社會主義」、「區域」、「第三世界」與「後街」──而這恰恰是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中的「人間」,也恰恰是他在八○年代下半所創辦的《人間雜誌》,以及後來的《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落腳與用心之所在。

此刻,我們懷著戒慎警懼的心情,企圖承繼這一個從魯迅到陳映真以來的極重要但卻又被高度壓抑的在地左翼傳統。《人間思想》的自我期許是一個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連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人間思想》呼籲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東亞區域知識分子,共同為一個歷史的、現實的、人間的思想事業共同努力。

 

[目次] 

【異議】

004蘋果的消息

許育嘉

018爭論總要開始吧:許育嘉〈蘋果的消息〉的讀後感

趙剛

【專號:崔元植的東亞論】

024編案

陳光興

025崔元植與韓國東亞話語的開展

李政勳╱宋香慶 譯

029作為天下三分之計的東亞論

崔元植╱徐黎明 譯╱白池雲 校訂

040非西歐殖民地經歷與亞州主義的幽靈

崔元植╱王艷麗 譯╱白池雲 校訂

063又見燎原星火起:寄語第二屆仁川亞非拉文學論壇

崔元植╱南海仙 譯╱白池雲 校訂

【當代史】

073三十年

張頌仁

【逆流】

081民粹政治與犬儒文化──為香港「新自由主義」「埋單」

許寶強

【視覺筆記:苑裡反瘋車】

101編案

編輯部

117鄉親臉譜:苑港里居民李炳坤先生訪談錄

李博婷、蔡鈞如

123鄉親臉譜:瓊米阿姨

李博婷

126鄉親臉譜:清金大哥的寄居蟹

蔡鈞如

137抗爭的力量來自組織與人的深耕:歌唱、勞動與主體生成──返鄉苑裡工作者的抗爭告白

劉育育

149以身為學,苑裡反瘋車教我的事

林沁

【現場】

151漂泊一代:以「漂泊」為視角看中國當代青年主體

王翔

163「漂泊」中的「個體」力量:大陸當代青年的精神與知識狀況

呂怡婷

172從此他鄉亦長安

王昱娟

【專號: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

180編案

編輯部

181熱情純真無知及感謝

邱剛健 口述╱重返後街工作小組 採訪.整理

195《劇場》那兩年

劉大任

199瑣憶《劇場》時代

莊靈

220七○年代的文化潮流與戲劇

周渝

234兩種紫藤,或一個迷戀雷奈╱費里尼電影的人(A Resnais-Fellini aficionado)對《劇場》(雜誌及其編輯群、作者群)的深情記憶與永恆感恩

李幼鸚鵡鵪鶉

252《去年在馬倫巴》是我的老師:邱剛健談劇本創作

邱剛健 口述╱羅卡 訪問╱蘇淑芬 整理

155邱剛健編劇的現實和夢想

羅卡

260電影劇本與現代詩

趙向陽

262邱剛健詩選

邱剛健

【傳真機】

266姊

梅秋

【家庭作業】

272意識邊境(上)

崔綵珊

290作/譯者簡介

293《人間思想》稿約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緩慢、悠長,世故而本真〉蘇敏逸

 

    本書所收錄的十篇小說有一些共同的特色:情節平鋪直敘,文字淺白質樸,穩穩當當,老老實實地說故事。由於作者都不刻意設計、安排任何炫奇或複雜的文學表現形式和技巧,因此敘述本身便成為最重要的事。當他們細細密密地將想說的故事娓娓道來,文字便呈現出一種緩慢、悠長的情調,也因此這部短篇小說集中的許多篇章,都達到中篇的長度。在這緩慢、悠長的情調中,開展出寬廣浩闊的時空感覺,而平凡百姓的生活情味和生命實感便在敘述過程中躍然紙上。

    這些小說大多有很具體的社會感覺,描寫大陸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現象、城鄉差異、人口流動、人際關係及價值觀的改變等問題:例如王祥夫的〈上邊〉描寫人口外移後「上邊」山村的清冷寂寞,也寫出劉子瑞女人對兒子歸家的渴盼;孫惠芬的〈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描寫男人們進城上工,歇馬山莊僅剩女人後所產生的新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形態;在魏微的〈大老鄭的女人〉中,大老鄭將妻兒留在鄉下,帶著幾個弟弟到小城鎮上尋求發展,並和一個半良半娼的女人同居,而這女人打理大老鄭一家兄弟的生活,如妻、如姐、如母、如傭工又如女主人,扮演所能扮演的一切角色,而她所掙的錢則寄回鄉下讓種田的丈夫蓋瓦房、付兒子的學費,這女人的故事可以說是沈從文〈丈夫〉的當代版;田耳的〈一個人張燈結彩〉透過一個幹練的基層警察老黃的察案過程鋪展社會底層的生活情狀和人情味;而范小青的〈時間簡史〉則由一個記帳本展開城鄉差異的描寫:主人公自清因藏書過多影響居家空間,在處理書籍的過程中誤將記帳本混雜在書籍中,捐贈給甘肅貧困地區的學童,記帳本輾轉流傳到王才的家,帳本中所記「香薰精油」這個城市的時髦用品竟激起王才帶著一家人勇闖城市的決心,最後王才成為自清的鄰居,他們窩居在城市狹窄的車庫中,以收舊貨為生,感到「到底還是城裡好,電扇都有得撿」,凸顯西部內陸的貧瘠窮困與城市生活習慣的虛華浪費。

    不以社會現象為主要內容的〈吉祥如意〉和〈放生羊〉則充滿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抒情特質,前者以童稚的眼光描寫端午製作香包和上山採艾的習俗,後者以藏族喪妻老者溫柔憂傷的口吻,抒發對生命願望的虔誠祈禱。此外,還有諸多篇章涉及女性生命的書寫,〈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寫潘桃和李平生命狀態的差異,寫兩個女人之間既親密又競爭,既交揉又緊張的關係,也寫兩個女人各自與婆婆、姑婆婆的角力,展演女性柔韌又不乏破壞力的旺盛生命力,某些段落頗有王安憶女性書寫的特質。葛水平的〈喊山〉寫長期受虐的啞巴紅霞在丈夫死後,個體生命與情感的覺醒;潘向黎的〈白水青菜〉以飲食習慣來貫串外遇故事,充滿了具體的生活實感和中國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而小說結尾妻子對丈夫的「懲罰」也表現女性堅實強悍的反擊力道。更為完整地書寫女性的堅強韌性的是喬葉的〈最慢的是活著〉,透過奶奶艱難坎坷的一生,描寫祖孫兩個「命硬」的女人從對立衝突到體貼理解的過程,從而開展女性生命經驗綿綿不絕的延續與傳承,體會到「生命將因此而更加簡約、博大、豐美、深邃和慈悲」。

    不論小說內容是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對於文化氛圍的描摹或對於女性生命的書寫,在面對艱難的生存現實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時,小說人物都不乏世故的眼光和手段,但在其中又時時流露出本真善良的情感和人性。〈大老鄭的女人〉中「女人」的來歷似乎一切都是謊言,但她對待大老鄭卻流露真心實意;〈一個人張燈結彩〉中的鋼渣為了替情人小于籌措替兒子治病的錢,犯下了搶劫殺人案,但他在落網時卻始終記得與情人在過年時重逢的約定,請求警察老黃代他赴約。世故而本真的人性與情感讓這些作品既真實又動人,在緩慢悠長的敘述語調中,艱難的現實也閃爍著溫暖與寬容的光芒。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小說的敘述方式太傳統了,但毛姆說過,小說最重要的任務是說故事。看完這些小說後,我們可能可以藉此反思:小說一定要寫得複雜難懂嗎?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柔或荒涼的人事──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陳義芝

 

不久前我寫了篇〈補修艾蕪文學這門課〉,強調兩岸隔絕導致斷裂的1930、40年代新文學史,亟待修補。我說:「修補斷層,需要一個世代的人加倍努力。」

解嚴前,無緣認識一些國共分治後留在中國大陸的作家作品,是時代阻絕,非個人因素,解嚴後呢?

日前呂正惠教授出示人間出版社即將付印的《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我驚覺對這些作品的陌生,已沒有時代斷裂因素可抵賴,只能怪自己的囿限──喜愛讀詩,關切當代詩的發展,但閱讀層面竟未拓展。這不僅是我一人的問題,也是台灣的讀者及文學研究者普遍的狀況:眼光只放在台灣島內,不及於香港、對岸,更不要說世界華文圈了。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欣賞九位脫穎而出的詩人代表作,因而也是一次珍貴的當代文學補課。

以作家命名的文學獎,寓含有作家創作成就的形象高度。魯迅是中國新文學前期最傑出的作家,也是至今仍影響深遠的創造者、改革者。他的成就固然以小說及雜文為最,散文詩的奠基,也有高度評價。魯迅說過,「詩文也是人事」,「文藝家的話其實還是社會的話,他不過感覺靈敏,早感到早說出來」。關注社會現實課題,鎔鑄現代主義詩的表現手法,不出之以直白控訴,代之人情人性的場景,以對比完成一種弔詭的思省深度,是魯迅文學獎作品詩歌卷的收穫。

九位詩人各有風格,我特別舉兩位:一是林雪,一是雷平陽。

林雪〈來自塌陷區的第N個新聞〉,顯示災難隨處發生,「N個」有難以計數的意味。一個外地來的男子陷進一個坑洞:

 

4小時後,他從20多米深的地下重新出現

挖掘機挖走了埋沒他的泥沙。那是誰家的人啊

和我父親一樣的身高,與我的弟弟同齡

穿著我兒子喜歡穿的風衣款式。卻永遠不再回答
 

         敘事者以父親、弟弟、兒子等親人看待受難者,這是最切身的同情,看似最個人也是最深刻的悲憫。這個男子在詩中,穿了一件黑風衣,當他沒入坑洞,「風衣旋轉,裹緊。一朶巨大黑菊的活體花蕊」,成為最驚怵的意象。另一首〈在大風中追趕汽車的媽媽〉,刻繪未在站點停準的公車,使骨質疏鬆、心律不整的母親追出三十米外,敘事者看在眼裡,不捨在心裡,她不僅看見自己的母親受苦,也看見了在大風中奔跑的與自己母親一模一樣的其他女人。林雪的詩不去描述扁平、概念化的大愛,而能從個人密切相關的倫理、地理,彰顯出一種光輝,以〈我歌唱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為例,一首呼喚赫圖阿拉地名的詩,她借一個女人轉身,攪動起空氣,也攪動了歷史、禁制,從而召喚「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筆法新穎,想像力奇崛。

與林雪同樣具有創造想像跨度的是雷平陽,他將敘事元素提高到象徵層次,而又帶有寂靜冥想,既現實又神祕的特質。雷平陽的詩,粹鍊度極高:〈奔喪途中〉將靈魂、血緣、思念具象化成鐵絲上掛著的一件父親沒有收走的棉衣。〈末日〉凸顯「語言」的重要,一旦失去了原來的語言,世界就死了。〈在墳地上尋找故鄉〉痛惜村莊的變異,與祖靈說話那一筆十分深沉,巨大的滄桑之感分明有現實的關懷。〈火車開往暗處〉以沉重的列車,引我們思索生命過程裡的欲望、一些難以表述的躲在暗處的東西,以及虛空。〈窮人啃骨頭舞〉彷彿一篇寓言,石頭廣場即人間舞台,「拚命爭奪著一根骨頭」令人聯想到魯迅的〈復仇〉,所謂無血的大戳。〈荒城〉將原始渾樸的曠野與人文體制鍛接,產生奇幻的圖像、意想不到的新鮮思維。〈礦山屠狗記〉將死神的陰影化成視覺感官「翻著白眼,裂開紅嘴」,或聽覺感官「耳朶裡死神無止無休的朗讀」,最後扣回整首詩的是「另一個看不見的,更黑、更深的礦洞」。顯然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詩人。

一個詩人只要具有感發興會的抒情能力,及塑造內容肌理的敘事工夫,其詩作就有境界。讀者從詩中能夠讀出一些人生事件,帶著知性,深入感性,追究生命的溫柔或荒涼,閱讀就有喜悅、就有回味。

魯迅文學獎作品不見得能代表中國極其多樣複雜的文學面相,但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評選過的,作為黃金板塊的一部分,有助於我們縮小中國當代詩的搜索範圍,鎖定對象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研究。

我這篇短文只舉了兩位詩人的詩作,略做解讀。相信讀者細加賞閱全書,在風格比較中,一定能掌握更多人事意涵,領受更豐富的審美意趣。這不是只讀台灣當代詩可以體會到的。

 

                                       ‧2013.11.19台北翠山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庄系列  

 〈照見真實中國的鏡子〉郝譽翔 

梁鴻教授二○一○年的《中國在梁庄》乃至二○一三年的《出梁庄記》,對於不論是喜愛文學或是關心當代中國的讀者,都可以說是不容錯過的精彩作品,關於這兩本書所涵蓋的豐富層面與深刻意義,實非我這篇短文可以論及,值得以長文另行書之,故我在此僅提出我個人簡單的心得,也期待能引起更多台灣讀者的迴響。

  首先是關於當代中國。我們大抵都可以承認,當代中國已經快速膨脹變形,甚而失速成長為一個不可捉摸之巨獸了,故任何試圖去詮釋它,觀察它,或是認識它的努力,往往不免顧此失彼,而流於一種盲人摸象的窘境。並且不僅如此,此刻中國幾座沿海的大城市也正在以驚人的容量和經濟力,發出耀眼的光芒,遮蔽住了這片廣袤土地的風景,甚至主導也主宰了我們對於當代中國的認識。相形之下,農村則彷彿是一個和城市相互對立的存在,它被阻絕在現代化的進程之外,要不就是淪為苦難和落後的象徵,要不就是被城市人美化成為一個遙遠而神祕的桃花源,或是烏托邦。

  但當我讀到《中國在梁庄》和《出梁庄記》這兩本書時,卻不禁大為驚喜,梁鴻教授通過她的故鄉梁庄,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當代中國真實面貌的門窗,她不但扭轉了我們慣於將城市與農村一刀兩分,涇渭分明的成見,更透過梁庄子民們的故事,牽引出了中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她也點出了中國城市正是以農村為打底的真相,而假如我們無法掌握到這一活生生地躍動於高樓大廈底層,以及柏油高速公路之下的脈搏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城市的論述,也不過只能捕捉到它虛矯的浮光掠影罷了。

  因此我特別喜歡這兩本書的書名:《中國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記》,以「在」:在地和「出」:移動出走,梁教授簡短有力地道出了當代中國的生命之根其實仍在農村──以「梁庄」作為縮影,以及人們又如何為了謀生存,而不得不走出「梁庄」──從農村流浪到各地去打工,因此無數真實而且動人的故事,就在這樣的在地與移動出走之間悄悄誕生了。這也使得這兩本書雖然被歸類為報導文學,卻遠比虛構的小說還要來得好看,扣人心弦。因為在快速變遷的二十一世紀之中,小說家虛構的想像力,早已追不上時代的瘋狂運轉了,而大陸農村所發生的劇烈變遷,以及農民命運戲劇化的轉折,更恐怕要遠超出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所以我們何須再以文字去捕捉那些虛幻的空中樓閣?

  這或許也是許多文學工作者所正面臨的無力與無奈。梁教授和我一樣出身於文學科系,也在大學任教,但她《中國在梁庄》前言〈從梁庄出發〉一文開頭所說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懷疑,我懷疑這種虛構的生活,與現實,與大地,與心靈沒有任何關係。我甚至充滿了羞恥之心,每天在講台上高談闊論,夜以繼日地寫著言不及義的文章,一切似乎都沒有意義。」這些由衷的話語,讓我讀來心有戚戚焉。當代小說(尤其受現代主義美學影響)書寫的無力與貧乏之處,已然疲態俱現,然而梁教授卻通過她的故鄉梁庄,以及一群伴隨她成長的親友村民們,帶領我們重新返回真實人生的血肉,也證明了唯有回到每日親臨的生活現場,才是真正滋養故事的肥沃土壤。

  其實自從一九二○年代魯迅的〈故鄉〉之後,「故鄉」便是中國現代文學中重要的主題。魯迅通過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揭示了中國在二十世紀現代化之初的核心之痛:一個鄉土中國的凋零與失落,乃至一大群扎根於這片地上的人們所面臨的茫然與困阨。魯迅筆下的故鄉,是從傳統過渡到現代轉折過程之中,被摧毀腐朽了的生命之根,而注定要死滅於未來,故長於此的人們,凡是懷抱著點希望的,則莫不是要「走異路,逃異地」,終身成為一個遠離家園,漂泊於城市之中的異鄉人。如今將近百年過去了,鄉土中國的宿命依然沒有改變,這不也是梁鴻教授乃至當今許多青年,乃至生活在台灣的你我的自身生活的寫照?

  當「故鄉」化成為紙上的文字時,也正說明了它已陷落在過往之中,再也不可逆轉,有時它彷彿幻化成為一個精神上的烏托邦,如沈從文的湘西;或是一則來自父祖輩民族大義式的傳奇,如莫言的紅高粱。不管如何,它都不再存在於此時與此刻了。然而梁鴻教授卻勇敢地帶領我們重返故鄉,回到那千瘡百孔的現場,她返鄉的矛盾不安一如魯迅,但她雖從個人抒情的角度出發,卻又走得更遠,因為她並不束手旁觀,而是走入這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群的生活裡,細細探索他們命運之所由來,以及將要何去何從。

  其實台灣又何嘗沒有類似的「梁庄」呢?只可惜報導文學這個文類在當前的台灣,已然奄奄一息,以致農村真實的故事似乎還一直無法進入文學的視野。我期待這兩本書能讓更多人憶起了自己的故鄉,並且如梁教授一般,勇而返身去召喚它,召喚那些故事之魂,而不是一任它們淹埋在現代化的灰燼底下。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梁庄  出梁庄記正封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764530.htm

 

 

 [關於本書]

那些進城的「梁庄農民」,猶如吉普賽人,在中國大地上遷移、流轉,匍匐在灰塵中,飄蕩在城市陰影中。

                                                             ──梁鴻

 

梁鴻於2010年推出《中國在梁庄》之後,深感只描述「梁庄」本身是不夠的,必須把散落在中國各處打工的「梁庄人」都包括進去,才是真正的「梁庄」故事。因此,他歷時兩年,走訪十餘個省市(西安、南陽、內蒙、北京、鄭州、南方、青島等等),再度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訪問了340餘人,最後以22萬字的圖文資料,描繪出這些出梁庄的人們──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農民工」,當代中國的特色農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

 

  《出梁庄記》主要人物有51位,年紀最長的53歲,最小的9歲。外出打工時間長達20年的有26位,十年以上的有15人,平均外出打工的時間是16.7年。打工時間最長的超過30年,最短的才剛剛踏上飄泊之路。他們是當代中國的特色農民,他們遠離土地已久,長期寄居城市,他們對故鄉已然陌生,對城市卻也未曾熟悉。不管在哪裡,他們都是一群永恆的「異鄉人」。他們是當代中國近2.5億農民工大軍中的一小支,從梁庄與梁庄人的遷徙與命運、生存與苦鬥,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的細節與經驗的美麗與哀愁、傲慢與偏見。看梁庄人出走的路,也就是看中國農民從農村─土地出走的過程,看得見的「梁庄」故事編織出一幅幅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中國。

 

   然而,梁庄故事不只發生在梁庄,也不只發生在當代中國,其實也發生在當前的台灣。台灣的移工、外派中國大陸的員工的故事和當代中國的農民工故事異曲同工,在世界的大資本之下,該如何在思考和討論底層人們的苦楚辛酸呢?《出梁庄記》是一種開啟,亦提供了我們一種連結的思考。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出梁庄記》是「小寫的人」的縮影,而我們則都是在這個脈絡底下的「小寫的人」。

 

我特別喜歡這兩本書的書名:《中國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記》,以「在」:在地和「出」:移動出走,梁教授簡短有力地道出了當代中國的生命之根其實仍在農村──以「梁庄」作為縮影,以及人們又如何為了謀生存,而不得不走出「梁庄」──從農村流浪到各地去打工,因此無數真實而且動人的故事,就在這樣的在地與移動出走之間悄悄誕生了。

 

 跟著作者行遍了大半個中國,我們目睹了那被文明體面富裕繁榮的大道中國所遮蔽的後街中國;骯髒、恥辱、疾病、剝奪、挫折、沮喪。在我們的時代所設定的思想與理論條件下,作者幾乎可說是竭盡其心力去感受那重壓在廣大「打工者群體」身心與靈魂上的「世界的重量」,並為他們繪製了屢屢讓人幾乎透不過氣來的長幅群像;其中有幾則特寫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每每掩卷而思或廢書而立,例如民中、賢義、正林,與青哥……。梁鴻的工作和今昔台灣的各式「中國研究」,在一個根本之處是不同的,前者有一種寶貴的,雖說經常也是艱難的,屬於人與人的休戚與共感,而後者則常是恨其不夠黑暗、不夠悲慘。

[目錄]

照見真實中國的鏡子       郝譽翔

 

寫在前面

 

第一章  梁庄

閑話

離開梁庄

第二章 西安

德仁寨

流轉

搶劫

打架

小天使

人家不要咱

做假

羞恥

第三章  南陽

葬禮

房檐滴水窩窩照

算命者

傳統

小海的傳說

入夥

傳銷

第四章  內蒙

河南校油泵

白牙

恩怨

扯秧子

相親

第五章  北京

體面

圍牆

河南村

打官司

院子裡有棵樹

千萬富翁

保安

第六章  鄭州

機器人

孤獨症患者

鳳凰男

狐狸精

第七章  南方

我不是深圳人

電話推銷員

工廠

幹事業

九歲的打工者

歸零

眼球出來了

第八章  青島

小柱

氰化物

幽靈

兩千分之一的一

反抗

無名之死

四十歲的「老太婆」

這村落裡最後的房屋

第九章 梁庄的春節

「老黨委」

勾國臣告河神

黑女兒

 

大陸版後記

台灣版後記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在梁庄 正封  中國在梁庄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479225.htm

 

[關於本書]

「梁庄」,中國北方一個最普通的村莊,既不大也不小,既不窮也不富,它的命運既是個體村莊的命運,但也確實能够代表相當一部分村莊的普遍命運。

 

當我讀到《中國在梁庄》和《出梁庄記》這兩本書時,卻不禁大為驚喜,梁鴻教授通過她的故鄉梁庄,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當代中國真實面貌的門窗,她不但扭轉了我們慣於將城市與農村一刀兩分,涇渨分明的成見,更透過梁庄子民們的故事,牽引出了中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她也點出了中國城市正是以農村為打底的真相,而假如我們無法掌握到這一活生生地躍動於高樓大廈底層,以及柏油高速公路之下的脈搏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城市的論述,也不過只能捕捉到它虛矯的浮光掠影罷了。

──郝譽翔

 

在優美的散文抒寫中讀到了令人驚詫、震驚的中國現實;在殘酷、崩裂的鄉村中感受來自都市和欲望的社會擠壓。這是一部具有別樣之美的田野調查,又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紀實文本,更是一扇認識當下中國獨具慧眼銳思的理論之窗。從這裡,正可以觸摸今日中國與文學的心臟。

──閻連科

 

[關於作者]

梁鴻,女,1973年出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人民大學博士後,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訪問學者。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鄉土文學與鄉土中國關係研究。

 

著作有隨筆集《歷史與我的瞬間》;非虛構文學作品《出梁庄記》、《中國在梁庄》;學術著作《黃花苔與皂角樹──中原五作家論》、《新啟蒙話語建構:《受活》與1990年代的文學與社會》、《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學術對話《巫婆的紅筷子——閻連科、梁鴻對談錄》。

 

【目錄】

照見真實中國的鏡子       郝譽翔

前言  從梁庄出發

 

第一章   我的故鄉是梁庄

回到穰縣

迷失

往事

生存境像

 

第二章   蓬勃的「廢墟」村莊

廢墟

平地掘三丈

黑色淤流

菊花河岸

河的終結

 

第三章   救救孩子

王家少年

芝嬸

五奶奶

梁庄小學

 

第四章   離鄉青年

毅志

菊秀

春梅

義哥

生命之後

 

第五章   成年閏土

清立

昆生

姜疙瘩

清道哥

 

第六章   被圍困的鄉村政治

政治

老支書

現任村支書

縣委書記

 

第七章 「新道德」之憂

明太爺

靈蘭

老道義

煥嫂子

巧玉

趙嫂

 

第八章   何處是故鄉

泥淖

被遺忘的人

新生

文化茶館

再見,故鄉!

 

大陸版後記

台灣版後記

附錄:艱難的「重返」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大陸,從一九五〇年代後期到一九七〇年代末,大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丁玲(一九○四~一九八六)的作品一直是被禁讀的。餘生也晚,在我上學讀書認識的漢字到了可以讀文學的時候,不僅沒有讀過丁玲的作品,也不知道有丁玲這樣一位作家。那時候,似乎連丁玲作爲「大右派」被批判的事件也不再有人提起,如同潮水退後的沙灘,一切都被抹得無跡無痕。

丁玲的作品被重新「發現」和閱讀,是在「文革」結束以後,隨著一批批被打倒的文藝界人物重返文壇,丁玲的名字亦開始出現於報刊,後來知道,那時候她還沒有獲得堂堂正正的平反,社會身分正處於明暗之間,新作的發表似乎幷不順利,在以「傷痕文學」爲起點的「新時期」文學潮流中也不那麼合乎時宜,但她的舊作,特別是初登文壇的第一個創作集《在黑暗中》,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收在《在黑暗中》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以下簡稱〈莎菲〉),卻得到了從學術界到眾多讀者的熱烈關注和歡迎。以發表創作作品引領了「新時期」文學走向的大型文學雜誌《十月》,在一九八〇年專門刊發重評〈莎菲〉的文章,無疑就是這種氣氛的反映。

這自然和人們渴讀「禁書」的心情有關,但更爲主要的,應該還是〈莎菲〉所表現的青年女性漂泊無助、苦悶荒涼的心境以及由此發出的絕叫,引起了當時的人們的心靈共鳴。而「當時的人們」,當然主要是城市知識層,正從已經持續了不算短的社會主義革命的亢奮和浪漫跌向幻滅和感傷,渴望擺脫約束過緊的集體,嚮往個性的解放乃至放縱,成了普遍共有的意識或無意識,即使是年紀很輕的作家和詩人,也熱心於蒼老情調的低吟淺唱,在這樣的情境和氛圍中,丁玲在半個多世紀塑造的莎菲形象從歷史的塵封中突然顯身,當然會讓人感到驚奇,引爲同調,同時也會知道,在「新時期」的「文學新潮」之前早有先行者。

從〈莎菲〉讀出自己幽曲的心聲,並不限於中國大陸「新時期」的讀者。一九三七年張愛玲(一九二○~一九九五)在上海聖瑪麗亞中學的《國光》雜志上發表〈書評四篇〉,其中一則即爲讀丁玲的《在黑暗中》,而她最爲看重的就是〈莎菲〉,稱贊其「細膩的心理描寫,强烈的個性,頽廢美麗的生活,都寫得很好」。那時的張愛玲正在讀中學,當然還不是後來的知名小說家,但她使用的「頽廢美麗」,誰能說不可以用於後來她自己所寫的小說?這是丁玲和張愛玲第一次間接的交集,那已經是《在黑暗中》初版問世將近十年之後,但那時的丁玲正帶領西北戰地服務團奔走在西北的抗日烽火前線,肯定對此毫不知聞。

 

《在黑暗中》初版於一九二八年十月,上海開明書店刊行,其中所收四篇小說:〈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暑假中〉、〈阿毛姑娘〉,此前已經在《小說月報》第十八卷第十二號(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第十九卷第二號(一九二八年二月)、第五號(一九二八年五月)、第七號(一九二八年七月)上陸續刊載。如果僅僅讀《在黑暗中》的單行本,看到的只是丁玲一個人的風貌,倘若能夠再去讀一讀《小說月報》上的初刊本,則可看到更多的名字:落花生(許地山,一八九四~一九四一)、王統照(一八九七~一九五七)、西諦(鄭振鐸,一八九八~一九五八)、佩弦(朱自清,一八九八~一九四八)、謝六逸(一八九八~一九四五)、豐子愷(一八九八~一九七五)等,都是五四時期就已經開始創作的成名作家;而「丁玲」的名字,按照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的說法,「在文壇上是生疏的」。當然,此一時期《小說月報》上出現的「生疏」名字不只有丁玲,還有「巴金」、「老舍」,以至曾經在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學做過丁玲老師的茅盾本人。作爲批評家和翻譯家的沈雁冰當然屬五四新文學的開創者行列,而作爲小說家的茅盾,則幾乎是和丁玲同時登場的。

在五四時期的老作家和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崛起的新進作家同台演出和世代交替之際,丁玲表現出了怎樣與眾不同的個性風采?她的同時代評論家述及她初登文壇所帶來的「震驚了一代的文藝界」的反響時,都會說到她所塑造的新女性,如錢杏邨(一九〇〇~一九七七)便稱讚她是「一位最擅長於表現所謂Modern Girl(摩登女郎)的姿態,而在描寫的技術方面又是最發展的女性作家」。但有意思的是,錢杏村同時也稱丁玲筆下的Modern Girl爲「近代女子」或「近代的女性」,並注意:「在她的創作裡,是找不到最富麗的新裝,看不見不斷變幻著光色的跳舞場,也看不見金醉紙迷的大宴會;同時,也沒有家備的汽車,自動的電話機,金剛鑽,畫眉筆,以及香檳酒」。而茅盾則說莎菲是「心靈上負著時代的苦悶的創傷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絕叫者」,如果簡縮一下,似乎可概括爲「時代女性」。從錢杏邨前後游移的概念,從茅盾所使用的重重疊疊的定詞,可以看出,丁玲同時代的評論家們已經意識到,她所刻畫的Modern Girl,特別是「莎菲」,雖然不同於這一名字本身常常讓人聯想到的無政府主義女性革命家,但也决然不同所謂現代都市上流社會的時髦女,Modern Girl/摩登女郎與「近代女性」或「時代女性」,其實並不能夠簡單互譯,而辨析探究這之間的關係,即使在今天,不也是誘人的課題麼。

 

收在本書的《我在霞村的時候》(以下簡稱《霞村》),是胡風(一九〇二~一九八五)在桂林編輯的,爲「七月文叢」之一,遠方書店一九四四年三月初版發行,至一九四六年又印行「北平第一版」。胡風在《回憶錄》裡說過,遠方書店即新知書店,但關於此書的具體編選情況卻語焉不詳。梅志(一九一四~二〇〇四)的《胡風傳》寫到此事,只比《胡風傳》多了一句:「稿費由他寄給湖南丁玲的母親」。倒是丁玲在一九五一年版《霞村》的〈校後記〉裡說得說得比較清楚。她說:此書「是胡風兄在重慶替我收集的」。

綜合這些散碎史料可知,一九四四年遠方版《霞村》實爲胡風在「皖南事變」之前,居留重慶編輯《七月》等書刊期間留意搜集的。一九四一年五月胡風離開重慶,轉赴香港,嗣後因遭遇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由港入桂,輾轉流離,卻一直沒有忘記且最終出版了丁玲的這本書。烽火連天,山川阻隔,並未受人之託,卻如此忠人之事,這故事本身不足以讓《霞村》這個版本具有特別的分量嗎?

從《在黑暗中》到《霞村》,間隔了十五年還多,二者斷裂式的變化一望可知。當年的Modern Girl(摩登女郎)全然退場,代之以農人和士兵,用來作爲集子題目的《霞村》和另外一篇〈新的信念〉,雖然仍以女性爲主角,但這裡出現的女性已經是在民族戰爭中經歷巨大創傷而倔强不屈的形象;同時出現的知識女性,也不同於「莎菲」一型,她們的苦悶和煩惱,已經和實際的革命運動血肉相連。這樣的寫作風格變化源自作家自身的變化。丁玲是很少見的能夠「放得下」的作家,她把「莎菲」時代的風格、成就和名聲決然放下;丁玲同時又是一位特別能夠「拿得起」的人,投身左翼文學運動,投身抗戰救亡,如飛蛾撲火,《霞村》就是她作爲作家的主體經受錘鍊蛻變之後的藝術結晶。關於這一期間丁玲的人生經歷,以及《霞村》所收錄的諸篇文本,已經有很多論著做過分析闡發,本文不擬煩言,在此僅介紹《霞村》的兩個外文譯本,以爲將來的討論提供線索和參照。

首先是英文本,一九四五年由印度的Kutub出版社出版,譯者龔普生(一九一三~二〇〇七),據熊鷹博士考察,一九四九年在布拉格世界擁護和平大會上,一位印度女代表激動地對丁玲說,很多印度人讀過她的「文章」,指的就是這個譯本。《霞村》的第一個英文本不是出現在歐美而是在爭取民族獨立的印度出版,這本身就意味深長,這個譯本在印度乃至第三世界怎樣被閱讀、理解和闡釋,是應該繼續探究的課題。

其次是日譯本,譯者岡崎俊夫(一九〇九~一九五九),四季社(東京)一九五一年出版,收入〈我在霞村的時候〉、〈縣長家庭〉、〈新的信念〉、〈夜〉,其實可說是小說集《霞村》的選本。但〈我在霞村的時候〉這一篇則早在一九四七年就譯成了日文,被認爲是「戰後日本翻譯中國抗戰時期文學作品最早的一篇」。最初刊載此譯作的《人間》雜誌亦值得關注,該刊創辦人和主要撰稿人有久米正雄(一八九一~一九五二)、川端康成(一八九九~一九七二)、小林秀雄(一九〇二~一九八三)等,都是日本文壇上名聲顯赫的人物,雖然戰前大都屬於非左翼系統,在戰後也開始有意進行反思。《人間》創刊號上首先刊出德國作家托馬斯.曼(一九七五~一九五五)〈關於民主主義的勝利〉,顯然就包含這樣的用意,隨後,再刊發本國作家的新作同時,又陸續以專文評論和刊出譯作的方式介紹了法國作家紀德(一八六九~一九五一)、馬爾羅(一九○一~一九七六)、中國作家丁玲等。後來成為日本「戰後派」文學代表作家的武田泰淳(一九一二~一九七六)當時曾在該刊撰文感慨中國作家歷經「八年艱辛的戰爭」,顛沛流離,卻都「被錘鍊成銳利的刀鋒」,表現出了驚人的「進步」。武田解釋說,他所說的「進步」,就是「能夠深刻理解人的能力」。丁玲的《霞村》就是武田特別舉出的例證。而武田是在和同時代日本文學的對比中發出如此的感慨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的新文學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已經和其他國家的文學不斷發生交集,而這似乎是研究者們還較少關注的。

 

最後應該說說為什麼要刊印丁玲作品的初版本。首先當然是因為歲月流逝,書籍散逸,即使是現代文學的最初版本,現在也有很多已經不易覓得。比如《在黑暗中》,一九二八年十月開明書店初版本就久尋不到,此次重印使用的是一九三二年五月開明書店印行的第四版,據版權頁標註,為當時的「普及本」。《我在霞村的時候》一九四四年三月桂林遠方書店初版本更不多見,現在比較容易查閱到的是遠方書店於一九四六年四月印行的北平第一版,但此版印刷質量較差,文中多處字詞模糊或空缺,或許與當時的「地下印製」有關。所幸中國人民大學古籍特藏室藏有一九四四年初版,被本書校勘者崔琦博士最終覓得,兩相比勘,證實北平重印版未對桂林遠方書店的初版做任何改動,同時也確認了前者模糊和空缺的那些文字。

其次,則是因為丁玲的作品後來頗有一些改動,有些是對初版或初刊時的誤植的訂正,有些則涉及語言修辭乃至思想用意,其中,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丁玲文集》(一九八三年八月~一九九五年)修改尤多,卻被後來的各種選本用做底本,常為研究者引用。丁玲在舊作新印之時,包括出版《文集》,作為一位作家,首先考慮普通讀者,重整舊日文字,再做加工提煉,本來無可厚非,但作為研究者,分析具體歷史情境中的丁玲及其作品,卻引用後來修改過的文字,無疑會出現尷尬的錯位。本書選擇丁玲兩部代表作的初刊本重新印行,應該有助於研究者解除此種尷尬。

但初版重印不是也不應該只是初版得簡單複製,從書籍生產的角度說,利用重印得機會再做一些考訂工作,既保留初版本的本來面貌,又可使其更臻精善,應該比照複製更為有益。出於這樣的考慮,此次選用一九五一年七月北京三聯書店的《丁玲選集》和胡南人民出版社的《丁玲文集》第二卷、第三卷(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四卷(一九八四年六月)所收相關作品與這兩部集子的初版本進行對校,但用意不在指出前後的異同,而只以此為參照,對初版本中的文字錯訛進行訂正,以加注的方式予以說明。這項工作用時很多而最後體現在文字上的卻很少,好在崔琦博士和蔡鈺淩博士候選人都選修過解志熙教授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對現代文學的文獻整理有興趣亦有心得,她們分工合作,微信往返,切磋激勵,居然把枯燥的校注工作做得驚喜交集,興致盎然。當然,校書如秋風掃落葉,錯訛遺漏仍然難免,還望方家同好指正。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莎菲正  莎菲側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1085793.htm

 

[關於本書]

飛蛾撲火,非死不止──瞿秋白

 

細膩的心理描寫,强烈的個性,頽廢美麗的生活。──張愛玲

 

心靈上負著時代的苦悶的創傷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絕叫者──茅盾

 

一位最擅長於表現所謂Modern Girl(摩登女郎)的姿態,而在描寫的技術方面又是最發展的女性作家。──錢杏邨

 

收錄丁玲兩部代表作《在黑暗中》(1928)和《我在霞村的時候》(1944)的初版本

 

本書以丁玲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記〉為名,收錄了她於1928年出版的《在黑暗中》和1944年出版的《我在霞村的時候》這兩本代表作品的初版本。

 

《在黑暗中》一書基本上是奠基在五四張揚個人主義和婦女解放的精神上,丁玲將女性視為完全獨立的個體,在突破封建家庭的束縛後仍奮力前進,追尋女性參與社會的方法,刻畫出一個不同於所謂現代都市上流社會的時髦女的Modern Girl(摩登女郎)形象。到了三○年代,丁玲自覺的選擇而走上革命道路後,當年的Modern Girl全然退場,代之以農人和士兵,這時出現的女性已經是在民族戰爭中經歷巨大創傷而倔强不屈的形象。此時的丁玲飛蛾撲火般地投身左翼文學運動、抗戰救亡,《我在霞村的時候》就是她作為作家的主體經受錘鍊蛻變之後的藝術結晶。

 

[作者簡介]

 

丁玲(1904-1986)

 

自覺直面大時代風暴的中國現代女作家,生活、創作與二十世紀中國社會風雲詭譎的大變動纏繞糾結,由此而淬煉出別具一格的敘事藝術。代表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記》、《水》、《我在霞村的時候》、《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牛棚小品》、《杜晚香》等。

 

[目錄]

 

「中國現代文學初版叢刊」總序/呂正惠

 

導讀/王中忱

 

第一輯《在黑暗中》(一九二八年十月初版)

 

夢珂

莎菲女士的日記

暑假中

阿毛姑娘

最後一頁

 

第二輯《我在霞村的時候》(一九四四年三月初版)

 

新的信念

縣長家庭

入伍

我在霞村的時候

秋收的一天

壓碎的心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