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新批評」之重溫〉 解志熙  

 

陳越的這本書是他的博士論文的修訂稿,記得此前的題目是「『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在預答辯的時候有幾位老師擔心「詩的新批評」這個說法過新,且有與英美的「新批評」攀比之嫌,所以建議修改為《「詩的文本批評」的中西匯合》,作為最終答辯的題目。我當然理解這個建議的善意──那幾位老師其實都很肯定陳越論文的學術貢獻,他們的建議只是為了答辯的保險而言。應該承認,「詩的文本批評」這個概念的指稱顯然比較明確,但我私心裡還是更喜歡「詩的新批評」那個說法,因為此類詩評確實借鑑了英美的新批評,才與中國古典詩學的注解賞析傳統劃開了清晰的界限,開闢了詩的文本批評的新階段─倘若折中一下,則「詩的新批評」乃正是運用現代的詩學觀念和批評方法針對「詩的文本」而展開的詩歌批評實踐。也正為了這個緣故,此次出版也便恢復了舊題。

誠如陳越所說,這樣一種詩的新批評乃是「中西匯合」的產物,只有在「五四」文學革命之後才可能發生。事實上,胡適、顧頡剛和俞平伯等在「五四」之初即曾熱烈討論過《詩經》諸篇的詩本義,發表了多篇「說詩」的文字,不過那時的他們只是籠統地運用著來自西方的純文學觀念、努力把《詩經》當做純文學的詩作來解讀,而尚無詩的文本批評的方法論之自覺。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際,兩種情況同時發生了:一是新詩壇上有象徵派現代派詩歌的勃興,此類新詩含蘊著比較複雜深隱的情思和朦朧含蓄的詩藝,不是一般讀者可以一讀就懂的,於是也就迫切要求著批評性的解讀;二是古典詩詞進入大中學講壇,成為文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而由於古典語言的隔閡和詩藝的古雅,年輕的學子們也迫切要求著現代性的導讀。正是這兩種情況不約而同的交集,共同推動了針對具體詩歌文本的新批評之開展。

開創了這個詩的批評新路的,既有新詩人和批評家,也有致力於古典文學教學的現代學人──事實上這兩類人往往是二而一的。比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就既是初期的新詩人和新詩評論者,後來又成為高校的古典詩歌研究專家,這雙重的身分促使他們在致力於詩的文本批評及其方法論的探討時,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解詩傳統,並努力使之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印象式鑑賞轉變為分析性的解讀;另一方面則更多地借鑑了西方現代的詩學觀念和詩歌批評方法,尤其是來自英美「新批評派」的詩歌批評方法。恰在此時,英國批評家瑞恰茲(I.A. Richards 1893-1979)正好來華任教於清華、北大、燕京等校。瑞恰茲被公認為英美「新批評派」的奠基人之一(另一個奠基人是名詩人T.S.艾略特,他的詩作與批評理論也在此時傳入中國,另一個「新批評派」的代表人物、瑞恰茲的得意弟子燕卜蓀則在抗戰時期來華任教於西南聯大),他的批評理論、語義學研究和文本分析方法,特別適合於詩歌文本之解讀,給清華大學教授葉公超、朱自清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響,以至於葉公超斷言:「我相信國內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浪漫主義,不是寫實主義,不是象徵主義,而是這種分析文學作品的理論。」(葉公超:〈曹葆華譯《科學與詩》序〉,撰寫於1934年,見《科學與詩》,商務印書館,1937年)正是由於葉公超的熱情介紹,朱自清也及時地注意到了瑞恰茲的理論和方法,遂努力將瑞恰茲的意義理論和文本分析方法運用於中國古典詩歌和現代新詩的解讀,陸續撰寫了《新詩雜話》、《詩多義舉例》等關於詩歌文本的新批評論著。朱自清又轉而推動了他的同事俞平伯和浦江清。我們只要讀讀俞平伯這一時期連續發表的解詩之作《讀詞偶得》,就不難體會他在傳統的鑑賞和訓詁之外,顯著地加強了詩詞語言意味的分析,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俞平伯在朱自清的熱情鼓勵下,精心撰寫了〈詩的神祕〉一文,堪稱詩歌文本「新批評」之開創性的方法論文獻。俞平伯承認「詩(詞也在內),有一部分人看它永遠是很神祕的,類乎符咒」,但新的理論方法的自覺使他自信地宣稱:「我們要把詩從神祕之國裡奪出,放在自然的基石上,即使有神祕,卻是可以分析,可以明白指出的。」又謂詩的神祕「只是詩的複雜微妙幽沉各屬性的綜合,似乎一時不能了解,卻終究可以分析,敘述和說明的。「(俞平伯:〈詩的神祕〉,《雜拌兒之二》第1頁、第4頁、第5頁,開明書店,1933年。)

進入抗戰及四十年代,對於詩的文本的「新批評」又有進一步的拓展。此時除朱自清等資深學者外,又有不少年輕學者如林庚、吳世昌、金克木、李廣田、邢光祖、吳興華、程千帆、袁可嘉等陸續加入,並且也出現了專門服務於國文教學的文本批評刊物《國文月刊》、《國文雜誌》(葉聖陶主持)及《新生報》語言與文學副刊等,……矚目於詩歌文本的新批評一時蔚然成風,湧現出一批相當出色的成果,如浦江清的《詞的講解》、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釋〉、吳世昌的《論詞的讀法》、李廣田的《詩的藝術》、吳興華的《現代西方批評方法在中國詩歌研究中的運用》、程千帆和沈祖棻合著的《古典詩歌論叢》(該集出版於1954年,但集內的解詩文章多作於四十年代)等,都是詩歌文本新批評的傑出論著。其批評對象,則既包括新詩,也有古典詩詞,甚至涉及外國詩。比較而言,對古典詩詞的新批評最有成效。

在詩歌文本的新批評開展過程中,每個批評者的具體操作方法容或有別,但大的著眼點和方法論是非常一致的,其要旨在朱自清的〈古詩十九首釋〉(此文是朱自清1940年夏至1941年夏的休假期間為《國文月刊》的「詩文選讀欄撰寫的)前言裡得到了扼要地揭示——

 

詩是精粹的語言。因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許多人覺得詩難懂,便是為此。但詩究竟是「語言」,並沒有真的神祕;語言,包括說的和寫的,是可以分析的;詩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徹的了解;散文如此,詩也如此。有時分析起來還是不懂,那是分析得還不夠細密,或者是知識不夠,材料不足;並不是分析這個方法不成。這些情形,不論文言文、白話文、文言詩、白話詩,都是一樣。不過在一般不大熟悉文言的青年人,文言文,特別是文言詩,也許更難懂些罷了。

我們設「詩文選讀」這一欄,便是要分析古典和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品,幫助青年諸君的解,引起他們的興趣,更注意的是要養成他們分析的態度。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實欣賞;欣賞是在透徹的了解裡。一般的意見將欣賞和了解分成兩橛,實在是不妥的。沒有透徹的了解,就欣賞起來,那欣賞也許會驢唇不對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響。一般人以為詩只能綜合的欣賞,一分析詩就沒有了。其實詩是最錯綜的、最多義的,非得細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圇吞棗的讀去,所得著的怕只是聲調詞藻等一枝一節,整個兒的詩會從你的口頭眼下滑過去。(朱自清:〈古詩十九首釋〉,《朱自清全集》第7卷第191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

 

如所周知,傳統的中國思想和學術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注重直覺印象之談和經驗綜合之論,而不擅長系統性、學理性的分析。這個共同性影響及於古典的詩歌批評,便是面對詩意比較含蓄以至「神祕」的詩歌文本,古人很樂於坦承「詩無達詁」,於是要麼滿足於「釋事忘義」的訓詁性注釋,要麼滿足於訴諸經驗直覺的印象性品評,而長期缺乏綿密深入的分析性批評。朱自清等人所開創的「詩的新批評」,則肯認詩歌作為精粹的語言藝術品並非神祕無解,其精微的意味和精妙的藝術仍可通過語言藝術的分析而得以彰顯和昌明。他們對新詩與舊詩詞文本的精闢分析,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詩是可以分析的語言藝術作品」。這與英美「新批評」對詩的文本批評之立場和方法若合符節,而又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語文學傳統中的合理因素,如此「中西融合」委實具有開拓中國詩歌批評新時代的重大意義。

然而,很可能因為這種詩的新批評比較注重具體文本的解讀,乍一看似乎關涉度不夠宏大、理論性也不很鮮明,所以當今學界一直很少關注它的歷史和價值。此前只有資深的現代詩歌研究專家孫玉石先生敏銳地意識到此類批評的現代意義,他從1987年開始不斷探索、先後撰發了多篇專論,到2007年結集為《中國現代解詩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成為這一領域的開創性學術成果,也是迄今唯一的專題論著。按,孫玉石先生所說的「中國現代解詩學其實就是陳越所謂詩歌文本的「新批評。孫先生的開創性研究誠然功不可沒,但也有明顯的局限──只把「解詩學視為針對新詩的解讀性批評,研究的視野一直限制在「中國新詩學的範圍裡,而未顧及到現代人對古典詩詞的解讀同樣可以納入到中國現代詩學的視野、同樣屬於詩歌文本的「新批評之列,甚至比新詩的文本批評更為出色。

正是在借鑑孫玉石先生的先行研究的基礎上,陳越的探索更進了一步也更深了一層。陳越自覺超越「中國新詩學」的限制,別具慧眼地從中國現代詩學」的視野出發,將發生在現代中國的所有運用現代詩學觀念和方法來進行的詩歌文本批評─不論其對象是舊詩、新詩還是外國詩─都納入詩歌文本的「新批評」的考察範圍,著力揭示其現代的理論基礎、方法特徵和具體的批評成就,於是所見更廣、所論更深。當然,與此俱來的學術難度也更大了,為此,陳越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和辛勤的思考。讀博的幾年間,陳越埋頭窮搜相關文獻、補充相關的中外文學知識、思考相關的詩學理論批評問題,終於用數十萬字的論文,第一次完整地梳理了「詩的文本批評」在現代中國崛起的來龍去脈、深入發掘了此種新批評的理論基礎、批評方法和批評實踐,讓人對詩的新批評潮流的歷史和價值獲得了全面的認識,這無疑是中國現代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陳越窮搜文獻的勞績,可以本書第二章為例,該章對英美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傳播的梳理可謂集其大成,其中有許多條文獻都是陳越首發的。至於陳越對「詩的新批評」成就的分析之深入,則可以本書第四章為例,該章重點討論了詩的新批評」在詞學領域的展開,乃以俞平伯、浦江清、吳世昌對詞的解讀為代表,深入發掘其作為詩的新批評的現代意義、具體分析其批評方法的現代性特徵,完全超出了一般古典文學學術史的研究視野、而又扎實地彌補了中國現代詩學研究的一個盲點,所以讀來令人耳目一新。……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肯認詩的新批評」是中國現代詩學的重要成就之一,它通過把現代詩歌觀念落實到具體的批評實踐之中,為促進中國詩學的現代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並由此留下了大批值得認真分析和學習的詩學遺產,而陳越此書作為該領域的第一本系統性的研究專著,其原創之功、搜求之勞和開掘之深,委實值得嘉許。

說起來,陳越在本科所學並非文學,只因熱愛文學,乃刻苦自修、考入南開大學攻讀文學碩士,後來又到清華隨我讀博。他的探討吳宓、梁實秋等新人文主義者的碩士論文,仔細追溯西方原典、校正流行比附之見,讓面試的老師們頗為讚許。也正因為他的英文很好,所以在博士論文選題時,最初曾想研討中西現代文學批評觀念的融合問題,後來覺得題目過大,容易失之浮泛,乃將視點集中落實到「詩的文本批評的中西融合這個專門的詩學問題上,由此銳意探尋,遂有了不少重要的文獻發現和漸趨深入的理論思考。陳越的好學苦讀在清華中文系是出了名的。讀博生活本來就很清苦,陳越又是來自基層的一個窮學生,可他讀博期間卻節衣縮食,購買複印了大量文學詩學書籍,他的小小宿舍實在無法安頓,我只好把辦公室借給他,放了整整一屋子。如此勤學苦讀,給陳越的論文打下了厚實的基礎,答辯時一下子拿出了三十餘萬言的論文稿,其厚重度和完成度讓汪暉兄在答辯會上當面讚嘆說,「陳越的論文是本專業歷屆同學中唯一真正完成了的博士論文。論學一向嚴格的方錫德兄則破例地在評議書裡讚揚陳越的論文,「是本學科近年來罕見的一篇優秀的博士學位論文,建議通過答辯後,申報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然而,謙虛樸實的陳越並沒有申報這個獎項,畢業後的幾年來他仍然孜孜矻矻地繼續修改和完善著論文。自然,此前的陳越在學術修養上也有明顯的不足,比如對中國古典解詩學傳統不很熟悉就是他的論文的一個薄弱環節。如今翻看這個即將出版的修改稿,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和補充。要說這個修改稿的問題,恰恰來自於陳越謙抑的個人性格和嚴格的學術自律:有些重要人物如葉公超本來可以專寫一節的,可是陳越卻因為有人論述在先,他便只註明別人的研究而不再詳論;有些重要文獻本來是陳越先發現的,可是別人後來率先發表了,他就删掉自己而轉注別人。在學術上如此過於嚴格的自律,反倒影響了本書論述敘事的完整性和個人觀點的充分表達。這是讓我很感可惜的。

陳越畢業已近四年,論文終於要出版了。欣悅之餘,乃略為介紹如上,即以此為序吧。


2015年6月10於清華園之聊寄堂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評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1077661.htm

 

 [關於本書]

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肯認詩的新批評」是中國現代詩學的重要成就之一,它通過把現代詩歌觀念落實到具體的批評實踐之中,為促進中國詩學的現代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並由此留下了大批值得認真分析和學習的詩學遺產,而陳越此書作為該領域的第一本系統性的研究專著,其原創之功、搜求之勞和開掘之深,委實值得嘉許。

──解志熙.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英美新批評在一九二○年代後期就已傳進中國,新批評的首創者之一瑞恰慈,以及瑞恰慈的學生燕卜蓀都來中國講過學,艾略特〈傳統與個人才能〉也在那時譯介到中國。新批評的研究方法在三、四○年代影響了朱自清和俞平伯,也影響了當時不少年輕詩人,如吳興華和袁可嘉,這一段歷史很少人知道,本書都有非常詳實的考察和評論。本書可以說是一部詳實的英美新批評在中國的傳播史。

 [作者介紹]

陳越,男,1978年生於湖北黃陂,2011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就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已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勵耘學刊》、《現代中文學刊》、《新詩評論》、《國外理論動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刊物發表論文、譯文多篇,有數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譯有《《資本論》傳》(中央編譯出版社),編有《清華映像》(合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目錄]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目錄

「詩的新批評」之重溫(序)/解志熙

第一章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第一節  現代詩學與文本批評

第二節  文獻綜述與概念界定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論述框架

第二章  英美新批評詩學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第一節  瑞恰慈文藝理論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反應

第二節  艾略特詩論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第三節  燕卜蓀、朱利安.貝爾及奧登一派詩人的詩論

第三章  詩的經驗及其傳達:「詩的新批評」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瑞恰慈與詩的經驗說之確立:「詩的新批評」之創作本體論

第二節  經驗的傳達與象徵、晦澀:「詩的新批評」之分析話語

第三節  從關注詩人到關注詩:「詩的新批評」之核心方法論

第四章  文學教學與「詩的新批評」之展開

     ──以朱自清和一個雜誌及一個副刊為中心

第一節  朱自清的現代文學批評觀念

第二節  客觀地分析語義:朱自清新批評的核心

第三節  《國文月刊》、《新生報》與「詩的新批評」之展開

第五章  現代「詞的新批評」三大家

第一節  俞平伯詞釋思想

第二節  浦江清與〈詞的講解〉

第三節  吳世昌詞學批評思想述略

第六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後起之秀

第一節  邢光祖與比較詩學

第二節  吳興華與重審古典

第三節  袁可嘉與「戲劇主義」

第七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核心觀念例說

    ──以語音、肌理與含渾為中心

第一節  詩的新批評之「詩與語音」問題

第二節  詩的新批評之「肌理」說

第三節  詩的新批評之「含渾」說

第八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典型作品例說

第一節  重審古典世界:古詩新詮例說

第二節  揭開詞的神祕:現代詞釋的代表作

第三節  開闢新詩空間:白話新詩探幽例說

第四節  引入他山之石:西洋詩的譯釋例說

第九章  結語

後記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iao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764603.htm

 

 

《橋》第2期(2015‧夏季號) 簡介


兩岸當代文學評論刊物《橋》由五位學者發起。本期內容包括台灣新銳作家「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專題及「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特輯,透過兩岸評論者共同閱讀、評論作家作品的方式,展現兩岸文學作品在作家關懷和寫作風格上的差異,也呈現兩岸評論者閱讀視點與評論方式的異同。

編輯札記

這一期的《橋》包含兩個部分。

  

在第一期的《橋》中,我們首先推出大陸新銳作家「在黑暗中漫舞的張楚」專題,這一期則安排台灣新銳作家「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專題。1967年出生的張萬康自大學時期開始寫作,經歷二十多年默默無聞卻仍執意筆耕的歲月,直至2011年才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道濟群生錄》,這部厚積薄發的作品讓他奪下當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的殊榮。本專題透過作家自述、長篇小說《道濟群生錄》的節選與從未發表過的短篇小說〈旅館〉,來展現張萬康率性獨特的寫作風格,並藉由兩岸評論者對張萬康作品的分析與討論,來提煉、凸顯作家創作的精神與特質。

 

在現代這個資訊爆炸、生活高速運轉、人們普遍失去文字閱讀耐心的時代,到底還有多少人擁有閱讀習慣?這些讀者中有多少人願意閱讀文學作品?人們會花多少比例的時間在閱讀上?人們願意花多少時間慢慢地咀嚼、品味一本文學作品?這些問題始終讓我們感到好奇。本期推出「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邀請大家一起來讀書。我們選擇了十本近幾年出版的兩岸文學作品,在大陸作家方面,包括60後的胡學文、70後的葛亮和石一楓、80後的蔡東和甫躍輝,台灣方面則包括「六年級」的童偉格和黃麗群、「七年級」的黃崇凱、言叔夏和陳栢靑。透過兩岸評論者共同閱讀、評論一部作品的方式,既展現兩岸文學作品在作家關懷和寫作風格上的差異,也呈現兩岸評論者閱讀視點與評論方式的異同。

 

炎炎夏日,為自己準備一杯冰茶,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目次】

 編輯札記

台灣新銳作家專題

野路上的少年郎──張萬康

6    側寫張萬康                                             蘇敏逸

10   也曾癡漢也曾切八段                                     張萬康

22   長篇節選:《道濟群生錄》第三回                          張萬康

28   短篇小說:旅館                                         張萬康

31   生與死的夢幻「聯歡」──讀張萬康《道濟群生錄》         沈慶利

37   異質空間的色語與政治——關於張萬康的《ZONE》          張曉琴

43   在值得期待還是難以期待的未定之天――新銳作家張萬康     藍建春

對話空間:我們一起讀書!

 

大陸作家

胡學文《我們為她做點兒什麼吧》

51   失去了遠景之後:讀胡學文《我們為她做點兒什麼吧》       彭明偉

57   底層與文學:從「形式」的視角出發──論胡學文小說         黃平

葛亮《浣熊》

62   論葛亮的《浣熊》                                       蔡明諺

67  對日常聲音的著迷──論葛亮                               張莉

石一楓《我在路上的時候最愛你》

75   讀石一楓《我在路上的時候最愛你》                       黃文倩

81   失敗的青年與「個人奮鬥」

──從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說起                     李雲雷

蔡東《木蘭辭》

87   生命如嚼蠟

──蔡東《木蘭辭》中的生活啟示與零碎智慧               陳雀倩

93   人與城──蔡東論                                         岳雯

甫躍輝《狐狸序曲》

99   欲望化了的城鄉結構──甫躍輝《狐狸序曲》的城鄉書寫     徐秀慧

105  狐狸的多向和孤獨                                         梁鴻

 

台灣作家

童偉格《童話故事》

111   閱讀的文字雲:試論童偉格《童話故事》的小說本質試驗    何敬堯

117   來自時間的鄉愁:失蹤、替換與救贖

——評童偉格《童話故事》                              叢治辰

黃麗群《海邊的房間》

123   美好時光不再,但是……                                蔡玫姿

128   評《海邊的房間》                                      張定浩

黃崇凱《壞掉的人》

134   要壞掉了?評黃崇凱《壞掉的人》                        石廷宇

140   珍妮佛,來敲門──

論黃崇凱《壞掉的人》對知識者的狀態呈現與自我意識        陳思

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

146   讀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                              何立行

152   空間在場與個體建構的寫作

──評台灣作家言叔夏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            郝敬波

葉覆鹿(陳栢青)《小城市》

160   明知為假的真誠──讀葉覆鹿《小城市》                  朱宥勳

167   「小時代」的模範居民──讀《小城市》                  李松睿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世界安靜下來〉蘇敏逸 (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李師江對台灣讀者來說,也許並不算陌生。他曾先後在台灣出版了《比愛情更假》(2002)、《她們都挺棒的》(2003)、《肉》(2003)等三部小說及隨筆集《畜生級男人》(2004),這些作品大多以李師江混居北京的生活經驗為素材,在他噴薄而出,不吐不快的文字裡,激盪著桀傲不馴的青春野性與玩世不恭的叛逆之氣,隱隱然帶著王朔的調調,而他在2010年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系》,也讓我聯想到上個世紀九○年代王朔的經典作品〈動物凶猛〉。

 

熟悉李師江這類作品的讀者,肯定會對寫出《福壽春》的李師江感到陌生。在這裡,攔海造田、山上栽茉莉、海邊養蟶子的增坂村取代了北京城;傳統親族倫常與思想觀念取代了現代都會的男女關係;平靜樸實、娓娓道來,帶著農村百姓尋常口語的敘述語調取代了調侃嘲諷中帶著青春憤怒的伶牙俐齒。這部作品以李師江的故鄉福建寧德增坂村為背景,透過李福仁及其兒女家人、鄰里親族的日常生活,寫出李福仁勤懇踏實、子孫滿堂卻老來孤單的一生,寫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農村故鄉地景與人心的變化,也寫出李師江對鄉村生活的追憶與眷戀。

 

一部好的小說是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的高度整合,恰當的形式可以使作品的內容與精神獲得更精準的傳達。《福壽春》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濃厚的中國古典小說氣息,李師江正是以平實的傳統說書的敘述模式,將農村素樸的常民生活與思維方式捕捉、凝練起來。小說題目「福」、「壽」、「春」本身便飽含著中國農民傳統觀念中的吉祥之意,而小說的框架是算命師對李福仁「子孫滿堂,老來孤單」的命運斷語,既符合農村鄉民求神問卜的生活習性,又隱然帶著命運難違的中國傳統智慧。小說以古典白話的平鋪直敘開展李福仁的家族故事,在人際紛爭中展現農民最單純善良的公道是非。

 

現代化進程中的城鄉問題可以說是中國經濟迅速膨脹,社會產生巨變之後,作家們最重要的書寫主題之一。將《福壽春》與李師江以北京生活為書寫背景的作品加以合觀,也可以看見李師江對這個問題的態度。相較於京城生活的躁動喧囂,李師江對故鄉風俗民情的描寫細膩有情。在小說中,李福仁的兩個兒子安春和三春僅是讀了一點書,便厭棄農村的勞動,一心想往城市發展,卻因好高騖遠,不肯踏實苦幹,最後敗盡家財而歸,安春和三春的經歷展現了現代都市社會的物欲誘惑對人心的腐蝕。相較之下,寡言守分的李福仁對土地懷抱著深厚的感情,生活簡單,熱愛勞動,厭惡好吃懶做之人,李福仁看似保守但卻勤懇踏實的生命態度才是人類得以永續發展的關鍵。同時,在全村人依然秉持著「生兒子最重要」的傳統觀念,安春與細春也為了生個兒子,躲避計生組對於超生的追查而遠走他鄉,李福仁卻看得開:「如今我倒覺得生個女兒家也是有情有義的,雖不能傳宗接代,倒是對父母體貼,也是有用的。」在時代的變遷中,李福仁並不固執於傳統思維,是真正智慧通達之人。

 

大陸版的《福壽春》有李師江所寫的〈創作札記(代序)〉,記錄了李師江在創作生涯中對於寫作問題的摸索、反省與修正,其中有這樣一條:「耐心、笨拙、誠實、細心,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要寫好一個長篇的質素。」李師江正是通過這樣的實踐,讓生命與作品沉靜下來。我個人以為,不僅僅是寫長篇小說,其實「耐心、笨拙、誠實、細心」也是面對這個過於急功好利、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很重要的美德。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壽村  

人間網路書店: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866333.htm

 

 

[關於本書]

 

在現代和傳統兩造之間欲走還留的鄉村圖景

 

《福壽春》是一部世情小說,且是一部近期少見的用章回體創作的長篇小說,李師江從世道人心的角度書寫現代鄉村生活。書中,李師江刻畫了一個李福仁家庭兩代人──父母與四個兒子的倫常關係與命運,透過這一家兩代人描述了中國東南海邊鄉村近十幾年來的風土人情,可說是一幅充滿命運感、生命力的風俗畫。李師江並不著急表達這種生活的意義所在,而是用如同工筆畫一般的細膩筆觸,著力對生活本身進行日常化的精細描摹,由此我們看到一個在現代和傳統兩造之間欲走還留的鄉村圖景──又耕田又種花又做海的農民生活,迷信色彩與傳統觀念交織的鄉村精神世界,老一代農民與下一輩觀念斷裂中的痛楚和傷感,一個從農耕社會城市化正在消失的農村。

 

 

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終究是需要故鄉的。即便你無暇回家,只在腦海中回想。

 

有一種論調,說的是,如果你開始懷舊,就證明你老了。其實我從小學高年級到城裡念書開始,就開始懷舊了。我懷念在河中撈魚的日子,懷念在山上摘草莓的時光,懷念在祠堂改成的小學裡被同學孤立的孤獨,懷念母親抱著我躲避颱風的惶恐,懷念鄉村給我的每一點童趣、恐懼以及喜悅──至今這些元素滲入血液,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氤氳二字:故鄉。

 

 

熟悉李師江這類作品的讀者,肯定會對寫出《福壽春》的李師江感到陌生。在這裡,攔海造田、山上栽茉莉、海邊養蟶子的增坂村取代了北京城;傳統親族倫常與思想觀念取代了現代都會的男女關係;平靜樸實、娓娓道來,帶著農村百姓尋常口語的敘述語調取代了調侃嘲諷中帶著青春憤怒的伶牙俐齒。這部作品以李師江的故鄉福建寧德增坂村為背景,透過李福仁及其兒女家人、鄰里親族的日常生活,寫出李福仁勤懇踏實、子孫滿堂卻老來孤單的一生,寫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農村故鄉地景與人心的變化,也寫出李師江對鄉村生活的追憶與眷戀。

──蘇敏逸.成功大學──李師江

 

[作者簡介]

 

李師江,1974年生於福建寧德,1997年畢業於北師大中文系。現居寧德,專業寫作。在台灣出版有小說《她們都挺棒的》等四種,是大陸標誌性作家之一。大陸出版有長篇小說《逍遙遊》,並以該書獲得「2005年度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另著有長篇小說《中文系》、《哥仨》、《福州傳奇》,隨筆集《畜生級男人》,歷史傳記《曹操:我這一輩子》。部分作品譯介至英、法、日等國。

 

【目錄】

 

讓世界安靜下來     蘇敏逸 (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福壽春

後記

附錄:李師江創作年表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uxun  

人間網路書店:www.pcstore.com.tw/renjian/M20148009.htm

 

[關於本書]

在革命與文學的脈絡上考察魯迅的思想生成史,長堀祐造的這部著作是繼丸山昇先生的研究之後最為扎實的推進。引進托洛茨基這一觀察維度,恢復了「革命」歷史譜系本有的豐富,自然也呈現了魯迅與「革命」關係的複雜。著者的同情明顯投射在歷史上的「敗者」一方,但他以近乎嚴苛的「實證」克制自己的情緒和立場,由此形成的張力和裂痕,也是本書的魅力之所在。                                        

 

──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王中忱

 

 

 

魯迅與托洛茨基的關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歷史課題。它不僅涉及後期魯迅的文學觀及其對革命的態度,更與1930年代革命中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密切關聯。長堀祐造先生積二十餘年實證考據之功力重返歷史現場,以世界史的視野和省察革命的強韌信念挑戰此課題,並力圖深掘「魯迅基於階級論的國際主義精神」在當今的價值,實乃力透紙背之作。可以預期,該書必將引起漢語讀書界的廣泛關注,並推動相關議題的討論和爭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

 

戰後日本的魯迅研究碩果累累,頗能說明戰後日本中國研究的性格,亦頗能說明戰後日本知識分子共同體的某些思想特性。就後者而言,甚至可以誇張地說,「魯迅」也是一位日本的知識分子。本書長於實證研究,卻對魯迅解釋譜系不乏顛覆性。這是第一本系統探討魯迅與中國托洛茨基主義關係的著作。魯迅遠非聖人,其永遠的價值,在於他是知識分子批判性的化身。本書致力於將魯迅從官方意識形態的利用中拯救出來,以還原魯迅作為一位革命者和知識分子的複雜性。「知識分子」一詞似乎漸成日語和漢語的死語,此情此景,本書將讓我們重新認識魯迅思想的意義。這不僅是一本魯迅研究的力作,也是一本中國托洛茨基主義研究的力作。

 

 ──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林少陽

 

 [關於作者]

長堀祐造 Nagahori Yuzo ながほり ゆうぞう 

   1955年生於日本埼玉縣。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早稻田大學大學院博士課程中退,2012年在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獲博士學位。現為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專業為中國近現代文學。

   合著有《魯迅研究的現在》(『魯迅研究の現在』)、《二三十年代中國與東西文藝》(『二三十年代中国と東西文芸』)等。譯有莫言的《變》;合譯的作品有莫言的《中國農村短篇故事選》(『中国の村から』)、毛毛的《我的父親鄧小平》(『わが父・鄧小平』、克里斯多福‧紐的《上海》和《香港》(英譯日)、鄭超麟的《鄭超麟回憶錄》(『初期中国共産党群像──トロツキスト鄭超麟回憶録』1・2)等。

 

[譯者] 

王俊文

1977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199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7)和比較文學碩士(2002.7)。2011年在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中文科)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在慶應義塾大學等任兼任講師。專業為中國現代文學、日中近現代比較文學。博士論文為『武田泰淳における中国――「阿Q」と「秋瑾」の系譜を中心として』(《武田泰淳與中國──以「阿Q」和「秋瑾」的譜系為中心》)。譯著有《魯迅‧革命‧歷史──丸山昇現代中國文學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

 

 

 【目錄】

           施 

 

中文版作者序

日文版作者序

  1. 魯迅對托洛茨基文藝理論的接受

第一章  魯迅「革命人」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魯迅革命文學論與托洛茨基的《文學與革命》

第三章  魯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藝理論影響的意義──同路人魯迅──

第四章  1928-1932 年期間魯迅的托洛茨基觀和革命文學論

第五章  試論魯迅托洛茨基觀的轉變──魯迅與瞿秋白──

第六章  《文學與革命》中文翻譯的諸問題

 

第二部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諸問題

第七章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諸問題

第三部 毛澤東文藝路線與托洛茨基文藝理論

第八章  毛澤東〈講話〉與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的翻譯問題

── 延安整風與王實味──

第九章  魯迅與富田事變──毛澤東對AB 團的肅清與魯迅的不安

第十章  永遠的革命者的悲哀──試論「假如魯迅活著」論爭──

3結語   ──總括與展望──

譯者後記               王俊文

 

初出一覽


魯迅略年譜.本書相關簡略年表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宏偉敘事再現時代議題 須文蔚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大陸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其中報告文學獎的得獎作品規模宏大,超過十萬字以上的長篇鉅著不在少數,作者以長時間與縝密的調查與研究,深入時代充滿爭議或重大的教育、醫藥、民族、實業與抗災等議題,配合以活潑生動的小說筆法,塑造出生動的場面與栩栩如生的角色,展現出台灣紀實文學作品中迥異的特質。

 

報告文學的發展與起源可以上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提倡「創造我們的報導文學」,發表「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新的形式與我們的任務宣言」,指示要以這種文學形式,為政治服務。由於戰爭及時代的悲劇,報告文學在抗日時期流行一時,對社會及時局都有強烈的批判性,成為當時的文學主流。當時這個新興的文體帶有強烈的社會實踐與揭露時弊的功能,主題也都以關心社會中弱勢階層為主,掀起了時代的風潮。

 

如同中國大陸報告文學會長李炳銀指出,在這個錯綜複雜、挑戰迭起的全球化、資訊化時代,報告文學成為社會的必然要求,報告文學的資訊傳遞、價值判斷和社會介入功能,使之超越新聞,異於小說,可以改變讀者大眾對生活的感知方式和理解效果,客觀上延伸了人的視野。藉此觀察魯迅文學獎作品集的選題,關懷弱小與社會邊緣的主題退場,取而代之的與國家發展與重大政策爭議有關的議題,更加接近當代新聞學上所稱的調查報導,是讀者更能感受到報告文學衝擊社會、政治與經濟政策的能量。

 

與台灣報導文學長期傾向散文與新聞報導的文體發展不同,也和台灣報導文學寫手必須仰賴雜誌或社區刊物出版作品的狀況也不同,中國大陸報告文學雖然在改革開放後歷經衰退,但是依舊能夠透過出版、電視紀錄片乃至電影的互動,開展出強勢文體的地位。從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的得獎資料分析,不少小說家加盟報告文學創作隊伍,把更生動的筆法與手法帶入了創作環境中,也為中國報告文學注入了更多活力與文體改革的動能。

 

在此次專書中收錄的作者中,何建明是得獎的常勝軍,他的作品不僅主題宏大,篇幅更超過二十餘萬字,放諸華文紀實文學的出版界,筆力如此雄健的作者並不多見。本書收錄的〈部長與國家〉一文,描寫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獨臂將軍」余秋裡擔任石油部長期間,帶領五萬大軍在松遼平原上開發大慶石油的傳奇故事。何建明的作品還受到電視媒體的青睞,中央電視臺改編為30集電視連續劇《奠基者》,也展現出報告文學在當代多媒體互文的潛力。

 

在一片西藏熱的文學圈,加央西熱的〈西藏最後的馱隊〉是作者應中央電視台導演之邀,回到故鄉,帶領紀錄片團隊,跟隨著馱鹽的犛牛隊伍,記錄一種行將消失的行業:尋鹽、採鹽與運鹽。作者以流暢的筆法,讓人們有機會聽到來自西藏本土的聲音,不同於以往的他者的描述,展現出牧民的日常勞作方式、精神信仰、婚喪嫁娶、飲食起居等文化層面的在地觀點。

 

最具戲劇性,也最賺人熱淚的作品,應當是朱曉軍的〈天使在作戰〉。作者選擇了醫藥界的黑幕來揭露,主人翁充滿了正義感,希望自己成為真正的醫生,不要濫用醫療資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醫療問題不斷上書,頗有「秋菊打官司」的曲折與熱情,既有震撼力也有渲染力。相形之下,王宏甲〈中國新教育風暴〉顯得冷靜、客觀與科學,作者徵求各方反映教育改革的小故事,以多元視角呈現教育政策變革的不易與艱難,這部作品也立即改編為電視紀錄片,成為教育政策變遷下的見證者。

 

兩岸都矚目的汶川地震,李鳴生〈震中在人心〉一文則展現了作家的社會責任感,他第一時間投入災區,以一個作家、軍人、家鄉人獨有的三重身份深入採訪,鉅細靡遺寫作救災、醫療乃至心理治療等複雜的抗災歷程,就天地不仁的災情,理性分析出人為的不當,絕對是相同類型報導中視野遼闊,論點多元的佳作。

 

較為特殊的、個人的議題,則是作家張雅文針對自身著作權官司側寫的〈生命的呐喊〉一文,一個連小學學歷都沒有的女作家,不會一句外語,獨闖俄羅斯、烏克蘭、歐洲、韓國與車臣,推出一部又一部頗具影響的國際題材作品,卻因為著作權契約爭議,使她的電視改編劇本鬧上法庭,令她心力交瘁,屢經生死磨難。這樣的報導題材,屬於見證類的報告,是台灣報導文學中較為罕見的

 

綜觀魯迅文學獎的報導文學卷,以宏大敘事開展出令人震撼的篇章,充分證明了報告文學在中國大陸依舊有著優秀的作家隊伍,具有相對廣大的讀者市場,同時報告文學是走向成熟的文體。但誠如石興澤的分析,中國大陸的報告文學也存在三大隱憂:一是青年報告文學作家偏少;二是創作走向貪大求全、迷戀歷史、疏離民生的誤區;三是文體意識模糊下的藝術修養不足。放諸台灣報導文學發展,目前這些憂喜參半的批評,應當都是關心文學與社會的人們頗有同感的見解。

 

台灣的報導文學長於書寫田野,也擅於在多元、自由與不同族群的議題調查與分析,我們新銳的作家如能從這本難得一見的作品集中,獲取更恢弘的選題能力,學習更鮮活的寫作筆調,相信台灣的報導文學界應當會有更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出現。



編案:加央西熱、朱曉軍、何建明的作品見《報導文學卷1》;王宏甲、李鳴生、張雅文的作品見《報導文學卷2》。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地山水裡長出的文字 宇文正

 

常年在編輯檯上閱讀大量散文,也編選過年度散文選,拿到這一冊初排稿,首先看目錄,不免驚訝。初估這本書的厚度,設若是一本台灣的散文選,大約可選30-40篇左右,如果主編多選一些小品,那麼增加到50篇也很尋常,但這本書一共只得散文11篇,而且有些都還標明了是「節選」。會不會冗長得讀不下去呢?孰料一頁頁翻下來,竟不能釋手。

台灣散文精緻,這是我們的強項。但這兩年小清新、小確幸當道,會不會愈走愈精巧而失卻厚重的底蘊,我認為是散文寫作者該放在心上的。在近年台灣散文裡,我們往往讀到的是人,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慾望,這是彌足珍貴的;而我讀這系列大陸作家的散文,讀到的是土地、歷史、時代與民族文化。

聽來似乎真的很沉重,然而畢竟是名家之手,篇幅長,主題大,文字卻一點也不拖沓,許多地方還讓人啞然失笑。

賈平凹寫〈老西安〉,把一個城市的靈魂寫得呼之欲出,與讀者睹面相見的,是從古代文明一路走來的西安,也是一個作家對孕育自己的土地濃稠的情感。老西安人被大上海人氣得無語,喃喃唸道:「外省人竟還有這樣看待西安的?!」令人莞爾。

李存葆的〈大河遺夢〉則以龐大篇幅寫黃河斷流,其憂懷,有文化之憂,環境之憂,更有對整個華夏文明的思索與反省,全文的磅礴之氣,如在呼喚黃河之水。素素的〈絕唱〉、〈永遠的關外〉,熊育群〈路上的祖先〉,無論寫遼西、寫長城,寫漢人的遷徙之路,都是大地之歌,中國文明之歌。

史鐵生的〈病隙隨筆〉極耐讀,一則一則自問自答,從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意義?肉體、精神與靈魂……乃至於愛情、文學與藝術交互關係的種種辯證,深刻有味。比如他說到ABC三角戀情,「一個猶豫的A是美的,一個困惑的B是美的,一個隱忍的C是美的;所以是美的,因為這裡面有靈魂在徬徨,這徬徨看似比不上理智的決斷,但這徬徨卻通向著愛的遼闊……」肉身之病中的種種思索,卻照見心的遼闊。

我私心裡讀來特別投射情感的是南帆〈辛亥年的槍聲〉,寫福建閩侯人─林覺民。閩侯屬大福州市,我的祖籍林森縣,亦屬福州市,從小讀歷史,從未意識到原來林覺民是自己的同鄉,更不知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裡竟然有這麼多自己的同鄉!林覺民住過的大宅院,後來住的屋主是謝冰心;林覺民有位遠房姪女-徐志摩愛慕的戀人林徽因……天啊,這篇文章給了我太多原鄉的線索!

最見散文功力的當屬韓少功〈山南水北〉,這文字從山南水北裡來,顯然吸收了天地精華,充滿奇思妙想,他說懷舊很貴,陽光很貴,葡萄憂鬱,梓樹很蠢……把種樹諸事寫得驚心動魄,真是奇文。

這是一卷從大地山水裡長出的文字!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柔或荒涼的人事──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陳義芝

 

不久前我寫了篇〈補修艾蕪文學這門課〉,強調兩岸隔絕導致斷裂的1930、40年代新文學史,亟待修補。我說:「修補斷層,需要一個世代的人加倍努力。」

解嚴前,無緣認識一些國共分治後留在中國大陸的作家作品,是時代阻絕,非個人因素,解嚴後呢?

日前呂正惠教授出示人間出版社即將付印的《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我驚覺對這些作品的陌生,已沒有時代斷裂因素可抵賴,只能怪自己的囿限──喜愛讀詩,關切當代詩的發展,但閱讀層面竟未拓展。這不僅是我一人的問題,也是台灣的讀者及文學研究者普遍的狀況:眼光只放在台灣島內,不及於香港、對岸,更不要說世界華文圈了。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欣賞九位脫穎而出的詩人代表作,因而也是一次珍貴的當代文學補課。

以作家命名的文學獎,寓含有作家創作成就的形象高度。魯迅是中國新文學前期最傑出的作家,也是至今仍影響深遠的創造者、改革者。他的成就固然以小說及雜文為最,散文詩的奠基,也有高度評價。魯迅說過,「詩文也是人事」,「文藝家的話其實還是社會的話,他不過感覺靈敏,早感到早說出來」。關注社會現實課題,鎔鑄現代主義詩的表現手法,不出之以直白控訴,代之人情人性的場景,以對比完成一種弔詭的思省深度,是魯迅文學獎作品詩歌卷的收穫。

九位詩人各有風格,我特別舉兩位:一是林雪,一是雷平陽。

林雪〈來自塌陷區的第N個新聞〉,顯示災難隨處發生,「N個」有難以計數的意味。一個外地來的男子陷進一個坑洞:

 

4小時後,他從20多米深的地下重新出現

挖掘機挖走了埋沒他的泥沙。那是誰家的人啊

和我父親一樣的身高,與我的弟弟同齡

穿著我兒子喜歡穿的風衣款式。卻永遠不再回答
 

         敘事者以父親、弟弟、兒子等親人看待受難者,這是最切身的同情,看似最個人也是最深刻的悲憫。這個男子在詩中,穿了一件黑風衣,當他沒入坑洞,「風衣旋轉,裹緊。一朶巨大黑菊的活體花蕊」,成為最驚怵的意象。另一首〈在大風中追趕汽車的媽媽〉,刻繪未在站點停準的公車,使骨質疏鬆、心律不整的母親追出三十米外,敘事者看在眼裡,不捨在心裡,她不僅看見自己的母親受苦,也看見了在大風中奔跑的與自己母親一模一樣的其他女人。林雪的詩不去描述扁平、概念化的大愛,而能從個人密切相關的倫理、地理,彰顯出一種光輝,以〈我歌唱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為例,一首呼喚赫圖阿拉地名的詩,她借一個女人轉身,攪動起空氣,也攪動了歷史、禁制,從而召喚「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筆法新穎,想像力奇崛。

與林雪同樣具有創造想像跨度的是雷平陽,他將敘事元素提高到象徵層次,而又帶有寂靜冥想,既現實又神祕的特質。雷平陽的詩,粹鍊度極高:〈奔喪途中〉將靈魂、血緣、思念具象化成鐵絲上掛著的一件父親沒有收走的棉衣。〈末日〉凸顯「語言」的重要,一旦失去了原來的語言,世界就死了。〈在墳地上尋找故鄉〉痛惜村莊的變異,與祖靈說話那一筆十分深沉,巨大的滄桑之感分明有現實的關懷。〈火車開往暗處〉以沉重的列車,引我們思索生命過程裡的欲望、一些難以表述的躲在暗處的東西,以及虛空。〈窮人啃骨頭舞〉彷彿一篇寓言,石頭廣場即人間舞台,「拚命爭奪著一根骨頭」令人聯想到魯迅的〈復仇〉,所謂無血的大戳。〈荒城〉將原始渾樸的曠野與人文體制鍛接,產生奇幻的圖像、意想不到的新鮮思維。〈礦山屠狗記〉將死神的陰影化成視覺感官「翻著白眼,裂開紅嘴」,或聽覺感官「耳朶裡死神無止無休的朗讀」,最後扣回整首詩的是「另一個看不見的,更黑、更深的礦洞」。顯然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詩人。

一個詩人只要具有感發興會的抒情能力,及塑造內容肌理的敘事工夫,其詩作就有境界。讀者從詩中能夠讀出一些人生事件,帶著知性,深入感性,追究生命的溫柔或荒涼,閱讀就有喜悅、就有回味。

魯迅文學獎作品不見得能代表中國極其多樣複雜的文學面相,但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評選過的,作為黃金板塊的一部分,有助於我們縮小中國當代詩的搜索範圍,鎖定對象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研究。

我這篇短文只舉了兩位詩人的詩作,略做解讀。相信讀者細加賞閱全書,在風格比較中,一定能掌握更多人事意涵,領受更豐富的審美意趣。這不是只讀台灣當代詩可以體會到的。

 

                                       ‧2013.11.19台北翠山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緩慢、悠長,世故而本真〉蘇敏逸

 

    本書所收錄的十篇小說有一些共同的特色:情節平鋪直敘,文字淺白質樸,穩穩當當,老老實實地說故事。由於作者都不刻意設計、安排任何炫奇或複雜的文學表現形式和技巧,因此敘述本身便成為最重要的事。當他們細細密密地將想說的故事娓娓道來,文字便呈現出一種緩慢、悠長的情調,也因此這部短篇小說集中的許多篇章,都達到中篇的長度。在這緩慢、悠長的情調中,開展出寬廣浩闊的時空感覺,而平凡百姓的生活情味和生命實感便在敘述過程中躍然紙上。

    這些小說大多有很具體的社會感覺,描寫大陸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現象、城鄉差異、人口流動、人際關係及價值觀的改變等問題:例如王祥夫的〈上邊〉描寫人口外移後「上邊」山村的清冷寂寞,也寫出劉子瑞女人對兒子歸家的渴盼;孫惠芬的〈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描寫男人們進城上工,歇馬山莊僅剩女人後所產生的新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形態;在魏微的〈大老鄭的女人〉中,大老鄭將妻兒留在鄉下,帶著幾個弟弟到小城鎮上尋求發展,並和一個半良半娼的女人同居,而這女人打理大老鄭一家兄弟的生活,如妻、如姐、如母、如傭工又如女主人,扮演所能扮演的一切角色,而她所掙的錢則寄回鄉下讓種田的丈夫蓋瓦房、付兒子的學費,這女人的故事可以說是沈從文〈丈夫〉的當代版;田耳的〈一個人張燈結彩〉透過一個幹練的基層警察老黃的察案過程鋪展社會底層的生活情狀和人情味;而范小青的〈時間簡史〉則由一個記帳本展開城鄉差異的描寫:主人公自清因藏書過多影響居家空間,在處理書籍的過程中誤將記帳本混雜在書籍中,捐贈給甘肅貧困地區的學童,記帳本輾轉流傳到王才的家,帳本中所記「香薰精油」這個城市的時髦用品竟激起王才帶著一家人勇闖城市的決心,最後王才成為自清的鄰居,他們窩居在城市狹窄的車庫中,以收舊貨為生,感到「到底還是城裡好,電扇都有得撿」,凸顯西部內陸的貧瘠窮困與城市生活習慣的虛華浪費。

    不以社會現象為主要內容的〈吉祥如意〉和〈放生羊〉則充滿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抒情特質,前者以童稚的眼光描寫端午製作香包和上山採艾的習俗,後者以藏族喪妻老者溫柔憂傷的口吻,抒發對生命願望的虔誠祈禱。此外,還有諸多篇章涉及女性生命的書寫,〈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寫潘桃和李平生命狀態的差異,寫兩個女人之間既親密又競爭,既交揉又緊張的關係,也寫兩個女人各自與婆婆、姑婆婆的角力,展演女性柔韌又不乏破壞力的旺盛生命力,某些段落頗有王安憶女性書寫的特質。葛水平的〈喊山〉寫長期受虐的啞巴紅霞在丈夫死後,個體生命與情感的覺醒;潘向黎的〈白水青菜〉以飲食習慣來貫串外遇故事,充滿了具體的生活實感和中國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而小說結尾妻子對丈夫的「懲罰」也表現女性堅實強悍的反擊力道。更為完整地書寫女性的堅強韌性的是喬葉的〈最慢的是活著〉,透過奶奶艱難坎坷的一生,描寫祖孫兩個「命硬」的女人從對立衝突到體貼理解的過程,從而開展女性生命經驗綿綿不絕的延續與傳承,體會到「生命將因此而更加簡約、博大、豐美、深邃和慈悲」。

    不論小說內容是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對於文化氛圍的描摹或對於女性生命的書寫,在面對艱難的生存現實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時,小說人物都不乏世故的眼光和手段,但在其中又時時流露出本真善良的情感和人性。〈大老鄭的女人〉中「女人」的來歷似乎一切都是謊言,但她對待大老鄭卻流露真心實意;〈一個人張燈結彩〉中的鋼渣為了替情人小于籌措替兒子治病的錢,犯下了搶劫殺人案,但他在落網時卻始終記得與情人在過年時重逢的約定,請求警察老黃代他赴約。世故而本真的人性與情感讓這些作品既真實又動人,在緩慢悠長的敘述語調中,艱難的現實也閃爍著溫暖與寬容的光芒。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些小說的敘述方式太傳統了,但毛姆說過,小說最重要的任務是說故事。看完這些小說後,我們可能可以藉此反思:小說一定要寫得複雜難懂嗎?

 

renjianpubl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