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2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5340427.htm

  

[關於本書]

魯迅文學獎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分七類評審,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長篇小說的選拔由茅盾文學獎負責。就文學體裁、門類而言,魯迅文學獎選拔範圍更為完整。凡評獎年限內發表(包括在擁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網站上發表)、出版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魯迅文學獎每三年評審一次,自1995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歷五屆。其評選標準重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因此,風格上與台灣的文學獎頗有差異。我們引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選,一方面想讓台灣讀者了解大陸文學獎的狀況,二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接觸另一種型態的寫作方式。兩岸的讀者與作者如果能互相觀摩、交流,相信對於兩岸的文學發展都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錄三篇報導文學獲獎作品。王宏甲徵求各方反映教育改革的小故事,以多元視角呈現教育政策變革的不易與艱難,〈中國新教育風暴〉一文成為教育政策變遷下的見證者;李鳴生〈震中在人心〉一文則展現了作家的社會責任感,他第一時間投入汶川地震災區,以一個作家、軍人、家鄉人獨有的三重身份深入採訪,鉅細靡遺寫作救災、醫療乃至心理治療等複雜的抗災歷程,就天地不仁的災情,理性分析出人為的不當;而張雅文針對自身著作權官司側寫的〈生命的呐喊〉一文,一個連小學學歷都沒有的女作家,不會一句外語,獨闖俄羅斯、烏克蘭、歐洲、韓國與車臣,推出一部又一部頗具影響的國際題材作品,卻因為著作權契約爭議,使她的電視改編劇本鬧上法庭,令她心力交瘁,屢經生死磨難。

 

 [關於作者]

本書為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選,因此作者眾多《報導文學卷2》的部分作者有王宏甲、李鳴生、張雅文

[本書目錄]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出版說明

以宏偉敘事再現時代議題--序《魯迅文學獎作品選 報導文學卷》須文蔚

中國新教育風暴(節選) 王宏甲

震中在人心(節選) 李鳴生

生命的吶喊 張雅文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1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5340303.htm

 

[關於本書]

魯迅文學獎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分七類評審,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長篇小說的選拔由茅盾文學獎負責。就文學體裁、門類而言,魯迅文學獎選拔範圍更為完整。凡評獎年限內發表(包括在擁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網站上發表)、出版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魯迅文學獎每三年評審一次,自1995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歷五屆。其評選標準重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因此,風格上與台灣的文學獎頗有差異。我們引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選,一方面想讓台灣讀者了解大陸文學獎的狀況,二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接觸另一種型態的寫作方式。兩岸的讀者與作者如果能互相觀摩、交流,相信對於兩岸的文學發展都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本卷收錄三篇報導文學獎獲獎作品。加央西熱的〈西藏最後的馱隊〉,是作者應中央電視台導演之邀,回到故鄉,帶領紀錄片團隊,跟隨著馱鹽的犛牛隊伍,記錄一種行將消失的行業:尋鹽、採鹽與運鹽。作者以流暢的筆法,讓人們有機會聽到來自西藏本土的聲音,不同於以往的他者的描述,展現出牧民的日常勞作方式、精神信仰、婚喪嫁娶、飲食起居等文化層面的在地觀點;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則選擇了醫藥界的黑幕來揭露,主人翁充滿了正義感,希望自己成為真正的醫生,不要濫用醫療資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醫療問題不斷上書,頗有「秋菊打官司」的曲折與熱情;何建明的〈部長與國家〉則描寫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獨臂將軍」余秋裡擔任石油部長期間,帶領五萬大軍在松遼平原上開發大慶石油的傳奇故事。

 

[關於作者]

本書為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選,因此作者眾多《魯迅文學獎作品選 報導文學卷1》的作者有加央西熱朱曉軍何建明

 

[目錄]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 》出版說明

以宏偉敘事再現時代議題--序《魯迅文學獎作品選 報導文學卷1》須文蔚

西藏最後的馱隊(節選) 加央西熱

天使在作戰 朱曉軍

部長與國家(節選) 何建明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j3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5340202.htm

 

 [關於本書]

魯迅文學獎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本書則收錄第三四五屆得獎的短篇小說作品。

大陸的文學獎跟台灣的文學獎最大的不同是,大陸的文學獎均就已發表作品進行推薦選拔,而台灣的文學獎則由新進作家將從未發表的作品投稿參選。台灣的文學獎重視提拔新人,而大陸的文學獎則在眾多作家、作品中進行選拔。台灣文學園地較小,新人出頭不易,因此台灣的文學獎均重視新進作家的培養。反之,大陸雜誌、報刊眾多,發表作品比較容在已發表作品中進行選拔,確有必要。 

大陸文學獎還有一點跟台灣不同。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均由中國作家協會負責,具有官方性質。另外,凡是參與評選的作品,以及最後進入決選的作品,均先在網路上公告,由讀者反映是否合乎資格(如有抄襲,讀者馬上可以舉發)。決選作品尚未投票前,讀者均可在網上發表意見,供評審委員參考。

魯迅文學獎的評選標準重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因此,風格上與台灣的文學獎頗有差異。我們引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選,一方面想讓台灣讀者了解大陸文學獎的狀況,二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接觸另一種型態的寫作方式。兩岸的讀者與作者如果能互相觀摩、交流,相信對於兩岸的文學發展都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本書作者]  

本書為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選,因此作者眾多《魯迅文學獎作品選 散文卷》的作者有賈平凹李存葆 史鐵生 素素 南帆 韓少功 熊育群

 

[本書目錄]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出版說明

大地山水裡長出的文字--序《魯迅文學獎作品選--散文卷》宇文正

老西安(節選)  賈平凹

大河遺夢(節選)  李存葆

病隙碎筆(節選)  史鐵生

絕唱  素素

永遠的關外

辛亥年的槍聲  南帆

紙上的江湖

颱風季

讀數時代

山南水北(節選)  韓少功

路上的祖先   熊育群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迅02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5339885.htm

 

 

[關於本書] 

魯迅文學獎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本書則收錄第三四五屆得獎的短篇小說作品。

大陸的文學獎跟台灣的文學獎最大的不同是,大陸的文學獎均就已發表作品進行推薦選拔,而台灣的文學獎則由新進作家將從未發表的作品投稿參選。台灣的文學獎重視提拔新人,而大陸的文學獎則在眾多作家、作品中進行選拔。台灣文學園地較小,新人出頭不易,因此台灣的文學獎均重視新進作家的培養。反之,大陸雜誌、報刊眾多,發表作品比較容在已發表作品中進行選拔,確有必要。 

大陸文學獎還有一點跟台灣不同。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均由中國作家協會負責,具有官方性質。另外,凡是參與評選的作品,以及最後進入決選的作品,均先在網路上公告,由讀者反映是否合乎資格(如有抄襲,讀者馬上可以舉發)。決選作品尚未投票前,讀者均可在網上發表意見,供評審委員參考。

魯迅文學獎的評選標準重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因此,風格上與台灣的文學獎頗有差異。我們引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選,一方面想讓台灣讀者了解大陸文學獎的狀況,二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接觸另一種型態的寫作方式。兩岸的讀者與作者如果能互相觀摩、交流,相信對於兩岸的文學發展都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本書作者] 

書為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選,因此作者眾多《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的作者有:娜夜郁蔥馬新朝林雪田禾榮榮劉立雲傅天琳雷平陽

[本書目錄]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出版說明

溫柔或荒涼的人事--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 陳義芝

生活 娜夜

現在

飛雪下的教堂

祈禱

寫作

在夢裡

母親的閱讀

眺望

手寫體

一首詩

日記

廣場

上坡下坡

睡前書

大於詩的事物

鳥與天空 郁蔥

也許以後

往返於兩座城市之間

我一直沒有自己喜愛的植物

中華大街的早晨

街道

廣場的孩子

那古老運河的波紋猶如我們的靈魂

我的身體

幻河 馬新朝

夜晚,穿過市區的熊耳洞

大風之夜

乘車經過沙漠地帶

恰卜恰鎮的黃昏

緊急

我唱歌塵埃裡深積的人民 林雪

我的馬車帶走了哪些詞?

有生之日

高坡玉米

落日光芒

在一切高於詩歌的地方

來自塌陷區的第N個新聞

在大風中追趕汽車的媽媽

對一個河南少年的詩歌練習

令聞街186號轉角處地攤上的糜子

喊故鄉 田禾

江漢平原

避雨記

草民

畫石頭

那時候,我還小

起風了

夜宿高坪鎮

那一刻

泥土

明年

流水

這裡或那裏 榮榮

一定要有漏洞

看見

愛情

又一次被颱風席捲

在一群陌生人中間

我在安康待了幾天......

教兒子識含」的字

被置換的現實

烤藍 劉立雲

升騰

這三年從這一天開始

一只蘋果

三個年輕女兵

養在肺裡的彈片

火器營

我這樣理解人民

檸檬黃了  傅天琳

老姐妹的手

果園詩人

悼念一棵樹

花甲女生

我喜歡的女孩

台北電話

給七歲的小學生講詩

一個人

北方

青海湖

德欽縣的天空下 雷平陽

奔喪途中

末日

在墳地上尋找故鄉

火車開往暗處

梅里雪山

窮人啃骨頭舞

荒城

哀牢山的雨季

碧色寨的機器

塵土

礦山屠狗記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短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5339757.htm

 

 

[關於本書] 

魯迅文學獎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本書則收錄第三四五屆得獎的短篇小說作品。

大陸的文學獎跟台灣的文學獎最大的不同是,大陸的文學獎均就已發表作品進行推薦選拔,而台灣的文學獎則由新進作家將從未發表的作品投稿參選。台灣的文學獎重視提拔新人,而大陸的文學獎則在眾多作家、作品中進行選拔。台灣文學園地較小,新人出頭不易,因此台灣的文學獎均重視新進作家的培養。反之,大陸雜誌、報刊眾多,發表作品比較容在已發表作品中進行選拔,確有必要。 

大陸文學獎還有一點跟台灣不同。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均由中國作家協會負責,具有官方性質。另外,凡是參與評選的作品,以及最後進入決選的作品,均先在網路上公告,由讀者反映是否合乎資格(如有抄襲,讀者馬上可以舉發)。決選作品尚未投票前,讀者均可在網上發表意見,供評審委員參考。

 

魯迅文學獎的評選標準重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因此,風格上與台灣的文學獎頗有差異。我們引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選,一方面想讓台灣讀者了解大陸文學獎的狀況,二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接觸另一種型態的寫作方式。兩岸的讀者與作者如果能互相觀摩、交流,相信對於兩岸的文學發展都會產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本書作者]

 

本書為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選,因此作者眾多《魯迅文學獎作品選1 短篇小說卷》的作者有王祥夫孫惠芬魏微葛水平田耳潘向黎郭文斌范小青次仁羅布(藏族)喬葉

 

[本書目錄]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出版說明

緩慢、悠長,事故而本真--序《魯迅文學獎作品選--短篇小說卷》 蘇敏逸

上邊 王祥夫

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 孫惠芬

大老鄭的女人 魏微

喊山 葛水平

一個人張燈結綵 田耳

白水青菜 潘向黎

吉祥如意 郭文斌

時間簡史 范小青

放生羊 次仁羅布(藏族) 

最慢的是活著 喬葉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浪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6468780.htm

 

 

就像被葡萄牙人“發現”並驚呼“福爾摩沙”之前,臺灣島已經生息了幾千年一樣;1990年代標明“原住民當代創作歌曲”進入流行樂壇之前,原住民一直在“創作”,部落早已擁有自己的“流行音樂”。

1950-70年代,在伐木外銷爭取外匯政策下,部落族人受雇在“林班”做育苗、砍草、整地的工作,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貨幣勞動。於是,在單調的勞動工作中產生了一種歌謠:它從部落的旋律和腔調而來,逐漸以新學習的國語為主,跨部落、跨族群地流傳;又從部落的篝火旁,唱到城市的工地中、唱到遠洋的漁船上,唱著思戀和流浪。

       歌詞直白,卻孕含了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它的曲調簡短,卻融匯了千年古調、日本演歌、西洋民歌及流行音樂的元素;它是一無所有的勞動者的慰藉,也是回顧來路、思考未來的武器。這些歌謠,烙印著原住民族從氏族傳統走入民國的“現代化”足跡。究其起源,我們稱之為~林班歌謠。

李娜,1975年生,河南焦作人上海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2010~2011年。日本愛知大學訪問2008年。台灣成功大學客座學者2007年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藏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4361628.htm

 

[關於本書]

本書為作者對國學、「西藏問題」和學術方法等熱點問題的思考,發表以來深受學界和文化界好評。作者的「大國學」理念別具一格,對「語言學」的闡釋和倡導發人深思。長達十六年的海外遊學經歷,結合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使作者對國際視野中的「西藏問題」有非常透徹和獨到的見解。通過對一個西方後現代的烏托邦神話──「虛擬的西藏」(即香格里拉)的解構,作者為世人理解西藏、西藏文化和所謂「西藏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香格里拉是一座西方文明的博物館,是歐洲人對於東方和東方傳統文化的幻想。香格里拉是一個充滿了帝國主義腐臭的地方,它是西方人創造的一個精神家園,而不是我們的,也不是西藏人的精神家園。

 

西方人對西藏的熱愛是西方「東方主義」的一個經典例證。西方人視野中的西藏與現實、物質的西藏沒有什麼關係,它是一個精神化了的虛擬空間,擁有西方文明中已經失去了的、令人渴望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它是一個充滿智慧、慈悲的地方,沒有暴力,也沒有爾虞我詐......。說穿了,西藏是西方人心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他者」,是他們觀照自己的鏡子,是他們用來確定自我認同的座標,是經歷了工業化之後的西方人的精神超市,寄託了他們所有的夢想和懷舊之情。

 

[關於作者]

沈衛榮,一九六二年生於江蘇無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1998年畢業於德國波恩大學,獲中亞語言文化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長、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哈佛大學印度梵文系合作研究員、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代理教授、京都大學文學部外國人合作研究員等。主要從事西域語文、歷史,特別是西藏歷史、藏傳佛教和漢藏佛學比較研究。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大荒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4554868.htm

 

 

[關於本書]

《北大荒移民錄》實際是一部新中國歷史的縮影,只不過更加集中,背景更加深厚、蒼涼……作者以良知、生命,尤其是與之共存的青春血液,抒寫這部歷史。其功勞,北大荒的土地會刻下珍貴的一筆。

作為一部長篇紀實體作品,作者所著力追求的是一種嚴峻的真實感,巨大的思想力量,以及歷史感與現實感的統一,宏觀與微觀的結合。它不需要絲毫的粉飾,也拒絕浮艷的華麗。在華麗與質樸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質樸;在凝重與輕靈之間,他寧願選擇凝重;在深沉與明快之間,他決意選擇深沉。作為創造北大荒業績的參與者與目擊者,在事隔30年之後,作者在描寫這一切的時候,筆端自然不乏冷靜與客觀,但也充滿著外溢的激情。

 

 

[作者簡介]

 

   鄭加真 1929年11月生於浙江溫州。1949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1951年抗美援朝參軍,先後任中朝人民空軍聯合司令部、軍委空軍司令部參謀。1958年3月,隨10萬軍兵轉業開發北大荒,歷任農工、副隊長、宣傳幹事、編輯、主編、總局宣傳部副部長、農墾史志辦主任。1993年退休。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職稱編審。中國作協會員,黑龍江省作協名譽副主席,北大荒作協名譽主席。名列《中國文學家辭典》、《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世紀專家》等辭典。

 

  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江畔朝陽》、長篇紀實文學《北大荒移民錄》、《中國東北角》三部曲(《甦醒》《磨煉》《崛起》)、《中國東北角‧拾遺》、《北大荒六十年》。他的紀實作品填補了北大荒長篇紀實文學和北大荒史學上的空白,被媒體譽為「史詩式的作品」、「雕塑在歷史豐碑上的英雄群體」、「當代中國文壇最具永久價值的紀實文學」、「北大荒文學的里程碑」。

 

  

 

  2006年,獲黑龍江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山下鄉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4554822.htm

 

 

[關於本書]

作者先後採訪了六十多位知青,從中記錄了知青這一代人的命運,以及上山下鄉運動的真實記載.

在整個「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發表過一系列重要指示,若論直接涉及到的人之多,波及到的面之廣,恐怕要數「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這一條,這個指示改變了1700萬中學生和1700萬個家庭的命運。作者李向東和王増如也在這一波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中,被改變了命運,前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此後,他們倆人始終致力於知青的口述歷史,出版了多本相關作品。而在這本《上山下鄉》中,他們採訪了60多位知青,然後透過這一個特殊年代下的特殊產物──知青的故事來重新整理這一段文革歷史,以及對上山下鄉運動做一個全景式的描寫。

[作者]

王增如,1950年生於北京。1968年上山下鄉到北大荒。1982年調中國作家協會,任丁玲秘書。後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出版社、《作家文摘》報社工作。編審。2010年退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傳記文學《剪柳春風》、《無奈的涅槃——丁玲最後的日子》,《丁玲辦中國》,與李向東合著《中國1968——上山下鄉》、《丁陳反黨集團冤案始末》,合編《丁玲年譜長編》。另編輯《左右說丁玲》等。

李向東,1950年生,在黑龍江省長大。1968年10月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75年從事新聞工作,曾任《中國輕工報》總編輯。高級編輯。與王增如合著《中國1968——上山下鄉》、《丁陳反黨集團冤案始末》,合編《丁玲年譜長編》。另編有《知青日記選》、《知青書信選》、《書語——丁玲陳明書信集》、《陳明回憶錄》等。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夏曉虹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14094836.htm

 

從鴉片戰爭開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算年頭不過七十有二,這一段的歷史內涵卻異常豐厚。尤其是晚清時期的文學完全無法超然獨立,必得與社會文化相系連,方足以呈現其獨到的價值。而追隨研究對象之間的關聯線索,筆者於是也不斷拓展考察的視閾,由文學進入史學,並力圖融通二者……

 

從不追趕流行,卻成為引領潮流之先驅;沒想過湊熱鬧,但總是在看似荒漠的土壤裡,開闢出燦爛園地。穩紮穩打立定根基,為學與為人如一,夏先生身上體現的就是這看似平凡實則永恆的真理。〈以學為樂 以史為志——回憶季鎮淮先生〉、〈在學術中得到快樂與永生——葉曉青《西學輸入與近代城市》編輯感言〉兩文,與其說是從回憶中娓娓道出師長、友朋間的深厚情誼,在我看來,不如說,夏先生為這兩篇紀念文所定的標題,也恰恰為她自己一路行來始終如一的學問心性做了最好的註腳。

 

[本書目錄] 

代序    呂文翠

  1. 閱讀梁啟超

1. 〈梁啟超與日本明治小說〉(《覺世與傳世》,中華書局2011年版;原收入《覺世與傳世》,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8月初版)

2. 〈梁啟超的文類概念辨析〉(《閱讀梁啟超》p.125-115;原刊2005年6月《國學研究》第15卷)

3. 〈中國學術史上的垂範之作——讀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晚清社會與文化》p.53-87;原刊《天津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4. 〈吳趼人與梁啟超關係鉤沉〉(《晚清上海片影》p.137-148;原刊《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1. 近代婦女

1.〈《紅樓夢》與清代女子詩社——從大觀園中的「海棠詩社」談起〉(《詩界十記》p.137-145;原刊《文史知識》1989年第7期)

2.〈接受過程中的演繹--羅蘭夫人在中國〉(《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p.187-219;原刊1998年3月《學人》第13輯)

3.〈世界古今名婦鑒》與晚清外國女傑傳〉(《北京大學學報》,第49卷第2期,2009年3月出版,p.35-48)

4.吳孟班:過早謝世的女權先驅〉(原刊《文史哲》2007年第2期)

  1. 清末報刊

  1. 〈晚清報紙的魅力〉(《晚清的魅力》p.1-6;原刊1998年12月30日《中華讀書報》)

  2. 〈晚清女報的性別觀照——《女子世界》研究〉(《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p.67-113;原刊2003年5月《現代中國》第3輯)

  3. 〈作為書面語的晚清報刊白話文〉(原刊《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4. 〈晚清上海賽馬軼話〉(《晚清上海片影》p.17-29;原刊《尋根》2001年第5期)

  1. 晚清文學與文化

1. 〈社會百象存真影——說近代竹枝詞〉(《詩界十記》p.47-56;原刊《讀書》1989年第10期)

2. 〈吟到中華以外天——近代「海外竹枝詞」〉(《詩界十記》p.57-67;原刊《讀書》1988年第12期)

3. 〈返回歷史現場的通道——上海旅遊指南溯源〉(《晚清上海片影》p.1-16;原刊《讀書》2003年第3期)

4. 〈車利尼馬戲班滬上尋蹤〉(《晚清上海片影》p.30-45;原刊《尋根》2001年第6期)

  1. 遊記與憶語

  1. 〈扶桑:追尋歷史的蹤跡(關東篇)〉(《返回現場》,p.1-8;原刊《讀書》1993年第3期)

2. 〈梁啟超墓園的故事〉(《返回現場》,p.72-93;原刊《書城》2002年第9、10期)

3. 〈以學為樂 以史為志——回憶季鎮淮先生〉(原分刊1996年2月24-25日《中央日報》、1997年6月9日《明報》美東版)

4. 〈在學術中得到快樂與永生——葉曉青《西學輸入與近代城市》編輯感言〉(《珍藏生命》p.48-70;原刊《書城》2011年6月號)

六、後記   夏曉虹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