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764603.htm
《橋》第2期(2015‧夏季號) 簡介
兩岸當代文學評論刊物《橋》由五位學者發起。本期內容包括台灣新銳作家「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專題及「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特輯,透過兩岸評論者共同閱讀、評論作家作品的方式,展現兩岸文學作品在作家關懷和寫作風格上的差異,也呈現兩岸評論者閱讀視點與評論方式的異同。
編輯札記
這一期的《橋》包含兩個部分。
在第一期的《橋》中,我們首先推出大陸新銳作家「在黑暗中漫舞的張楚」專題,這一期則安排台灣新銳作家「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專題。1967年出生的張萬康自大學時期開始寫作,經歷二十多年默默無聞卻仍執意筆耕的歲月,直至2011年才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道濟群生錄》,這部厚積薄發的作品讓他奪下當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的殊榮。本專題透過作家自述、長篇小說《道濟群生錄》的節選與從未發表過的短篇小說〈旅館〉,來展現張萬康率性獨特的寫作風格,並藉由兩岸評論者對張萬康作品的分析與討論,來提煉、凸顯作家創作的精神與特質。
在現代這個資訊爆炸、生活高速運轉、人們普遍失去文字閱讀耐心的時代,到底還有多少人擁有閱讀習慣?這些讀者中有多少人願意閱讀文學作品?人們會花多少比例的時間在閱讀上?人們願意花多少時間慢慢地咀嚼、品味一本文學作品?這些問題始終讓我們感到好奇。本期推出「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邀請大家一起來讀書。我們選擇了十本近幾年出版的兩岸文學作品,在大陸作家方面,包括60後的胡學文、70後的葛亮和石一楓、80後的蔡東和甫躍輝,台灣方面則包括「六年級」的童偉格和黃麗群、「七年級」的黃崇凱、言叔夏和陳栢靑。透過兩岸評論者共同閱讀、評論一部作品的方式,既展現兩岸文學作品在作家關懷和寫作風格上的差異,也呈現兩岸評論者閱讀視點與評論方式的異同。
炎炎夏日,為自己準備一杯冰茶,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目次】
編輯札記
台灣新銳作家專題
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
6 側寫張萬康 蘇敏逸
10 也曾癡漢也曾切八段 張萬康
22 長篇節選:《道濟群生錄》第三回 張萬康
28 短篇小說:旅館 張萬康
31 生與死的夢幻「聯歡」──讀張萬康《道濟群生錄》 沈慶利
37 異質空間的色語與政治——關於張萬康的《ZONE》 張曉琴
43 在值得期待還是難以期待的未定之天――新銳作家張萬康 藍建春
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
大陸作家
胡學文《我們為她做點兒什麼吧》
51 失去了遠景之後:讀胡學文《我們為她做點兒什麼吧》 彭明偉
57 底層與文學:從「形式」的視角出發──論胡學文小說 黃平
葛亮《浣熊》
62 論葛亮的《浣熊》 蔡明諺
67 對日常聲音的著迷──論葛亮 張莉
石一楓《我在路上的時候最愛你》
75 讀石一楓《我在路上的時候最愛你》 黃文倩
81 失敗的青年與「個人奮鬥」
──從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說起 李雲雷
蔡東《木蘭辭》
87 生命如嚼蠟
──蔡東《木蘭辭》中的生活啟示與零碎智慧 陳雀倩
93 人與城──蔡東論 岳雯
甫躍輝《狐狸序曲》
99 欲望化了的城鄉結構──甫躍輝《狐狸序曲》的城鄉書寫 徐秀慧
105 狐狸的多向和孤獨 梁鴻
台灣作家
童偉格《童話故事》
111 閱讀的文字雲:試論童偉格《童話故事》的小說本質試驗 何敬堯
117 來自時間的鄉愁:失蹤、替換與救贖
——評童偉格《童話故事》 叢治辰
黃麗群《海邊的房間》
123 美好時光不再,但是…… 蔡玫姿
128 評《海邊的房間》 張定浩
黃崇凱《壞掉的人》
134 要壞掉了?評黃崇凱《壞掉的人》 石廷宇
140 珍妮佛,來敲門──
論黃崇凱《壞掉的人》對知識者的狀態呈現與自我意識 陳思
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
146 讀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 何立行
152 空間在場與個體建構的寫作
──評台灣作家言叔夏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 郝敬波
葉覆鹿(陳栢青)《小城市》
160 明知為假的真誠──讀葉覆鹿《小城市》 朱宥勳
167 「小時代」的模範居民──讀《小城市》 李松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